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自卑是心理學領域的重要課題,很多人因為內心感到自卑而陷入人生的困頓,那麼你瞭解自己的自卑來源於哪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自卑的來源,對自卑的瞭解越深,那麼你才有可能超越自己的自卑狀態,擁有更好的人生。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1.自卑是天生的;


從某種程度上講,人生而自卑,因為人類在剛出生時是非常脆弱的,和其他的生物相比,人類的嬰兒面對陌生複雜的世界是非常脆弱的的,需要周圍成人的細心照料撫養才能活下去,這就意味著每個人一出生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很弱小。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即便是後來人類長大後,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人們依然會感覺自己很卑微。所以自卑是埋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本能,但這種自卑並非沒有意義,正是因為自卑我們才能依賴他人,與他人建立關係,我們才能懂得團隊合作,用集體的力量去對抗複雜多變的外界環境,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自卑的存在也有他積極正向的一面。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2.自卑來源於家庭;

人們有天生的自卑感,但是在成長的環境中能夠得到足夠多的鼓勵和支持,尤其是來自於父母支持和關愛,那麼原本感覺自己弱小的孩子能夠逐漸逐漸發現自己的力量,建立起自己對自己,對外界,對他人的信心,就逐漸擺脫自卑的影響。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但是倘若孩子的父母因為自身的原因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甚至本身就帶有自卑感,那麼可想而知,這樣的孩子也會繼承父母身上的自卑感,最終變成一個自卑者。為何很多中國父母會拼命要求孩子優秀,也許恰恰是因為他們心中充滿了自卑,所以特別需要用孩子外在的優秀去填補他們內心的缺憾。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3.自卑來源於比較;

從小我們就被我們的父母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高考比分數,大學比是不是重點,工作後比工資收入,買房比大小…我們人生的每時每刻都放佛處在比較之中,如果我們能比得過,那還算好,而一旦比不過,我們的父母就會嫌棄我們不夠好,成年累月的比較,以至於最終這種比較的癖好深深印刻進我們的內心,成為我們一種本能的反應。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很多人在這種比較中對自己感到越來越失望,進而陷入到自我否定之中,最終演化成嚴重的自卑,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擺脫自卑的前提是放棄不必要的比較,不必要的比較只能增添我們的煩惱,讓我們感到挫敗感和抑鬱,其實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和過去的自己比較,而不是拿著自己的短處去核別人比較,這樣做只會越來越自卑。

心理學:自卑的三個重要來源


客觀來說,只要不是極端的自卑,一個人保留一點點的自卑並不是壞事,至少自卑的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動力去改變自己,去超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重要的不是讓自己徹底的和自卑絕緣,而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