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粵港澳大灣區警示!產業空心化危機正在靠近!

「剖析」粵港澳大灣區警示!產業空心化危機正在靠近!

粵港澳大灣區成立已經一週年了。這個由11個城市和地區組成的城市群中,香港被定位於國際超級聯繫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科中心、國際航運貿易中心。

這個定位想必喚醒了許多人香港,這個曾經的東方之珠的回憶。

這個曾經,包含了太多情緒與歷史。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它以彈丸之地,引領了整個東亞的經濟和文化。從19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它都是當之無愧的東方之珠。然而,之後香港在全球經濟地位迅速下跌,直至今日,已經遠遠被新加坡、上海等國家和城市落下。

香港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遭遇了什麼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本期,中鄴將繼續探討製造業在城市產業結構中的重要地位。

一個牽動著城市命脈的產業

「剖析」粵港澳大灣區警示!產業空心化危機正在靠近!

根據香港統計局的公開數據,1980年,香港製造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值比值約42%。這個時刻是香港製造業的巔峰時刻,代表行業為紡織、玩具、塑膠。這三個行業全部為基礎型輕工業,並在全世界範圍內處於數一數二的地位。在八十年代中期,香港廠商開始把大量原來在香港的生產加工工序北移至珠三角,而留在香港的製造業則轉向生產的前期和後期支撐性服務。據統計當時香港可轉移的紡織業加工工序已遷移70%~90%,玩具業遷移90%,皮具業遷移了80%。

根據1991年數據,當時香港的製造業在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僅為15.5%,在香港經紀行業中從首位降至第三。同期“廣義貿易業”的批發、零售進出口、酒樓及酒店業在GDP中所佔比重為25.4%,成為最大行業,緊隨其後的是金融、保險、地產及商業服務業,佔比為23.0%。而就製造業的就業人口數據來看,1990年製造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值下降到約30%,到1995年就下降到約20%,2000年是12%,到了2010年,已經僅僅只有3%左右,僅10萬左右的就業人數,香港製造業就此可以說是幾近滅亡。

「剖析」粵港澳大灣區警示!產業空心化危機正在靠近!

目前的香港支撐性產業是進出口貿易行業及旅遊相關行業(零售及住宿餐飲業),就業人數55.4萬,零售行業就業人數27.2萬,住宿及餐飲業就業人數28.3萬,佔香港總就業人口的40%。眾所周知最暴利的地產行業,就業人口則僅有12萬左右。兩大支撐性行業僅能提供50~60%的就業崗位,在香港,約4成左右的年輕人只能選擇端盤子、搬運工、售貨員這一類低端勞動崗位。

於是,香港的經濟增長速度迅速減慢,1990年其GDP為769億美元,相對於1980年增長了167%。2000年其GDP值為1691億,相對於1990年的增長率為120%。2011年香港的GDP約為2491億美元,2012年是2624億美元,2013年是2730億美元。這樣一個隨時在負增長邊緣徘徊的城市,就是產業空心化造成的嚴重結果。

粵港澳大灣區,嚴防成為下一個香港!

「剖析」粵港澳大灣區警示!產業空心化危機正在靠近!

粵港澳大灣區的設立,讓香港迎來了新的機會,同時也是對其他城市的警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定位為“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聯合驅動”的新型產業結構。但就目前發展來看部分大灣區邊緣城市產業結構較為傳統和單一,優勢新興產業發展不突出,也沒有享受到省內產業轉移的紅利。而粵港澳大灣區對標的其他三大世界性灣區第三產業佔比均在80%以上,粵港澳大灣區則不到60%,因此非常多的觀點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第三產業的佔比,才能迅速趕上其他世界性灣區的GDP。

中鄴則認為,如果單純追求第三產業的結構佔比和GDP,粵港澳大灣區將會陷入像香港一樣的產業空心化陷阱中。粵港灣大灣區產業提升的空間主要有三個:一是通過數字經濟引領,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努力方向。二是工業化與都市圈同步推進,在建設大都市圈過程中形成更加合理的產業分工佈局。三是更好地進行城市協同,就是將香港、澳門的優勢服務業與內地9個城市的產業基礎密切結合,共同成長。

通過城市融合與協同,才能將香港當前的產業優勢發揮出來。

任何產業都需要腹地,需要消費人群,需要新生的勞動力,需要廣闊的市場,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地區,正是香港未來的腹地。

「剖析」粵港澳大灣區警示!產業空心化危機正在靠近!

近期,廣深港跨境高鐵已通車和正式運營,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兩地將完成從產業、經濟、文化、制度上的完全融合,未來雙方應在尊重彼此差異的前提下,發揮各自所長和優勢,促進共同發展,改善香港“產業空心化問題”,並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一個健康的、蓬勃的灣區,成為中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