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张巧兰:心系百姓情,常怀感恩心

中等身材,一身休闲的装扮,稀疏的头发被她随意扎成一条马尾,要不是那副使她看起来有几份深沉的黑框眼镜,张巧兰站在那里,和前来办事的居民真的毫无二致。

核心价值观|张巧兰:心系百姓情,常怀感恩心

也正是她的亲和力,让她和居民群众打成了一片,从一名下岗女工,到社区社保员,再到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巧兰在社区一干就是16年,她心系百姓,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社区工作,社区居民;在工作中,她常怀感恩之心,时刻牵挂困难居民的冷暖,尽己之能,扶贫济弱;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

2003年10月,初到社保员的岗位,张巧兰便在社区服务窗口工作,面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她都不打折扣保质保量完成,而看多了困难居民的各种不幸,她也深感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

那是2006年,上半年低保申报刚开始,从一上班,社区申报窗口前就挤满了群众,张巧兰一边有条不紊地办理着业务,遇到手续不合适的,她一边耐心细致地解释着。这时,窗口前来了一位50多岁的女人,她看起来憔悴不堪,递上一沓申报资料,张巧兰细细审核着,不时询问女人的一些情况。根据女人提供的资料显示,她丈夫是企业退休职工,不能享受低保,张巧兰给女人解释,女人眼神时流露出一丝失望,她伸手接过资料,那一双如枯树皮般布满裂纹的手,让张巧兰的心为之一颤。这件事如同“抹不去的记忆”深深印在张巧兰的脑海里,她通过多方走访打听,得知女人家庭确实困难,便积极为其争取临时救助等各种帮扶政策,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张巧兰是“眼软”的人,在工作中面对群众,她总是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本着“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在工作中她从不推诿扯皮,不让群众多跑路,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困难群众多多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兢兢业业的工作换来了诸多荣誉,每年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都非她莫属。

2016年,已退休的张巧兰又被选拔为北街街道东大街社区居委会主任,身份的变换,意味着要求她对工作更要精益求精,服务居民更要精细贴心。

上班伊始,张巧兰便开始了她的“走访之旅”。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点一点在居民中渗透,了解到真实的民情民意。一晃3年过去,张巧兰手中的特殊居民档案信息已有40多份,谁家老人有病,谁家是留守儿童,谁家经济困难,谁家需要定期走访,张巧兰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居民刘艳琴的丈夫2018年11月份不幸去世,两个儿子还在上学,张巧兰第一时间送去慰问,帮忙申请临时救助金;居居胡秀芳丈夫残疾,没有固定收入,张巧兰按照政策帮其申报低保,并纳入春节前慰问对象;有居民孩子叛逆,不听管教,张巧兰联系社区心理咨询老师,为其进行疏导;有人将捡回来的废品堆在小区院子,造成安全隐患,张巧兰多次上门劝说;有邻里纠纷,找到社区,张巧兰积极上门调解……一桩桩,一件件,说起来就如同天上的星星繁多,却似乎又不是什么大事,但张巧兰也是干得乐此不疲。

作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巧兰还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张跟进”。原来,凡是有什么工作安排下来,张巧兰都要随时跟进了解,检查督促,甚至亲力亲为。无论何时加班,她从不缺席,张巧兰觉得自己家庭没什么负担,多干点没啥。而作为一名志愿者,她自2015年开始,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超过360个小时。

2018年,张巧兰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一时间,各种赞扬之声纷至沓来,但张巧兰却显得很不好意思,“真的没有啥可说,没有什么突出事迹。”张巧兰翻来覆去,总是这一句话,但是她的点滴付出,她在琐碎的社区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劳任怨,社区同事看在眼里,社区居民看在眼里,只要一提起张巧兰,大家都会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对于张巧兰来说,这就是最高褒奖。(高卓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