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絕世精品!


<strong>目前面文為西夏文的錢幣已經發現有五種,分別是“福聖寶錢”,“大安寶錢”,“貞觀寶錢”,“乾祐寶錢”,以及“天慶寶錢”。

這五種錢幣正面為西夏文,背面為光背,形制都為小平銅錢,非常少見,屬於珍稀的古錢幣。漢字體的西夏錢幣按照年號分目前已經發現有八種,這些錢幣的書體均為楷書。分別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祐”,“天慶”,“皇建”,以及“光定”。在這些錢幣中除了“元德重寶”為折二錢外,其餘都是小平錢。西夏錢幣的鑄造大都比較精美,而且書法俊逸、流暢。

西夏古錢

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絕世精品!

西夏文“貞觀元寶”,銅質小平錢,直徑2.51、孔徑0.69釐米,重3.8克。旋讀,楷書,前二字譯為“貞觀”,後二字直譯為“寶元”,但據西夏文語法,當譯作漢文“元寶”也叫貞觀寶錢。

1998年,寧夏鹽池縣有位農民,在平田整地時,於地裡挖出一罐古錢,其中有一枚錢上的字文不認識,拿到寧夏博物館請吳峰雲先生鑑定。經鑑定,是枚西夏文“貞觀元寶”錢,且錢質、品相、字文、重量均無差錯,現由建在西夏王陵遺址上的西夏博物館收藏。上世紀四十年代趙權之收藏的“貞觀元寶”,如今已不知轉到了何人手中,西夏博物館目前所藏“貞觀元寶”,成了唯一孤品!!

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絕世精品!

西夏古錢

李元昊即帝位後,為記錄發揚本民族文化,創制了“西夏文”,史籍稱之為蕃書,在西夏國內廣為使用。蒙古滅西夏後,當地仍舊使用,時稱“河西字”,明代末年衰落成死文字。

19世紀初,學者張澍發現蕃漢文合璧的《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文得以初步釋讀。1914年羅振玉父子又在《西夏國書略說》中釋讀了福聖、乾祐、天慶、大安寶錢。1937年,趙權之考證了貞觀寶錢。近年,錢幣學界對西夏古錢的深入研究也頗有進展。

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絕世精品!

西夏古錢

西夏錢幣,是我國古代貨幣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它以鑄制工藝精良、西夏文形式獨特、史籍不載和傳世數量稀少而稱著於世。研究西夏錢幣,是新興的西夏學科的重要內容,也對發展我國錢幣學、豐富我國貨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絕世精品!

西夏古錢

大安寶錢在西夏文錢中,數量和版別都是較多的一種。傳世和出土的數量約在三百枚左右,尤以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甘肅省出土較多。形制有小樣、大樣,文字有大字、小字、行楷、行草,背文有星文、月文等版別。

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絕世精品!

西夏古錢

福聖寶錢是西夏的早期鑄幣,雖然製作粗疏,但形制工整。有細字、粗字、厚版和薄版等區別,發現的總數在百枚以內,是西夏文錢幣中較少的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