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此人竟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

翻開我國近代史,大家就會發現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捱打的屈辱史,從鴉片戰爭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甲午海戰的悲壯場景,中國人民幾經滄桑磨難。面對積貧積弱的國家,有一大批較為開明的官員便主張

“師夷長技以制夷”,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最終在洋務運動的作用下,晚清政府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其中,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的金陵機器製造局,便是當時民族工業先驅,也是第一座近代機械化工廠(四大兵工廠之一)。該製造局由江蘇巡撫李鴻章升任代理兩江總督所建造,後來被稱為“中國民族軍事工業搖籃”。幾十年後,這個兵工廠更是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廠長李承幹以其才華和抱負帶領這個工廠一同抗日,他雖然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但卻被譽為國寶級抗日功勳,對國家做出了無法估量的貢獻。

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此人竟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

李承幹字直卿,1888年出生在湖南省長沙縣,六歲入私塾讀書。當時晚清政府腐敗無能,維新思潮湧動,一批有識之士懷著“教育救國”的理念,創辦新式學堂,少年李承幹又入讀於湖南高等實業學堂學習。受大環境的影響,年少的李承幹就立下了報國志向,後因為成績優異,被竭力推行洋務運動的張之洞選派為赴日留學生,就讀於東京大學電器機械科。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李承幹毅然輟學回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他雖有才華和抱負,但無施展餘地。直到1927年,國內局勢稍微穩定,李承幹才進入南京金陵機器局,擔任局工務科科長之職。得益於晚清洋務派大臣李鴻章地位,金陵機器曾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可生產多種槍炮興旺一時。但進入民國後,由於局勢緊張機器局一度陷入停產邊緣。

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此人竟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

李承幹上任伊始,就革除了諸多晚清舊制,勵精圖治大力改革,把一個腐敗透頂的廠整頓成模範廠。李承幹善於發現和團結人才,經他管理下的工廠不斷革新技術、降低成本,工廠每年都有大量結餘資金用於擴大再生存。當時李承幹是出了名為人耿直,對工作認真負責,但他在廠內清除腐敗行為也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時常會遭到廠里人的排擠。

甚至後來還有人煽動工人反對李承幹,故意誣陷其剋扣工人工資和毀壞機器,幸好經過工兵署調查還他清白。由於李承幹潛心研究槍械、彈藥製造表現極好,遂擢升其為金陵兵工廠廠長!任廠長後,李承幹為了降低武器機械的費用,不斷的改進國外的工藝,與此同時,他還自主研發武器的生產,所以在當時進口一枚迫擊炮彈需要12塊的情況下,李承幹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發後,竟將生產成本控制在了5塊左右,而這還得得於技術的不斷改進。

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此人竟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

然而就在工廠發展得紅紅火火時,全面抗戰爆發了。幸虧李承幹未雨綢繆,在兵工廠實行軍事化管理。當內遷命令下達時,幾乎所有工廠都是手忙腳亂,唯獨金陵機器局有序撤往大後方。在奉命內遷中,李承幹發表重要講話,鼓勵職工為國忘私,同心同德,奮力捍衛祖國。1938年2月,全廠西遷基本結束,李承幹又在最短的時間裡恢復生產,僅用三月新廠便在重慶復工,其速度之快,堪稱奇蹟。

自此,金陵兵工廠也奉命改稱兵工第二十一工廠。在此期間,李承幹研製的寧造24式馬克沁重機槍、82迫擊炮等武器性能精良,享譽於兵工界,曾獲嘉獎9次之多。1944年,李承幹又主持設計了120mm迫擊炮。該炮最大射程三公里,既能曲射又能直射,重量卻僅有歐洲產品的一半,被戰士們成為“攻守利器”。隨著抗日戰爭的持久,兵工企業合併、調整,在日寇投降前,已發展成擁有3000多部機器設備,1.4萬多名職工,是大後方規模最大的兵工廠。

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此人竟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

有資料統計,自1938年至1945年,21兵工廠生產各種槍支32萬餘支(挺),炮彈近400萬顆,有力地支援了抗戰。李承幹主政兵工廠,常常以廠為家,勤奮實幹,清廉自律,因其業績突出。單從產量看約佔全國兵工廠武器總產量的60%,光是步槍,每個月的產量就可裝備一個作戰師。

在抗日戰爭這些年,李承幹雖然沒上過一天戰場,也沒殺過一個鬼子,但他嘔心瀝血為國家軍隊源源不斷輸送各種各樣的戰備資源,為擊敗日本軍隊做了極大的貢獻,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後來鑑於內戰爆發,李承幹不願意看到自己生產的武器用於同胞相殘,便主動辭去廠長一職。那時經李承幹所製造了中國一半的輕武器,所花的經費達數億之多,而李承乾的卻一生清貧,離職時所攜只有幾個裝衣服和書籍的舊肥皂箱。而李承幹因忙於工作也未曾嫁娶,常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自勉。

沒上過一天戰場,沒殺過一個鬼子,此人竟被譽為國寶級抗戰功勳

新中國成立後,李承幹出任國家計量局局長,期間他也和工人們一起吃住,晚年李承幹因患病,常常隨身攜帶一紙遺書:“我年老血壓高,當隨時有暈倒之虞。我的遺體可送給協和醫院或北京醫學院學生做實習解剖之用,或者就地火葬,用不著裝殮,也不要開弔。”

1958年12月,李承幹因病逝世,享年71歲。最後我們要說李承幹一生都精力奉獻給了偉大的祖國,把“家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邁民族氣節展現的淋漓盡致,作為優秀的中華兒女當被後世銘記,被大家所稱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