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助力皖北振興 郵儲人在行動

安徽網訊(記者 王展)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四十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中國金融業逐漸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四十年的風雨歷程展現了金融服務經濟的磅礴偉力。改革開放的浩蕩浪潮在江淮大地上肆意奔湧著,孕育而生的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在地方經濟發展騰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皖北,古老而又廣袤的中原大地。一直以來,振興皖北經濟之聲猶在耳畔。十年植根江淮沃土的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腳踏實地,用金融的力量唱出響亮的“皖北聲音”。對此,記者近日赴淮南、蚌埠兩地採訪調研,感受到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全力支持皖北振興的決心與氣魄。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助力皖北振興 郵儲人在行動

不忘初心,做服務三農的“貼心人”

“現在大棚裡的溫度保持在多少度?雙孢菇的肥料是什麼?這些蘑菇的生長週期多長?”12月上旬的寒冬有了些許的刺骨,可淮南市上窯鎮運澤雙孢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卻幹得熱火朝天。

王獻珍,運澤雙孢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2007年就開始以牛糞和秸稈作為肥料,利用從農民手中的流轉土地開始種植食用菌。如今,發展成為經營200多畝土地、126個蘑菇房、年產蘑菇近400萬公斤規模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萬事開頭難,創業之路的千辛萬苦與郵儲銀行的鼎力相助讓這位“女強人”記憶猶新。7年前,王獻珍為了增效開始了雙孢菇種植,四處籌集資金後,3萬餘元的缺口卻怎麼也湊不齊了。“眼看著就快到蘑菇的種植期了,大棚卻無法動工,我著急地偷偷抹眼淚兒。”後來,在同事推介下,王獻珍半信半疑地來到當時才開辦小額貸款業務不久的郵儲銀行,遞交了人生中第一份貸款申請。

“第一次見到王獻珍時,是在她的菇房大棚裡,厚實的眼鏡框,藏不住對我們到來的高興。”2011年5月10日,郵儲銀行淮南市分行客戶經理劉佳佳怎麼也忘不了這一天。

負責小額貸款的客戶經理劉佳佳在認真查看了王獻珍的前期種植情況,聽了種植計劃後,帶著厚厚一沓資料回到了辦公室。72小時內調閱資料、諮詢專家、摸排市場、溝通審查……一系列超負荷的前期準備讓劉經理和其同事瞭解到雙孢菇的種植是市裡鼓勵扶植的特色產業,不管是價格還是銷量都穩居農產品前列,順利敲定了該筆貸款的發放。

三天後,2位眼中還帶著血絲的郵儲人又一次來到王獻珍的菇房大棚,告知其可以籤貸款合同並支取5萬元貸款。“這比我當時申請的基礎之上又多貸了2萬元啊。”王獻珍難掩喜悅之情,坦言上次的貸款化解了燃眉之急,並對郵儲銀行的簡便程序以及辦事效率嘖嘖稱讚。

隨著王獻珍的蘑菇大棚品質越來越好、產量越來越高,淮南市場無法容納下這麼多蘑菇上市,看似過剩的產能該如何解決呢?正當王獻珍一籌莫展之時,郵儲銀行的網購平臺“郵樂網”為其解決了這個大難事。

“這個網購平臺的農品欄目彙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知名農產品。”郵儲銀行淮南市分行負責人介紹,作為淮南本土的知名品牌,他們在貸後調查時瞭解到王獻珍銷售渠道過窄的問題後,主動上門為其在“郵樂網”上設立銷售網店。

“我的雙孢菇一推出就獲得超過120人次的客戶聯繫,直接合作的有10家。”王獻珍開心地稱呼郵儲銀行的客戶經理為“貼心人”。在“領頭雁”的示範效應下,合作社種植雙孢菇帶領淮河岸邊100多名農家婦女創業增收。

眾所周知,我省北部的農業底子薄,其農業主體融資難,是金融服務方面的一塊短板,成為發揮金融加速脫貧能效的掣肘因素。堅持紮根農村、服務農業、貼近農民的郵儲銀行淮南市分行深耕“三農”金融藍海,以行領導牽頭,深入拓展農村市場以及當地特色農產品企業,推動金融服務行業向空白行業、空百區域的延伸,打通了“三農”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牢記使命,做服務實體的“熱心人”

從美麗的鄉村田野到繁榮的都市商圈,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不僅傾情服務“三農”,還傾力扶持皖北中小企業成長。

蚌埠,位於淮河岸邊,作為安徽省最大的老工業基地,這裡生產出我省第一臺空氣壓縮機、第一塊手錶、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臺冰箱……這諸多的“第一”,給予了這座城市獨有的驕傲。

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製造2025”的宏大計劃首次提出。這片充滿創新活力的沃土頓時沸騰起來了,星羅棋佈著101個郵儲銀行網點,成百上千的蚌埠郵儲人凝心聚力與地方經濟脈搏共跳動,與肩負使命的珠城同成長。

“這個月剛從郵儲銀行完成400萬元的授信擔保類貸款,一下緩解了公司的短期資金週轉困難。”蚌埠市行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愛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蚌埠市行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其主要產品分兩大類:一類是減速機,礦山水泥機械,液壓油缸,機床設備的生產銷售,另一類是企業的智能車庫項目。這些年來,該公司將大量精力與資金投入到了研發。如今隨著研發水平的提升,多年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進口設備再製造技術也是我省唯一一家。

機遇來了,煩惱也隨之而至。比如前期維持研發團隊以及採購原材料等都需要墊付大量資金,這讓姚愛民犯了難。相較於傳統小企業,像行星工程此類專精特新企業大多以核心技術作為市場競爭優勢,普遍存在缺乏合格抵押擔保的問題。銀行在發放貸款時難免存在諸多顧慮,融資相對較難。

郵儲銀行蚌埠市分行得知情況後,主動向該企業伸出援手。工作人員忙前忙後,結合企業的特點為其申請了“政銀擔”快捷貸。當400萬元貸款發放下來時,總經理姚愛民如釋重負。

談到郵儲人的工作素質,姚愛民由衷傾佩。“郵儲客戶經理張貿上次來我們財務幫助填寫資料辦理貸款,為了儘快做完,從上午工作到下午兩點多,中午留他吃飯,也被委婉謝絕了,最終還是餓著肚子離開了廠。”

十年植根廣袤的中原大地,郵儲銀行蚌埠市分行與皖北實體經濟企業手心相連。“我們生產的立體循環智能車庫,佔地面積小,技術含量高,能夠緩解城市停車難等問題,但目前由於售價較高,市場銷售不及預期。”姚愛民表示,郵儲銀行蚌埠市分行副行長陳振來企業走訪時,瞭解銷路情況後,就熱心地為其支招:可以實行租賃、共享付費等多元化的銷售方式。“這些熱心話為我們的智能車庫市場開拓打開了思路。”

傾力踐行普惠金融,做好企業融資服務。郵儲銀行蚌埠市分行堅持把銀行自身發展融入到地方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中,積極服務於大型客戶並參與重大項目建設,該行公司貸款規模已破十億元。十年間,從零到突破十億,積極地位皖北當地實體經濟“活血通絡”,全力為當地重點項目、民生項目提供了綜合優質服務。

迴歸本源,做服務基層的“暖心人”

“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作為一名踐行在普惠金融道路上的郵儲人,做啥事業都得先當好農戶的暖心人!”這是一位長期奮戰在一線的普通郵儲人在自己工作總結中所寫的文字。

這位普通的郵儲人叫羅光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14-2017年度“先進個人”、安徽省分行2008-201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萬事民為先”是他的座右銘,“發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群眾”是他的畢生追求,“吃苦在前,奮鬥在前,奉獻在前”是他的真實寫照。作為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千餘名黨員中湧現出來的傑出代表,羅光明發揮榜樣的力量,以有力的行動詮釋了郵儲銀行“普之城鄉,惠之於民”深刻內涵。

在鳳臺縣關店鄉陳廟村的劉義超市裡,“惠農金融服務室”的嶄新門頭格外醒目。見到記者,村民們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自從郵儲銀行在我們村裡設立了這個‘惠農金融服務室’,取錢方便多了。以前取錢都要跑十幾里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村民陳大爺剛取到這個月的養老金,嘴角掛著笑意,“這可多虧了前幾年小羅在俺們村走街串巷地跑,真辛苦他了。”

據瞭解,2009年的鳳臺縣關店鄉沒有一家金融網點,當地村民要想取錢或轉賬都需要往返12公里的路程。一次偶然的機會,羅光明敏銳地發現到這一棘手問題。

“當年5月份,鳳臺縣被提名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全省試點縣,業務需求量會比較大,但那時候交通工具也不發達,我想要儘快解決村民往返集鎮取款難的實際問題。”時任鳳臺縣支行綜合業務部主任的羅光明奮勇當先,帶著同事們一次次下鄉入戶,在當地普及金融知識,宣傳助農取款點優勢,同時開展實地調研。

郵儲人將青春與夢想拋灑在無數個測算研究、挑燈夜戰的日子裡。通過持續不斷的入戶宣傳和實地調研,2010年7月,淮南市分行在關店鄉陳廟村設立了安徽省分行首個助農取款服務點。不僅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範圍和受眾群體,也滿足了皖北群眾對安全便捷、標準規範金融服務的需求。

現如今,助農取款服務點升級改造為“惠農金融服務室”,不僅設施齊全,還能將服務輻射到周邊數十個行政村,服務約1萬戶村民,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解決金融需求。

皖北興,則安徽興。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皖北振興”重大決策,2012年“皖北振興”正式進行國家戰略規劃。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吳祖講表示,組建成立十年來,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自覺承擔“普之城鄉,惠之於民”社會責任。

鼓鍾將將,淮水湯湯;鼓鍾喈喈,淮水湝湝。奔流不息的淮河水,劃出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也為皖北振興提供了充足資源。這些年來,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在金融服務皖北地區的發展進程中不斷跨越,積極承擔了一家國有大型銀行省級機構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與責任,鑄就了一曲錦繡的金融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