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151-180)


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151-180)


151問:海蟾祖師仙蹟如何?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時道士。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以號行。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為遼進士,又說名哲,字元(鉉或玄)英。事燕主劉守光為丞相。好黃老之學。一日,有道人自稱正陽子來謁,海蟾待以賓禮。道人為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並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一文置几上,累十卵於金錢上,若浮圖狀。海蟾驚曰:“危哉!”道人曰:“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盡以其錢劈破擲之,辭去。海蟾大悟,遂棄官隱於華山、終南山。後得道仙去。元世祖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152問:重陽祖師傳略如何?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創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應武舉,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咸陽(今屬陝西)大魏村人。政和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出身豪門,偽齊阜昌(西元1130~1137年)時曾應禮部試未第,金熙宗天眷時應武舉,中甲科。年四十七,頓猛省,解綬歸。棄妻兒,拂衣塵外。遊終南山,遇正陽、純陽二師,因再拜求道,密授金丹口訣。

次年復遇二師於醴泉觀,更授金丹真旨。大定八年和九年間創立“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主張儒、道、釋三教的合流,提倡“全神煉氣”,“出家修真”,不煉外丹,並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元世祖至元六年追封為“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著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十五論》等。度化弟子有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女)等,後世稱“北七真”,又分別創立遇仙、南無、隨山、龍門、嵛山、華山、清靜七派,極大地弘揚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153問:何為道教全真七祖(七真)?

答:七真是由王重陽祖師一脈傳承者:

一、邱長春(邱處機傳龍門派)

二、劉長生(劉處玄傳隨山派)

三、譚長真(譚處端傳南無派)

四、馬丹陽(馬 鈺傳遇仙派。)

五、郝廣寧(郝大通傳華山派)

六、王玉陽(王處一傳嵛山派)

七、孫不二(孫清靜傳清靜派)。是為北派七真也。

154問:邱長春真人傳略如何?

答:邱祖(西元1148~1227年)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在寧海昆嵛山(今山東牟平東南)出家,拜王重陽為師。金世宗大定十四年入蹯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攜一蓑,人稱“蓑衣先生”。隨後赴隴州龍門山隱居修道,為龍門派創始人。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召之,翌年應詔與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十八人同往西域雪山。太祖問治國之方,邱祖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為要。太祖深契其言,賜號“神仙”,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賜居太極宮,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贈為:“長春主道演教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是為龍門派祖師。清乾隆皇帝贊邱祖曰:“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155問:劉長生真人事蹟如何?

答:劉祖(西元1147~1203年)金代道士。名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山東萊州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事母至孝,立誓不婚不宦,清靜固守。屢欲修道,其母不許。至孝宗五年,其母棄世。大定九年重陽祖師見其神采不群,引之入道。後常乞食煉形,離人遠物。金章宗泰和三年二月初六日,處玄羽化登仙,行世五十有六。元世祖至元六年封其為“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元武宗加封為“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俗稱隨山劉祖,留傳隨山派。

156問:譚長真真人傳略如何?

答:譚祖(西元1123~1185年)金代道士。長真真人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河南洛陽人,後遷山東寧海州,生於金天會元年三月初一日。幼時失足墮井,坐於水而不浸,後遇人救起。年十五有志於文,因感風痺疾。大定七年,聞馬丹陽拜王重陽為師之事,遂棄家往拜重陽為師學道,宿疾頓除,後得授道訣。至淳熙丁未年七月十二日仙化。元世祖至元六年春正月贈封為“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武宗加封為“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為南無派祖師。

157問:馬丹陽真人事略如何?

答:馬祖(西元1123~1183年)金代道士。丹陽真人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生於金天會元年五月二十日子時。母夢麻姑賜丹一粒,吞之覺而有孕。遂名之曰從義,字宜甫。兄弟五人,丹陽居其次,家財鉅富。幼時常誦乘雲駕鶴之詩。娶孫氏女,生三子。年四十五,遇重陽祖,乃乞為師!授得真訣。孫氏亦好道。金大定七年七月,王重陽祖師自終南山來寧海傳播全真道,見面一句:“終南不遠三千里,特來扶醉人,宿緣仙契有知己之尋耳”。令丹陽大吃一驚,遂拉妻子孫不二拜於重陽祖師足下,以王重陽為師,出家學道,捐資為其築庵,名曰“全真庵”,從此,凡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全真道遂正式建立。後夫婦相繼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封其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元武宗加封為“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俗稱遇仙馬祖,留傳遇仙派。

158問:郝廣寧真人事蹟如何?

答:郝祖(西元1140~1212年)金代道士。廣寧真人名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山東寧海人,生於金熙宗天會十八年正月初三日。初名玲,號恬然。事母至孝,有出塵修真之志,好讀易,曉卜筮。年二十八,遇重陽祖於寧海州,背坐於石。郝曰:“請先生回頭”!重陽祖曰:“君何不回頭”?郝忽驚異!遂拜為師。重陽授以二詞,郝大悟曰:“有母在,未能即入道”!次年母終,遂棄家尋師,入崑崙山修行,得授真訣,後乃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賜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俗稱華山郝祖,留傳華山派。

159問:王玉陽真人傳略如何?

答:王祖(西元1142~1217年)金代道士。玉陽真人名處一,字靜通,號玉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宋高宗紹興十二年三月初十日,其母夢丹霞披體而生。七歲時疾死而復甦,由是知生死之事。大定戊子年,聞重陽祖師至州,往迎之,拜為師。重陽攜之至昆嵛山煙霞洞修仙,授以真道口訣。元世祖至元六年追封為“玉陽體玄廣度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俗稱嵛山王祖,留傳嵛山派。

160問:孫清靜仙姑事蹟如何?

答:孫祖(西元1119~1182年)金代女道士。清靜仙姑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山東寧海人,生於金天會二年正月初三日,母夢六鶴飛舞於庭,一鶴入懷,覺而遂生。孫姑性慧聰明,溫和慈善,嚴於禮法。長適馬丹陽,克盡婦道,生三子。與夫丹陽拜重陽祖為師,築全真庵學道。後孫姑從風仙姑居洛陽風仙洞,修煉七年,道成。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贈為“清靜淵真順化真人”。元武宗加封為“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俗稱清靜孫祖,留傳清靜派。

161問:何為南五祖?

答:南宗五祖系由劉海蟾祖師所傳,張紫陽、石杏林、薛道光、陳泥丸、白玉蟾等五位真人為南五祖。

162問:張紫陽真人傳略如何?

答:悟真紫陽真人(西元984~1082年)北宋道士。姓張名伯端,字平叔,浙江台州天台縣人。幼習儒業,歷久不第,改學玄道,通三教典籍,及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因未遇至人,常遊西蜀。年八十二,感遇海蟾祖師,傳授金丹藥物火候之秘。改名用誠,號紫陽。北宋熙寧八年作《悟真篇》,宣揚內丹修煉和道教、禪宗、儒教 “三教一理”思想。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修煉方法,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被全真尊奉為南宗五祖之首,紫陽派的祖師,稱“紫陽真人”。

163問:石杏林真人事蹟如何?

答:翠玄杏林真人(西元1022~1158年)宋代道士。姓石名泰,字得之,號翠玄子,號杏林,又號紫虛子。常州(今屬江蘇)人。性好黃老之道,宋神宗元豐年間,得遇紫陽祖師,授以大丹秘法,修之。經常行醫救人,不受答謝,惟願植一杏樹,久遂成林,人稱之為“石杏林”。主張以修煉內丹(亦稱“修性命”)為主。強調“只尋身內藥,不用檢丹書。”至崇寧丙戍年,時八十五歲,綠髮朱顏,神宇不凡,苦修道成。

164問:薛道光真人事略如何?

答:道光紫賢真人(西元1078~1191年)宋代道士。姓薛名式,字道源,陝西鳳翔府寶雞縣人。初為僧,號毗陵禪師,居福安寺,參修嚴長老,深明佛法。宋徽宗大觀時,忽念談禪不能長生,志向金丹玄學。丙辰歲得遇石翠玄真人,因語昔時傳道之故,道源聞言,即稽首皈依,求受玄功。翠玄真人見其誠意,乃授以丹道,後改名道光,號紫賢。成道後人稱為道光紫賢真人。□

165問:陳泥丸真人事蹟如何?

答:泥丸翠虛真人,宋代道士。姓陳名楠,字南木,號翠虛,廣東惠州博羅縣白水山人。好黃老道學,先遇黎母山靈人,授景霄火雷琅書,能捏土為藥醫人,故號泥丸翠虛。宋政和年間,擢道院錄事。後遇薛道光真人,授以刀圭大丹,居羅浮山,煉成仙去。

166問:白玉蟾真人傳略如何?

答:玉蟾真人(西元1194~1229年)南宋道士。白玉蟾真人本姓葛,諱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瓊州(今海南島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十二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長而篤志玄學,辭家遍訪名師,苦志修煉,參遊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攜歸羅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後居武夷山得道,稱為瓊綰紫清真人。

167問:道教八仙是哪八位?

答:道教八仙,最早見於元時 “八仙慶壽”劇本,指八位修道證果的仙人,即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柺、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是也。

168問:漢鍾離系何來歷?

答:漢鍾離系古仙人,複姓鍾離名權,字雲房,即正陽帝君也。其事蹟詳於《正陽祖師傳略》。

169問:呂洞賓仙蹟如何?

答:呂洞賓即孚佑帝君,姓呂名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其事蹟詳於《純陽祖師聖蹟》。

170問:張果老來歷如何?

答:唐代人,姓張名果,隱居中條山。玄宗開元二十一年(西元733年)屢遣使召之,問治道神仙事,語秘不傳。欲以玉真公主嫁之,果笑,固不奉詔。擢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懇辭還山,玄宗為之建棲霞觀。《太平廣記》卷三十載: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裡,休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噀之,還成驢矣。

171問:韓湘子傳略如何?

答:唐時人,姓韓名湘,呂洞賓度之學道成仙。《酉陽雜俎》載,其為韓愈宗侄,性狂放,能奇術。湘欲度其叔愈,曾在初冬時數日內令牡丹花開數色,每朵又有詩一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之句。愈不悟,湘乃別去。後愈以諫迎佛骨事,貶剌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湘忽至,愈悟曰:“子言驗矣”!然志忠於君,終不欲隨湘學仙。此為韓湘子度叔之事略也。

172問:李鐵柺事蹟如何?

答:李鐵柺也稱“鐵柺李”。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赴李老君之約於華山,屬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不返,方可焚吾魄也”。後徒以母急病迅歸,六日即化之,李至七日歸,失魄無依,乃附一餓殍之屍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名。

173問:曹國舅得道之事蹟如何?

答:姓曹名景休,宋徐州人。據《續文獻通考》雲:“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因稱國舅,學道山岩間,遇鍾離權呂洞賓輩,引入仙班”。一日呂祖同鍾離權問曰:聞子修養!所養何物?對曰:養道!曰:道何在?曹因指天。曰:天何在?曹又指心。二祖笑曰:天即道,道即心,子見本來矣!遂授以修真秘旨,令其修煉,未幾道成,二祖來引之去。

174問:藍采和之行略如何?

答:藍采和是唐時逸士,常著破爛衫,夏則加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時攜籃唱踏踏歌於長安市,歌詞多神仙意。其踏歌雲:“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蒼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後得鍾離祖師度引,在濠梁間酒樓,酒醉乘鶴仙去。

175問:何仙姑是何出處?

答:何仙姑名瓊,為唐廣東增城女子,住雲母溪。年十三,隨女伴入山採茶,俄失伴獨行,迷歸路。見東峰下一人,修髯紺目,冠高冠,衣六銖衣,即呂祖也。仙姑亟拜之。呂祖與一桃曰:食此盡,他日當飛昇,不然只居地中也。仙姑僅食其半,祖指以歸路。仙姑歸,自謂只一日,不知已逾月矣,自是不餓,無漏。洞知人事休咎,後尸解去。此為何仙姑得呂祖度化而成道之事也。□

176問:扁鵲是何來歷?

答:扁鵲是我國古代的名醫,《史記》稱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莫人(今河北任邱)。他精通醫道,聞名天下,被譽為神醫。因醫術神奇,醫德高尚,遂被封為藥王。祭祀扁鵲的藥王廟(含墓)在河北任邱。

177問:孫思邈是何來歷?

答:藥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醫孫思邈。《舊唐書》說其為京兆(今陝西耀縣)人。北周宣帝時,居太白山修道,後期隱居終南山,行醫濟世。著書《備急千金要方》,北宋崇寧二年,贈封為“妙應真人”。孫思邈擅長陰陽術,主張治病必須“天人合一”,認為“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與之相應;天轉運,“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為霜雪,張而為虹霓”,謂此為“天地之常數也”,人“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營)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聲音”,稱此為“人之常數也”。二者相結合,“陽用其神,陰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提倡“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聖德,輔之以人事”,最終使“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後人以此理論治病,救活了許多人,德蔭後世,享齡一百二十餘壽而羽化歸真,因此後人尊稱他為“藥王”,又稱之為“真人”。

178問:張三丰是何來歷?

答:張三丰本為宋、明間道士,名通,字君實,號玄玄子,因為他平時不修邊幅,人們又稱他“張邋遢”。據《王徵南墓誌銘》和《寧波府志》稱,北宋時的張三丰北赴汴京的一個晚上,夢見真武大帝降臨,傳授給他一套奇掌神拳。第二天早晨,正好有一群強盜打家劫舍,張三丰便用此拳打敗了這夥強盜。此後,他來到武當山繼續修煉拳法掌訣,並將所煉之術定名為武當內家拳,不久便以此聞名於世。明英宗天順三年(西元1459年)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明世宗加封為“清虛玄妙真君”。

179問:道教裡對龍是怎麼解釋的,對“神通”是怎麼解釋的?

答:龍是中國傳統的四靈之一,後被佛教借用為護法的八部眾。而且傳統上的龍與神仙及神話傳說一般都是分不開的。

神通,本來是形容通神的本領,後來引申為一些外顯的法術。神通不過是修行大道中的副產品。這些不是目標。所以道教認為只專門修行神通的人是術士,而這種偏離大道而專修神通的方式稱為旁門。

180問:道教的現狀如何?

答:目前全國各地正式開放的道教宮觀有五千多處,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約三萬餘人,普通信徒的人數則難以統計。道教界有自己的全國性組織——中國道教協會。各地還成立了許多地方性的道教組織。在北京有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各地也設立了一些道教教育和研究機構。中國道教協會辦有《中國道教》雜誌,一些省市道協和宮觀也辦有道教刊物。改革開放後,道教界舉行了數次全真派傳戒和正一派授籙活動,使道教的傳承按傳統的儀軌有序進行。

附錄一:道教節日表

1正月

初一日 天臘之辰

初三日 郝真人聖誕、孫真人聖誕

初五日 孫祖清靜元君誕

初九日 玉皇上帝聖誕

十三日 關聖帝君飛昇

十五日 上元天官聖誕、靈寶天師聖誕

十九日 長春邱真人聖誕

2二月

初一日 勾陳天皇大帝聖誕、長春劉真人(劉淵然)聖誕

初二日 土地正神誕、姜太公聖誕

初三日 文昌梓潼帝君聖誕

初六日 東華帝君聖誕

十三日 葛真君聖誕

十五日 太上老君聖誕

十九日 慈航真人觀音大士聖誕

3三月

初一日 譚祖長真真人誕

初三日 玄天上帝聖誕

初六日 眼光娘娘聖誕

十五日 天師張大真人聖誕、財神趙公元帥聖誕

十六日 三茅真君得道之辰、中嶽大帝聖誕

十八日 王祖玉陽真人聖誕、后土娘娘聖誕

十九日 太陽星君聖誕

二十日 子孫娘娘聖誕

二十三 天后媽祖聖誕

二十六 鬼谷先師誕

二十八 東嶽大帝聖誕

4四月

初一日 長生譚真君成道之辰

初十日 何仙姑聖誕

十四日 呂祖純陽祖師聖誕

十五日 鍾離祖師聖誕

十八日 北極紫微大帝聖誕、泰山聖母碧霞元君誕、華佗神醫先師誕

二十日 眼光聖母娘娘誕

二十八 神農先帝誕

5五月

初一日 南極長生大帝聖誕

初五日 地臘之辰、南方雷祖聖誕、地祗溫元帥聖誕、雷霆鄧天君聖誕。

十一日 城隍爺聖誕

十三日 關聖帝君降神、關平太子聖誕

十八日 張天師聖誕

二十日 馬祖丹陽真人聖誕

二十九 紫青白祖師聖誕

6六月

初一至初六日南鬥星君下降

初十日 劉海蟾祖師聖誕

十五日 靈官王天君聖誕

十九日 慈航觀音成道

二十三 火神聖誕

二十四 南極大帝中方雷祖聖誕、關聖帝君聖誕

二十六 二郎真君聖誕

7七月

初七日 道德臘之辰

十二日 西方雷祖聖誕

十五日 中元地官大帝聖誕

十八日 王母娘娘聖誕

十九日 值年太歲星君聖誕

二十日 劉祖長生真人聖誕

二十二 馬元帥聖誕

二十三 諸葛武侯誕

二十六 張三丰祖師聖誕

8八月

初一日 許府真君誕辰

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誕

初五日 北方雷祖聖誕

初十日 北嶽大帝誕辰

十五日 太陰星君誕

9九月

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皇降世之辰

初九日 鬥姥元君聖誕;重陽帝君聖誕、玄天上帝飛昇;酆都大帝聖誕

二十二 增福財神誕

二十三 薩翁真君聖誕

二十八 五顯靈官馬元帥聖誕

10十月

初一日 民歲臘之辰、東皇大帝聖誕

初三日 三茅應化真君聖誕

初六日 天曹諸司五嶽五帝聖誕

十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十八日 地母娘娘聖誕

十九日 長春邱真君飛昇

二十日 虛靖天師誕(即三十代天師弘悟張真人)。

11冬月(十一月)

初六日 西嶽大帝聖誕

初九日 湘子韓祖聖誕

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二十六 北方五道聖誕

12臘月(十二月)

初八日 王侯臘之辰

十六日 南嶽大帝聖誕、福德正神誕

二十日 魯班先師聖誕

二十一 天猷上帝聖誕

二十二 重陽祖師聖誕、丹陽馬真君成道

二十四 司命灶君上天朝玉帝奏人善惡

二十五 天神下降探訪善惡

二十九 清靜孫真君成道

冬至日 元始天尊誕

夏至日 靈寶天尊誕


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151-1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