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養生:“養收”為主

立秋後養生:“養收”為主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立秋以後,意味著自然界的草木開始結果孕子,進入到收穫季節。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古人認為養生保健要順應四時,因此立秋後養生,“養收”為主。

養陰潤肺

立秋之後意味著長夏結束,溼氣略減。但熱度仍在,天地間陽氣肅降,呈現收斂之勢。養生也要和天地相應,重在除熱化溼,養陰潤肺。飲食應以“少辛多酸”為原則,選擇口味清淡、潤肺養血的食物,以養護陰氣。少食蔥、姜、辣椒等辛味食物,多食酸味水果、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製品等潤肺食物。年長、脾胃虛弱的人,多喝粥,可食用藥膳,如橄欖楊梅湯、生地粥等。

消除秋乏

秋乏是人體由於夏季過度消耗,進入秋季後為了適應季節變化而進行的自我修整,是一種保護性的反應。可以通過逐漸適應和調節來消除。為了補充夏天消耗的能量,此時要適時攝取營養,同時通過適當的運動來順應氣候的變化,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關鍵在於保持規律的作息。最好晚上10點前入睡,早睡早起,中午養成午休習慣,從而讓秋乏得以緩解。

寧心養神

進入秋天,氣候乾燥,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焦躁,應寧心養神、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心煩。可以通過練習靜坐、閉目養神等方式來調節氣息、消除焦躁、養護心氣,讓身體更好地適應乾燥的秋季,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靜心凝神、強身健體尤為重要,可以適當飲用酸棗仁茶、柏子仁茶等養心祛燥、寧心安神的藥茶,食用補陰祛燥的食物,讓身體更快地適應秋天的天氣。

適量運動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十分適合戶外運動。散步、慢跑、打太極或者爬山等運動項目都十分適合在秋天進行。入秋後,人體順應四時變化,陽經陽氣都逐漸收斂內養,身體的柔韌性和四肢的伸展度都不如夏季,所以秋季運動不宜太激烈,最好慢慢地增加運動量,避免大量消耗氧氣,切忌大汗淋漓,最好的鍛鍊效果就是感覺輕鬆舒服。鍛鍊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

多喝三種湯

蓮子百合湯:蓮子15g、幹百合15g、雞蛋1個、白糖適量。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

雪梨銀耳湯:雪梨1個,水發銀耳30g,貝母5g,白糖適量。將水發銀耳去根洗淨,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皿內上籠蒸30~40分鐘取出,即可裝盤食用。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湯:把10g左右的黑芝麻炒熟,與用溫水發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鍋裡,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點白糖,分幾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尤適用於大便乾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