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南苑这对夫妻 风餐露宿26年后开了店

金华南苑这对夫妻 风餐露宿26年后开了店

在市区南苑路西头有一家开锁、修车的小店,10来个平方米的门店内,童伟春和妻子每天微笑着迎接新老顾客的光临。小店收费价格合理,夫妻俩在忙碌中撑起了一个家的同时,也方便了不少市民。 1995年至2018年,不论寒暑雨晴,老童夫妻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南苑路口那个“专属”的位置。“冬天还没划几口饭就凉了,借着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咬咬牙总算有了自己的店。”老童妻子说。

金华南苑这对夫妻 风餐露宿26年后开了店

市区很多老街坊听到不急不缓的汤溪口音,就知道是开锁师傅来了。无论寒暑老童骑着辆电动车上门开锁,妻子就安静地守着摊子,淳朴的夫妻俩就像刚从田野收稻回来的农人,守着一个开锁铺犹如守望着自己的庄稼地。老童总是憨厚地微笑着,不急不躁,面对忘了钥匙或打不开车门的主顾,他变戏法似的鼓捣两下,就平复了客人的心急如焚。 解决"锁"有问题也不是逢求必应,去哪家开锁要验明身份,不是你出钱就可以随意开锁的。20多年的生意做下来,老童不仅开锁的技艺如火纯靑,更练就了一双识人的慧眼。天大地大不如自家茅草房,老童是公安部门备案的“正规军”,他将开锁匠的魅力体现在每一次服务上,甚至正月里走亲访友也随身带着工具待命。这些年来有的街坊从江南搬到江北,从公寓搬入排屋,袋里的自行车钥匙变成了轿车自动锁,家里的弹子锁换成了指纹锁、密码锁,他们还是要找到老童开锁才放心。而老童的手艺也与时俱进,耐得住岁月和科技的洗礼。靠着这门修锁配钥匙的手艺,童伟春从18岁进城学艺修车到在市区买房安家落户。

金华南苑这对夫妻 风餐露宿26年后开了店

补个车胎3元、配个钥匙5元,有时顾客没带零钱索性就免了,这些年老童就是靠着这样零星的收入解决家里的生计。也正是这样不断积攒,终于让老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元旦前老童在南苑路252号租下了这间10来个平方米的小店,正式办下了营业执照,奔向了开店守业的日子。

金华南苑这对夫妻 风餐露宿26年后开了店

“整治占道经营对露天摊畈的生计是有影响,我也一直想物色一间合适的店面入室经营,结束同城管的拉锯战。有的同行就因无处经营而歇业了,这也算是一种倒逼吧。”

金华南苑这对夫妻 风餐露宿26年后开了店

多年来,街道、城管一直没有强制执法,是因为了解到露天摊贩的实际困难。去年市区进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市区占道经营的摊点被彻底取缔。老童的露天小铺不能再保留了,在街道干部的关心下,老童在高畈菜场南面找到了新店面。“商业店面月租金少则几千,多到上万块钱,我们做点小生意确实负担重。幸亏找到这个小门面,一家老小有经济来源就能生存下去。交了租金不用再风吹雨淋,刚开始做还是有些不容易,但我有信心诚信经营打开新局面。”从占道摆摊到开店经营,开锁师傅童伟春做出了牺牲和改变,也换来新的回报与希望。风里来雨里这些年,老童终于有了稳定的店址,他说很多人进城如一茬茬被割取的庄稼,自己能够留下已很满足,更要守好这10平方米的小店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