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今天先來做一個小測試。下面這組圖片,你看到的是什麼?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有人會看作一個酒杯,也有人會看成兩個四目相對的人。有趣的是,這組圖並沒有標準答案,兩種都對。

如果你是一個從學生時期就很喜歡玩各種測試的朋友,這種心理測試你一定不會陌生。但你知道這種原理叫什麼嗎?

是“格式塔效應”。

作為心理學的七大流派之一,這個理論可以簡單理解為,某件事物即使不完整,你依然可以從其中一部分中辨識出來(雖然不同人可能存在辨識偏差)。

再來看一張圖。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雖然被漆黑的背景和門窗擋住,但我想大家都可以一眼看出,這是霍格沃茲三人組(如果對這一幕足夠熟悉,你還會腦補出他們正在監視馬爾福一家)。

這也是典型“格式塔效應”。

如今,“格式塔效應”更多地被用在美學設計上,通過提取特徵點、記憶點來識別圖像。

與功能性強調“形像”不同,美學往往強調“神像”。

比如馬自達“魂動”設計從獵豹的身姿提取靈感,除前臉與獵豹相似外,側身腰線也模擬獵豹奔跑時,頭輕輕壓低後臀翹起的特徵。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又或者奔馳SLS AMG,設計師把海鷗翅膀元素注入前臉與腰身線條後,不知道治好了多少人的頸椎病。

賓尼法利納公司首席設計師路易·法莫什克曾說:“汽車設計不僅僅強調車燈、前臉、尾部等局部的設計,更重要的是講究整體美感。”

前臉、腰線、尾部線條,如果各自為政,從美學角度上並不具備高級感。

就像伊走進整形醫院,給醫生開了一張ab眼睛,林志玲鼻子,鍾麗緹嘴巴和范冰冰臉型的list,最後只能出來一張充滿塑膠味的網紅臉,而不是一張“名品臉”。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所以,在汽車設計界,視覺的整體感肯定是汽車造型首要追求的方向。

但是國內很多品牌的汽車造型,元素之間其實是相互割裂的,有些頭好看,有些腳好看,充其量只能算個6分美女。

為啥今天所長要在這裡bb這些?

上週五,所長參加了一場汽車造型美學沙龍——“設計向上,品牌向上”全新傳祺GS5蝶變之美設計沙龍,主辦方請來了不同設計領域的專家,就像看了一集《奇葩大會》,他們都分享了關於設計的許多有意思的話題。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廣汽研究院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外造型設計部負責人但卡先生,就給大家分享了全新廣汽傳祺GS5背後的設計故事。

感覺這幾年傳祺不僅頻繁生產明星車型,背後的明星設計師團隊也開始走出幕後。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但卡在汽車行業工作多年,2012年到廣汽研究院之後,作為廣汽傳祺B/C平臺的外造型技術負責人領導團隊完成多款戰略量產車型和概念車型的外造型設計開發,傳祺三“8”項目,還有2015年在北美車展上大放異彩的i-lounge概念車,都是出自他之手。

不得不說,凌雲翼3.0、光影雕塑3.0加持下的全新GS5,是真的好看。

這種好看,就是一種“格式塔效應”的好看,從傳祺凌雲翼2.0時代開始,GS4、GA8、GS8、GM8就已經逐漸有了較為統一的審美,而這種高辨識度的設計語言從這一代GS5得到了最高體現。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GS5的外造型設計來慢慢掰扯。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高級臉源於視覺上的整體感

在人類固有的審美思維裡,動物是“力量、速度、爆發力”的象形符號,我們也有將汽車比作動物的習慣。

這一代GS5的整個前臉,格柵加車燈,是以振翅雄鷹的特徵為設計的“點題”元素,設計師團隊將這種一振飛天的氣勢直接通過DRL到大燈,形成一個大的格局;

而兩邊梯形的霧燈,設計靈感則源於飛行器、航空器,同時又非常有咬合感,加上通過日夜間的光變化,能形成一個更大的前臉格局,有一種不怒自威,非常強的氣勢。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但卡說,第一代凌雲翼產品,前臉橫向與豎向的關係只停留二維的層次,到了凌雲翼3.0階段,我們把日行燈與整個格柵形成一個更強的集合,這樣我們就不會單獨把整個車燈和格柵分離來設計,所以整個凌雲翼的氣勢也就更大更舒展,形成更加清晰美麗的視覺符號。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側身設計注重線條和明暗面

如此好用的手法自然不會僅停留在前臉上,畢竟側身還有大片區域等著設計師去雕刻和勾勒。

據但卡介紹,當時第一代的GS5,它的C柱是非常溜背的,現在市場上稍微溜一點的車型就會被稱為Crossover的特徵,但GS56年前就已經這麼做了。這個溜背從車輪廓、比例、姿態來說,都是整臺車最典型的一個特點,大老遠就能看出那是一臺GS5,當年來說還是很具辨識度的。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雖然可以說是1.0的光影雕塑,但其實那個時候傳祺的設計還只停留在腰身線條上,沒有太多“光影”元素。

到了2.0的時候,設計團隊在整個C柱區域做了比較大的改動,除了提升動感以外,還希望給用戶提供更大的內部空間,當時的車型是速博。

但是來到光影雕塑3.0時代,市場消費習慣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傳祺的設計團隊開始在側面線條和明暗面上找線索,以求創新。這個創新可以在2015年發佈i-lounge概念車時看出來,i-lounge的側面主題,有線條、有曲面、有高光、有陰影,整體變化是非常微妙的。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受此啟發,全新GS5在車身側面的光影呈現上並不是那種橫平豎直,讓你一目瞭然的,而是在車轉動的時候,包括人轉動時,可以看到它的變化是豐富且有趣的。

腰線也是,從後端到前端非常利落的從後貫穿到車頭,加上每個切面的明暗角度都不一樣,一直從這一個趨勢延申到前部,然後在前後輪處作一個非常強的穿插,可以看到GS5在三維上的表達是非常強烈、生動的。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所以在審美一輛汽車的側身時,“格式塔能量”仍在發揮作用,線性和曲面的充分融合是非常迷人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奔馳的原因,奔馳在一線豪華車領域有著大量優質設計產品,它的側身線條和明暗面處理是最為老道的。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對此,當天參與討論的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設計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專業主任王選政老師分享的觀點也佐證了這一點。

他說平時在教學汽車設計時是很注重整車姿態以及比例的,這對一款汽車的美感非常重要,“這一代GS5細節處理得更細膩,整體線條與造型也比之前的更加流暢,包括那道腰線的處理,它跟整車是聯繫起來了,這個是我比較感動的地方。”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另外,王選政老師還有一句話說的挺對,設計也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肯定是品牌向上的一個作用。

現在幾乎所有中國品牌都在向上轉型,設計、品質是繞不開的話題。

豐田之所以在全球常青,靠的就是日復一日的品質口碑積累,它的產品不一定是快熱的,因為產品都有一個爬坡的演變進化過程。

設計也一樣,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顏值即正義,有趣的靈魂還得好看的皮囊襯托著,誰也沒辦法一天就整成高級臉。所長還是很高興看到全新GS5能有這麼生動的進化。

或許,這就是設計的力量。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當下,汽車正從“用具”向“道具”轉變,買一輛車要兼具實用性、身份感、高級感和科技感,就像大家覺得去星巴克喝咖啡是高端,去喜茶買奶茶是時尚,車輛已經成了人們社會外在特徵之一,具備“第三場景語言”。

從凌雲翼3.0到光影雕塑3.0,這幾年傳祺車自己的設計風格越來越明顯且具有辨識度,所長身邊很多買了傳祺車的朋友都發自內心覺得,買國產車不再是出於性價比的考慮,而是自主設計、創新、有品味的一種態度。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談到設計,當天還有一個很有意思和討論價值的話題,近年來中國汽車設計整體水平都在爬升,不少中國品牌都喜歡邀請一些國際大牌設計師加入,甚至形成了一股趨勢,雖然確實可以看到一些比較好的作品出現,但這種方式其實不能解決汽車設計的所有痛點。

你請一個高人來了,但他過兩天走了,你怎麼辦?這種事頻繁地發生,有些自主品牌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其實這種模式是不具備可持續性的,反而有時候依靠自己本土的設計師做出來的車型會更好,中國的設計師也應該更加自信一點。

有嘉賓也分享,如果中國品牌想持續地向上,還是要立足於培養自己的設計隊伍、設計力量,設計也是衡量一個車企體系力的重要指標。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據但卡介紹,現在廣汽已經建立了一套設計體系,即使是招聘外籍設計師,廣汽能夠在內部建立好的土壤,讓外來的設計師能在崗位發揮最大能量。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所長有話說

你可能不曾聽過“格式塔效應”,是因為它屬於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並不需要我們去學習。但對設計師來說,最好的作品就是能令人記住的產品,所以一款具有“格式塔效應”的產品才會顯得高級。

最後,別怪我上點價值。千說萬說中國品牌的設計,如果僅僅只有設計,沒有內在品質,肯定是不行的。但反過來講,連設計都沒有,那就更不行。設計向上是中國本土品牌向上的前提和基礎,而不僅是手段。

對於傳祺全新GS5來說,它現在已經穿上了一件華麗的戰衣了。

傳說中汽車的“高級臉”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