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作家自然之子作品:瑞雪润福年

题目:瑞雪润福年

眼看着要过年了,己亥猪年的除夕又赶上立春。随着天气的回暖,夜深人静时,春的脚步声已依稀可辨。昨晚空中飘下了久违的雪花,当真应了民间那句“干冬湿年”的谚语。

进入腊月后,迎新年的活动像疾行的人群般接踵而至。书法家、作家义写春联的场景,农村十里八乡每天不散的庙会,穿行在商场里购年货的人流……兴奋和喜庆久久地挂在人们的脸上。城市里的灯光秀在夜晚亮相,大大小小的广场上竖起了新的街头小景。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过去缺吃少穿的岁月,人们对过年的最大期盼是,吃好的穿好的,当今的人究竟该咋过年?

渭南作家自然之子作品:瑞雪润福年

如今的社会高度开放,早已不缺日常的吃穿用了,更多的人常年在他乡闯荡,只有到年上才忙里偷闲,忽然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去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降到28.6,赶上富裕国家的水平了。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过年的风俗应该是传统延续的载体。如果说昔日过年主要属于物质的年,那么现如今过年的精神元素自然会更多一些吧。身心放松和亲朋聚首应该是当今过年的本真含义啦。

数不清的雪花在空中打着璇儿,纷纷扬扬地飘落到了路边的枯草或松树枝头,很快又化作水珠,跌落到了泥土里,不一会儿就淋湿了地面。新的城区塔吊林立的建筑工地也停了下来,忽然看不到平日里那些操着外地口音的民工的身影。年上的这场雪和着雨水滋润了人们渴望的心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常年在外打拼者的心愿。车站里回乡与归家的人流擦肩而过,他们的手都被大包小包占满了,步履一样的匆忙,想必那归心似箭的心情,也是同样的兴奋而迫切。

雪花在田野里落住了,漫天的白色覆盖着大地。只是那乡间原本寂静的村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多了几分,有走路的、骑车的、开车的。迎面相遇的人们,会以新奇的目光,从脸庞上尽力辩识着对方的模样。“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赶在年关时,游子们逃离城市的喧嚣,暂且放缓拼搏的脚步,踏在家乡的土地上,那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拌和着平日里无处诉说的委屈,一下子从心底里忽然腾升而出,不觉间已湿润了自己的眼眶。驻足村头充耳又闻犬吠声,不自主地加快了步伐。老远就望见了家门,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年衰的父母,天天倚门盼儿归的情景。

今天的天气真奇妙。到了下午雪住了,太阳突然从云里钻出来,把整个世界照得暖和明亮,真像春天一般。积雪很快融化了,只留下了湿润的大地和清新的空气。我兴奋地走到户外,沿着渭河大堤漫步于旷野间,不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零散爆竹声。仔细一数,已经进入五九了,一直还在高度戒备着的那个今冬最冷的日子,却已经悄悄地溜走了。也难怪阳光洒在身上,已经感觉不到前几天的寒冷了。

据说农历猪年是个福年,看来真是不假。今年北方这个干旱的冬天,几乎滴雪未下,偏偏在年关送来了这场瑞雪。更可贵的是这场雪带给人们的不是寒冷却是温暖,是又一个春天降临的福兆。正在回家路上兴奋着的人们,一定也接收到了新年的福气。

渭南作家自然之子作品:瑞雪润福年

2019年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六)

自然之子, 陕西关中东部人,生于1964年12月,长于黄河之滨。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崇文尚德,学思不辍。虽浸染缸久矣,仍固守正向善。惟喜于自然,独钟于文字。惜闲日暇时旅,亘行万里之路,览尽东西南北,遍书世间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