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河南开封尉氏县: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历经分并废置,隶属关系多变。

尉氏县兴国寺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尉氏县城关镇东太平兴国寺内,现寺已毁而塔尚存,兴国寺塔位于现尉氏县城建设路人民中路交叉口的兴国寺塔广场,仅余一座古塔孤零零的屹立在广场边,与周围现代建筑相比更显现这座宋代古塔的厚重历史。

该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中期,此塔是兴国寺的一座舍利塔,通高29.53米,底径7.2米,挑檐及平座逐层内收,除底层因其基部被埋不可见而仅有塔身和挑檐组成外,上面每层均有平座、塔身和挑檐三部门组成,最上面为铜质宝珠形式塔刹。此塔为六角八层楼阁式塔,塔身呈六棱锥状,内外壁嵌砖雕佛像,约250余尊,砖雕佛龛皆呈方形,中间有圆龛,龛内浮雕袒胸佛像和观音像,有坐有立,线条流畅。塔刹为六角形伞状攒尖,上置宝瓶。外形酷似开封铁塔,故当为宋塔风格。该塔形体高耸挺拔,气势雄伟,是河南宋代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之一。

刘青霞旧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尉氏县城区,西大街中段,旧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始建于清末,占地约19亩,砖木结构。刘青霞旧居的建筑风格是清末典型的我国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筑,也是我国建筑风格转化时期的典范。

阮籍啸台又叫阮籍台,位于尉氏县城内,遗址位于县城小东门南城墙上,啸台呈不规则圆形,为黄土夯筑而成。阮籍啸台因阮籍常在此段城墙上吟诗讴歌,后人为了仰慕先贤,在此筑台以表爱慕。台上原有一厅,为屋三间。厅前花墙围绕,院中有古柏一株,气势挺拔。

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宋代兴国寺塔

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兴国寺不存,仅余一座古塔屹立

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精美的千年古塔

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塔基已埋于地下

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河南国保漫行之尉氏宋太平兴国寺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