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何為腸毒綜合症?你是否知道?

腸毒綜合徵是一種由多病因引起的腸黏膜發炎、增厚、脫落、出血、壞死等變化的綜合性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能發生,但以夏、秋、冬季及氣候和溫差變化大的時候發生較多,任何日齡都能發生,特別是15~90日齡的雞多發,30日齡高發,產蛋雞也能發生,肉雞發生頻率較高。

到底何為腸毒綜合症?你是否知道?

由於腸毒綜合徵雖然可引起生長速度下降、料肉比增高,但引起的死亡率並不是特別大,所以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有的養殖戶由於對本病的認識不足,而沒有及時治療,造成雞群生長速度很慢,料肉比增高,而且極易引起其它疫病繼發感染。

腸毒綜合徵主要病原為黴菌、大腸桿菌、小腸球蟲、梭菌等,臨床中較常見的症狀是排肉絲樣、西紅柿樣便,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震顫、亂竄、起跳、尖叫、興奮不安等症狀也時有發生。因感染的病原不同,作用於機體時表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

病原為黴菌和大腸桿菌時表現為:呼吸困難、消瘦、精神沉鬱、排黃綠色稀便,感染嚴重的雞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雛雞發病較多。剖檢可見腸道水腫,氣囊、肺有黴斑。

病原為大腸桿菌和球蟲時表現為:呼嚕、羽毛蓬亂、糞中帶血或呈醬紅色,雞冠蒼白、消瘦、黏膜上有壞死斑點,內膜呈麩皮樣,糞便發黃,帶血絲較多。

病原為大腸桿菌和病毒(非典型新城疫、輪狀病毒)時表現為:大群精神基本正常,但採食量提高較為緩慢,糞便稀薄,嚴重病雞糞色發綠,內有未消化的飼料顆粒。剖檢可見氣囊充血、有粘液,肝腫大,腸壁變薄,糞便內常見未消化的飼料,腺胃有零星出血點,腸道淋巴濾泡腫脹,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有點狀及條狀出血,胸腺充血。

病原為梭菌、大腸桿菌和小腸球蟲時表現為:雞頭部震顫、尖叫、奔跑,糞便為爛魚腸樣及西紅柿樣。剖檢可見腸道水腫,像麩皮樣,內有西紅柿汁樣便,有的內有淡黃色泡沫樣物質,個別雞出現心包炎、肝周炎,表現為輕微的呼吸道症狀。

病原為梭菌、大腸桿菌、小腸球蟲和病毒(非典型新城疫、輪狀病毒)時表現為:雞採食量急劇下降,死亡率較高,大群精神沉鬱,逐漸消瘦,冠色蒼白,表現為一定的呼吸道症狀。病雞體溫升高、頭震顫、尖叫、四處亂竄,有神經症狀;腸內容物不僅有紅色西紅柿樣物質,還有黃綠色消化不良的內容物,腸壁水腫,剪後自然外翻,個別有黃白色氣泡,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十二指腸淋巴濾泡腫脹突起,直腸有點狀出血。

現在比較普遍的情況是黴菌毒素和球蟲的混合感染造成的腸毒綜合症,往往誘發低血糖,並且病情發展的非常突然。下面重點說一下種情況。

黴菌毒素的汙染造成肌胃炎和腺胃分泌功能紊亂,由於肌胃炎造成的雞採食量過低,腺胃分泌過多的胃酸不能被食物有效的中和利用就會進一步加劇肌胃糜爛,使胃和腸道的PH值過低,損傷腸道粘膜,導致腸道易感球蟲,感染球蟲後雞群就會表現出肌胃炎和球蟲感染的雙重症狀。從糞便和大群都表現出長度綜合症。

這種情況原發病原是黴菌毒素,所以繼發感染球蟲後雞吃料更少,營養吸收率也非常低,機體血糖供應不足發生低血糖症狀。會造成大批的雞發生神經症狀,癱腿,雙腿後背,頭脖後仰,不及時處理會大量死亡。

當務之急是快速的給機體補充血糖,可以及時的飲用濃葡萄水,更換新料,切記不要斷水斷料。

雞群穩定後先控制肌胃炎,肌胃炎會造成其他藥物到達胃後不能有效的吸收,在強烈的胃酸中遭到破壞。用肌胃炎藥時要注意調整藥物的適口性,可以同時在料理加上紅糖和魚肝油。肌胃炎藥用上兩到三天後在加上球蟲和腸毒的藥,這個時候才能收到很好的療效。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病毒藥,肌胃炎藥和球蟲藥一起上,適口性很差,雞群就會絕食,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

以上是腸毒綜合症的幾種情況,希望大家能在養殖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情況能夠對號入座,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