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重裝部隊”

在軍事戰史類的文章和書籍中,我們經常看見“重裝部隊”一詞,對它的準確定義始終都是模糊的,其實“重裝部隊”只是個泛指,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軍事裝備條件下有不同的詮釋,基本含義只是“重裝備部隊”而已,有較強的相對性,因此是不能做準確定義的。比如淮海戰役期間國共雙方仍以輕步兵為主,那攜帶幾十輛坦克、幾百輛汽車的黃維兵團就是“重裝部隊”,其實第12兵團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僅是以第118師和第四快速縱隊組成重裝核心。

在同等的作戰環境下,重裝部隊對道路、彈藥和補給的依賴性更大,這也是黃維兵團被圍及最後被殲的重要因素之一,江淮地區水網密佈,機動困難;兵團被圍後,沒有汽油的汽車被塞上泥土成為掩體、沒有汽油的坦克成為固定火力點,得不到彈藥補充的榴彈炮就是一堆廢鐵,得不到食物補充的士兵餓的拿不動槍。

關河五十州總結的很好,當時的中國軍隊可以學日本、可以學德國,就是不能學美軍,因為你沒那條件,包括物資、運輸、經濟條件,所以“重裝”和“美械”對國民黨軍隊來說,在某種意義上未必是好事。

在古代,我們熟知的金兀朮“柺子馬”騎兵部隊也算“重裝部隊”,因為人和馬都披重甲,相比普通的輕騎兵自然是“重裝”。中世紀歐洲也有重甲騎兵,影視劇裡我們應有直觀視覺,騎士和戰馬都包得很嚴實,防禦力和衝擊力自然上來了,但機動性和靈活性肯定下去了,這就是事物的矛盾性。

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期間只組建了四個快速縱隊,是加強旅的規模,一般以戰車團(營)、汽車團、重炮團和部分摩托化步兵組成,配屬給整編師(或軍)共同遂行作戰任務,在雙方技術水平普遍低下的情況下,這就是很牛叉的“重裝部隊”了。

但受限於軍事理論和補給能力,快速縱隊運用的很不好,第一快速縱隊就是與馬勵武整編26師一起在魯南戰役中被華野消滅的,華東野戰軍以此役的繳獲首次組建了“特縱” ,即特種兵縱隊。 第二快速縱隊在魯西南戰役中被中野所殲,第三快速縱隊覆沒於遼瀋戰役,第四快速縱隊跟黃維兵團一起掛了。

抗日戰爭時期唯一的重裝部隊那就是杜聿明的第五軍了,號稱“鐵馬雄師”,全軍擁有兩個戰車團、兩個摩步團和一個重炮團,在沒有制空權的環境下,這支部隊的重裝優勢根本沒有發揮出來,一戰崑崙關,用機械化步兵去攻山頭;二戰緬甸,杜聿明為鑽野人山下令拋棄所有坦克、汽車、榴彈炮等重裝備,想想都心疼,當時的中國那麼貧弱,這些裝備

二戰歐洲戰場和後來朝鮮戰場的美軍裝甲師、機械化師都是貨真價實的“重裝部隊”,坦克和步兵戰車配備比例很高、火力強大,而德軍受資源所限,只有在波蘭和法國戰役中的裝甲師可以稱為“重裝部隊”,蘇德戰爭爆發前,希特勒為了追求更多的坦克部隊番號,每個裝甲師都調出一個坦克團,履帶車輛比例嚴重縮水,已經不能算重裝部隊了。

正是重裝部隊定義的“相對性”,決定著侵華日軍的戰車師團在中原戰場相比較中國軍隊可以稱為“重裝部隊”,但皮薄餡大的日式坦克和裝甲車,與蘇軍相比或者是開到歐洲戰場上,那就只能算輕型裝甲師了,夠不上重裝標準

隆美爾的德軍非洲軍團就使用了“輕快師”這一編制類型,很好地解釋了“重裝部隊”的相對而言性,所謂輕快師就是“輕型裝甲快速師”,也就是輕機械化師的意思,編成內沒有重型坦克、履帶式車輛較少、輪式車輛較多。但是在戰爭後期,配備虎式或虎王式坦克營的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都得稱為重裝部隊,因為那確實是重型裝備,儘管數量不多。

現代條件下,美軍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全重高達70噸,在同期裝甲車輛中顯然是毫無爭議的重型裝備,那麼裝備此類坦克的無論是裝甲師還是機械化步兵師,都是“重裝部隊”。

何為“重裝部隊”
何為“重裝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