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記憶」汽燈

「魯西南記憶」汽燈

小時候生活在魯西南農村,晚上照明主要是點“煤油燈”,那時候我們管煤油叫“洋油”,所以煤油燈又叫洋油燈,如果簡稱為“洋燈”,那就是專門指帶玻璃罩的煤油燈了,是亮度比較高、檔次也比較高的燃燒煤油的照明燈。一般莊戶人家買不起這種燃油燈,如果誰家有一盞“洋燈”,在村子裡面算是比較富裕的人家。當然我們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會十分羨慕人家的那盞“洋燈”,非常期盼什麼時候自家也有這樣一盞這樣大放光芒的“燈”,能將整個房間都照的亮堂堂的,而我們的煤油燈只能發出微弱的光線。

「魯西南記憶」汽燈

小時候老家村子裡有個小劇團,也有個專門唱戲的戲園子。每當農閒的季節,晚上就會唱大戲,照明使用的是汽燈。

汽燈是更高檔次的“洋燈”,價格比較高,也比較費“洋油”,一般家庭人家是點不起的,但是汽燈的亮度非常亮,它的工作原理應該是通過加壓將煤油氣化,從噴油嘴噴出並充分燃燒轉變成光能。小時候覺得汽燈神奇而高級,兩盞汽燈高高的掛在戲臺子前沿的橫樑上,把整個戲臺子照的亮如白晝。

汽燈的外形和馬燈差不多,但比馬燈要大一些,發光源是一個燈網,這個燈網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應該只能使用一次,就像一個緻密的小網兜,比較柔軟,但一旦點燃之後就變得非常嬌貴,不能觸碰,也不能遇到大風,否則會一觸即碎。

「魯西南記憶」汽燈

具體的點燈過程我記不太準了,應該是先把燈網小心翼翼的系在汽燈的燈頭上,再往汽燈裡面打氣,然後從燈頭處放氣把燈網吹的鼓起來,猶如一個圓形的電燈泡,再用火柴點燃,燈網逐漸變紅髮亮,等燃燒穩定發出明亮的白光以後,就掛到戲臺子上。

點燃汽燈是一門技術活,過程說起來很容易,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能一次點燃成功的人算是“高手”。戲班子裡總有一兩個點燈的高手,一般點燈都是由他們操作。每當點汽燈的時候,周邊都會圍著好多人看,這些人並不是圍著學習點汽燈的技術,而是盼望著能順利把汽燈點燃,只有把汽燈點亮了,唱戲才能快點開始。

「魯西南記憶」汽燈

有時候趕巧點燈的高手有事不在,戲班子的其他人也會嘗試著點汽燈,但是往往要點好幾次才能點著,甚至毀掉幾個燈網。圍觀的人群也會把心提到嗓子眼,唯恐因為點不著汽燈而耽誤看戲。在成功點燃汽燈的那一刻,圍觀的人們會長出一口氣,孩子們會很興奮地跑著去給在場院裡等著看戲的大人們傳遞消息:“汽燈點著了!汽燈點著了!”。有的人確實是點汽燈的高手,有時候燈網就剩下一半,還能一樣點燃。

小時候在村子裡面上小學,從四年級開始上晚自習,都是點自己用墨水瓶、玻璃藥瓶等製作的“洋油燈”,光線很暗,上完晚自習,鼻孔裡會被燻得黑乎乎的。那時候我們村的學校還有初中,初中班級的同學上晚自習使用汽燈照明,讓我們低年級的同學都非常羨慕,盼望著快點長大,晚自習也能用上汽燈。等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們村的初中已經沒有了,要到鄉中學去上,那時候學校已經通了電,我也沒有體會到在汽燈下學習是什麼感覺。

「魯西南記憶」汽燈

汽燈,雖然很亮,但因為價格或者點燈技術的原因,並沒有普及到千家萬戶,只是適用於集體使用。大概在1986年,我們村也通了電,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見過汽燈。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地方還在使用汽燈,或許只能存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魯西南記憶」汽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