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用於克服壓力和焦慮的自我暗示

5種用於克服壓力和焦慮的自我暗示

「願你和家人生活得更美好」

以下資料來源:《Habit Changers》,作者Mary Jane Ryan為改變及自我實現領域的權威專家,全球高管、企業家、小型企業主的資深教練,通過幾十年的理論研究和客戶實踐提出了改變習慣的方法,被用於壓力和焦慮的自我管理。這本書也被譯為中文版本:《刻意改變:81種改變習慣、實現目標的思維訓練法》。

一些罕見症、慢性疾病的患者和處於長期壓力下的家庭照顧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焦慮症的影響。這些影響除了帶來一些負面的情緒如沮喪、憤怒、恐懼等,也會出現身體上的疲勞、失眠等後果。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可被用於壓力和焦慮的自我管理:

鼓起勇氣:“與恐懼交往”

壓力和焦慮一定曾使你有種將要窒息的感覺。有時它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你的胸口,讓你喘不過氣來。如果是這樣,那麼想象它的形狀,慢慢撫摸並感受它的溫度,讓它感受你的呼吸,成為彼此的朋友。如果壓力或恐懼像拳頭一樣向你襲來,你也可以嘗試抱緊它。

也許這些感受是難以捉摸的,但你總要努力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想象它們的形態,可能是石頭、拳頭、繩索,甚至是一個人——“可憐的朋友,看起來你很害怕、沮喪,但你並不是一個人,我就在這裡。”

這也是矛盾意圖原理的一種應用,當你在專注於一種感受時,會將注意力從導致你產生這種感受的事物中轉移出來。

5種用於克服壓力和焦慮的自我暗示

找到信心:“宣判謊言”

根據廣泛學科的許多相關研究,女性自信心普遍低於男性。這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女性更容易認為自己的表現比實際情況差,換句話說,女性往往更傾向於去嘗試更穩妥的事情或做出更有把握的承諾,而男性則則相反。

然而,這種差別是在生理條件上就客觀存在的麼?很大程度上,這是由社會環境所引起的主觀變化。男女性存在普遍差異,而拋開性別不談,個體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社交恐懼症、拖延症、焦慮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這種自我懷疑的影響,想要擺脫它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要不斷告訴自己並讓自己記住:這都是假的。宣判那些讓你自我懷疑的想法為謊言,嘗試分析一些客觀因素。為什麼有些事似乎別人可以完成,而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很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表現比實際情況好”,因此更樂於去嘗試,而並不表示他們的能力高於你。如果不能總是找出5種以上客觀因素證明“我不行”,那麼就應該將這種想法宣判為謊言。

管理壓力:“這只是紙老虎”

當你對某些事情感到壓力時,感覺會有點像一隻貪婪的老虎即將吞噬你,令人生畏,不知如何應對。人們在面對壓力時的一種自然應激反應是逃跑,就像是有老虎在後面追你一樣。然而,在你逃跑時並不會注意到那究竟是不是一隻真正的老虎,只是想找個地方把自己藏起來。

只要不是什麼真正致命的危險,那些追你的不過都是紙老虎而已,它們甚至不會找你要急支糖漿。被追上會怎樣呢?它並沒有任何辦法吃掉你。轉過身平靜下來,看看這隻紙老虎的樣子,在你想撕碎它時,就撕碎它。

放下焦慮:“前路光明”

你經常為可能發生的任何可怕事情擔心嗎?許多人都在用這種神奇的思維方式折磨自己:如果我現在擔心,它將有助於防止壞事發生。

事實上你的做法很可能讓自己變得更慘,因為

你專注於消極的遠景,也會隨之產生更多消極的想法。你知道前面有條河,並不應該因此就擔憂走投無路,甚至跌入河中。那裡也許有座橋,即使沒有,也許還會有木頭、石頭、船舶等任何可以幫助過河的工具,也許你還能找到一段能趟過去的淺灘。

5種用於克服壓力和焦慮的自我暗示

召喚力量:“看看走了多遠”

這是長跑運動員用來抵抗在疲倦或痛苦時放棄的策略。他們不是關注還剩多遠,而是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已經取得的進步上,以此獲得繼續堅持的動力。

當面臨挫折時,我們容易忽略那些已經取得的進步,併產生放棄的念頭。挫折往往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而是在付出了一定努力後所經歷的失敗。但要區分的是,這僅僅是一次跌倒,還是根本性的失敗。通常有過糟糕經歷的人更懂得提醒自己——相比那些,這點小事算什麼?

就像你做為一名家庭照顧者,已經連續數年照顧患病親人,而此時病情的惡化或是其他變故給你帶來了沉重打擊。試想這些年如果你不曾照顧患者,或者沒有做到現在的程度,那麼你是否會正在經歷更糟糕的現狀?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你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將賦予你更大的力量。

持續關注照顧者聯盟,瞭解護理知識,與其他家庭照顧者交流。

5種用於克服壓力和焦慮的自我暗示

社群 | 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