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吗?让我们读读金融危机史

前言:本文是笔者优秀财经书书评系列的第一篇,这系列书评中所介绍的书籍,都是笔者读过的觉得在同类书籍中最为优秀的,通过写作书评一是可以让笔者重新温习好书;二是可以帮助读者直接选择好书,避免自己摸索;三是可以促进笔者继续读书,否则会很快没有题材可写。选择本书作为第一篇,取决于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读史可以让人明智",让我们来读读金融危机史。

这次不一样吗?让我们读读金融危机史

一、“动物精神”与过度举债

没有人会喜欢危机,每个人都喜欢繁荣,繁荣给人们带了无比幸福的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繁荣时人们总是过度乐观,人们总是认为这样的繁荣是由无比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的,人们总是能找到人口结构、技术进步、制度改革等等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这次不一样"。每次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爆发前,我们总是能听到这种“这次不一样”的声音,因此本书的作者直接把书取名为“这次不一样”。

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往往会使政府投放过多的货币,企业使用高杠杆来提高股权回报率,推升股票价格,居民通过加大杠杆来消费和购买房地产,最终把经济增长推升到长期可持续增长率之上,直到无法持续,接下来各类主体都将面临痛苦的去杠杆过程,这个去杠杆过程极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的爆发。我们发现由于人类人性中的“动物精神”,人们总是在极度乐观时过度举债,而人们看到的繁荣,相当部分是由于过度举债实现的,而几乎所有的危机都是人们过度举债导致的。

二、一个长期的历史视角

本书作者使用横跨八个世纪的时间序列数据库,使本书获得一个极其长期的历史视角,而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1980年以后的数据。正于本文作者所说,研究者用25年的数据想去看“百年一遇的洪水”,只有25%的概率,如果用八个世纪去观察的话,就有八倍的机会。例如使用长期的历史视角使我们发现主权债务危机不是拉美和少数欧洲穷国才会发生,各个国家发生的概率几乎是均等的,之所以我们产生这样的错觉,是我们以前研究使用的数据时期太短的缘故。

这样的研究结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从一个长期的历史视角来看,美国目前如此高的政府负债是否可以持续下去?美元会一直充当储备货币吗,可以一直这样借新还旧,规模不断扩张下去?当然历史会去做检验。

当然没有人希望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对笔者这样的资产管理人,就不得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否还能够生存下来。

三、定量化的金融危机史

本书主要讨论了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汇率危机以及通货膨胀危机这四类危机。写金融危机的书籍很多,例如1989年金德尔伯格出版的《狂热、恐慌与崩溃》非常著名,但是大多数此类书籍均重在事件的描述,更多的定性分析,而本书的重要的特色在于所有的观点和结论均由数据支持,换句话说是定量化的金融危机史。通过定量化的表达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这四类危机是如果发生的以及造成怎么的危害,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不同金融危机发生的顺序的共同模式。

四、我们从中能够学到什么?

我们是否能够从对金融危机史的研究找到危机早期预警方法,本书探讨了对四类不同的危机设置相应的指标来对其进行早期预警,同时国际金融机构例如IMF在降低金融危机风险方面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从对历史数据研究发现一些国家一旦陷入主权债务危机,会导致未来连续违约,例如阿根廷,本书讨论了如果通过国家升级来避免这样状况的发生。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克服人性,认识

其实每次都是一样,经济的各类主体最终都要为过度举债付出代价。

写在最后,从去年众多的经济学家讨论中国经济进入所谓的“新周期”,到今年我们面临不断下滑的经济增速,是否大家能够意识到那个所谓的“新周期”是由居民过度举债购买房地产导致的。

这次不一样吗?让我们读读金融危机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