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健康謠言,你信了麼

朋友圈健康謠言,你信了麼

謠言一: 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

謠言:白米飯高糖、高熱量、低蛋白質、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低纖維,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垃圾食品”的定義。而且白米飯的升糖指數高達87,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誘因。

真相: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病科主任張永文介紹說,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15年就表示,從未定義過什麼“垃圾食品”。白米飯的升糖指數雖高,但正常食用並不會影響到健康。此外,麵條的升糖指數是82,饅頭是88,相比而言,白米飯的升糖指數在主食類中並不算特別突出。

謠言二:

芹菜吃多了“殺精”

謠言:芹菜中含有一種叫芹菜素的東西,又叫芹黃素,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研究者用芹菜素做實驗,發現它似乎對小鼠的睪丸有一定毒性,對雌性小鼠的生殖能力也有負面影響。

真相: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專家王東旭主任中醫師介紹說,中醫認為芹菜甘寒,能除心下煩熱,不至於說能殺精。芹菜中芹菜素的含量很低,對小鼠有毒的芹菜素劑量如果換算成芹菜,成年人每天至少吃10公斤。

謠言三:

大蒜熗鍋會引發癌症

謠言:大蒜熗鍋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酰胺,引發癌症。

真相:目前尚無流行病學上的證據表明,食物中的丙烯酰胺會增加人體患癌風險。一般一盤菜中只含幾克大蒜,每克大蒜平均產生0.2微克丙烯酰胺,與炸薯條、炸雞等油炸食品相比,炒大蒜產生的丙烯酰胺微乎其微。

謠言四:

黃瓜中有大量弓形蟲

謠言:網傳視頻中,透過顯微鏡可以看到黃瓜汁中有物體在竄動,拍攝者稱該物體是弓形蟲,並稱“260℃的高溫還殺不死”。

真相:弓形蟲一般寄生在貓狗等動物的細胞內,無法在植物內存活。從形態上來說,視頻中蠕動的物體與弓形蟲差異較大,可能是一種細菌。此外,弓形蟲在100℃時就會被殺死,視頻中聲稱的“260℃的高溫還殺不死弓形蟲”也是錯誤的。

謠言五:

食用長斑雞蛋會引起食物中毒

謠言:長斑雞蛋中有沙門氏菌,吃了會導致食物中毒。

真相:雞蛋長斑是蛋殼腺分泌紊亂造成色素沉積不均勻,或雞蛋殼內的水分透過蛋殼膜積聚在一起造成的,與病菌的汙染無關。長斑雞蛋沒有破損,內部新鮮也可以正常食用。

謠言六:

藥膳煲湯會導致腎病高發

謠言:長時間燉煮的清亮油湯中,溶解了越來越多的核苷酸、肌肽、嘌呤鹼等含氮浸出物。含有這些物質的“老火湯”長期飲用可能引發尿酸超標。藥膳中的中藥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因此慢性腎病發病與這有一定的相關性。

真相: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紹說,即便不是藥膳煲湯,一般的火鍋燉煮這麼久一樣會有弊端,所以拿這個來說中醫藥膳煲湯導致尿酸超標顯然不適合。而且原文也指一般人食用是可以的。但是這些食材不一定非要指的是中藥,其他的火鍋食材燉煮久了一樣會產生高嘌呤物質。

藥膳本身是有針對性的食療方,但是不對證型顯然會吃出問題。如果想通過藥膳調理身體,最好還是要到正規的中醫、中西醫結合診療機構,經過中醫師辨證之後,按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藥膳,這樣才能達到效果。否則,盲目的服用藥膳只會養生不成卻傷身。

謠言七:

肉鬆是棉花做的

謠言:肉鬆是棉花做的,肉鬆用水浸泡後撈出的都是棉花。

真相:經多地有關部門排查,市場上並未出現“棉花肉鬆”。

肉鬆是由肉類去除水分後製成,遇水後不會全部化開,形似棉花。肉鬆吃到嘴裡稍加咀嚼就會“融化”,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放到嘴裡嚼不爛,易區分。

謠言八:

刷牙時泡沫越多刷得越乾淨

謠言:刷牙的時候出現的泡沫越多,對牙齒的清潔效果越強。

真相: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介紹說,牙膏遇水與牙齒摩擦之後容易起泡沫,但泡沫多少與刷牙效果關係不大。這類泡沫的主要作用是使刷除下來的牙垢懸浮,不致再與牙面粘附,最後隨漱口水吐出口腔。但是,產生的泡沫過多,潤滑的效果亦會增大,這樣反會降低摩擦劑的摩擦能力,影響潔齒效能。

謠言九:

紅糖水治痛經是謊言

謠言:紅糖水並不能治痛經,對於原發性痛經,比較推薦服用止痛藥和短效避孕藥!後者是由婦科疾病引發,對於繼發性痛經,需要治療相關的婦科疾病才可以。

真相: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婦科王俊蘭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說,紅糖水的確不能治療所有痛經,但是對一些證型的痛經還是有效果的。

藥用的紅糖一般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汁,經煉製而成的赤色結晶體。《醫林纂要》中記載紅糖有“補脾,去瘀,活血”等功效,《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紅糖有“散寒活血,舒筋止痛”的功效。因此對於“氣滯血瘀”、“陽虛內寒”型的痛經,服用紅糖水是有效果的。無論是哪一種痛經,症狀比較嚴重的都要及時就診,不能盲目用食療代替藥物治療。

謠言十:

吃楊梅不吐核能清腸解毒

謠言:吃楊梅不吐核能清腸解毒。

真相: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孫剛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說,楊梅的確有很多食療功效,但是,中醫沒有說過楊梅連核一起吃能清腸排毒,也沒有理論依據。

從食療的角度,楊梅的功效主要集中在止渴、祛痰、止嘔等幾個方面。從西醫的角度分析,過量食用楊梅核,除了可能引發腸梗阻外,還可能引發胃石症等情況。特別是兒童把核吃進去,一旦刺破胃黏膜,有可能胃出血,脾胃本身就虛弱的人這樣吃楊梅更危險,吃楊梅連核一起吃的做法不可取。中醫著作中沒有楊梅能“清腸排毒”的記載,所以,不建議大家多吃楊梅,更不要帶核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