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局部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转轮圣王】谁是转轮圣王:据说是刹帝利种姓,即位时东方忽现金轮,凭这金轮降伏四方,所以叫转轮王。

佛经里提出来,太平盛世,全世界唯一的太平帝王,就叫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分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铜轮圣王、铁轮圣王四种。转轮圣王具有七宝庄严,如有有德、有贤的皇后,有很好的财政大臣,有很好的交通工具等。像周朝的周穆王,是最好的帝王,等于铁轮圣王。周朝历史描写周穆王曾到西方,见过瑶池金母,见过王母娘娘。为什么他能够跑到西方去见他们呢?因为他有最好的八匹神马,就是画马画的八骏图。所谓「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唐人的诗就是描写这个。转轮圣王时代,是人民个个幸福、富裕、安乐的太平盛世。这种明王在最盛的盛世才会出来,他的相貌与佛一样,有三十二相,跟佛的相貌一样好。所以释迦牟尼佛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找来的看相师就讲,这位太子三十二相,不出家就是一代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就是万世的佛。

佛再三赞叹转轮圣王的福德是与佛一样的,你查查每本佛经就会发现。佛法是注重世间法的,世间法要怎么样修成转轮圣王呢?太平盛世又怎么样才到来呢?一切众生修一切善法,才产生一个太平盛世,才出一个转轮圣王。所以中国历史上孔子经常提尧舜禹三代,等于是转轮圣王的时代。佛在华严经及各种大经中说,什么人够资格投胎做转轮圣王呢?十地菩萨中再来,才能做转轮圣王。佛赞叹十王之功德是同佛一样的。

十王是那十王呢?就是世界上的转轮圣王,欲界天的四天王,欲界天中间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释,就是我们讲的玉皇大帝,色界天的大梵天王等,佛经讲十大王的功德,都是与佛一样的,只差一点,就是没有悟道。但是他的福德、善行、智慧,同佛几乎是平等一样的。

所以研究佛经大家不要搞错了,佛经重点在教育,教育众生修一切善法。

说到转轮,什么叫转轮啊?把一个时代历史扭转过来,扭转到太平世界。能有这么大的道德和力量,所救的岂止千万人而已!所以说,要有与佛一样的功德,才能为转轮圣王。换句话说,有转轮圣王那样大的福报,才能够得智慧的成就大彻大悟。

佛经告诉我们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同佛的功德一样;换句话说,转轮圣王是大彻大悟的肉身佛,故意人世作转轮圣王。但是为什么不称他是佛呢?这个世界上那么脏,也要有人来扫地啊,清理清理,弄乾净一点。所以转轮圣王本身,事实上已经到达佛的境界了。

中国的佛教与佛法,到了唐代禅宗的兴起,提倡以金刚经为标准。金刚经同禅宗的关系,从这一品可以发现,是教授法的特别,这种教授是引导性的,启发性的,而且是正反几面一起来的。像第二十六品讲到见佛的问题,佛问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对不对?须菩提答覆说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却把他批驳了。佛说假使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以有形象的佛来看佛的话,那么转轮圣王的色相和威德兴佛一样的相好庄严,也可以算是佛了。这是一个问题。于是须菩提就讲,照这样一说,我理解了,懂得不应该以三十二相看如来,不应该以色相来看佛。

这一品里提到转轮圣王的问题,我们上次也提到过。一般研究佛法,往往把佛法完全解释成出世的思想;其实在佛经上再三提到转轮圣王的功德。佛在华严经上也提到,只有十地的菩萨,才能转身为转轮圣王,才能使天下太平。转轮圣王是旷代一人,历史上经过上千年,或者几百年才会出现;等于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人类社会的太平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要转轮圣王莫大的功德,才能够造成一个时代的太平;所以,佛再三赞叹转轮圣王的威德。一个人要想成佛不容易,成就转轮圣王也不容易,要许多的善行,许多的功德修成。世间法与佛的功德之间,只差了一点,就是般若智慧。转轮圣王之所以不是佛,是因为没有明心见性;转轮圣王如果明心见性了,也可以成在家佛。

华严经里所标榜的,好几位帝王都是佛,本身已经悟道了。佛经上所说十王之功德。十王的意义包括很多,佛说地狱有十王,虽然都是鬼王,但是我们还不容易当到鬼王呢!鬼王有他的功德,就是说在恶道中现身而教化众生,也就是功德成就的菩萨境界。天人境界里,欲界天四天王,也是功德成就才能升为天王,换句话说,在人中做一个领导,使天下太平的,都是同佛一样的困难。其中的不同就是见地方面,也就是见道的问题。

——朗岚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的“转轮圣王”是什么意思?


戴卫华,男,贵州人,1976年生。好读书,喜书法,临池不倦,楷书初学颜真卿,后以欧阳询为宗,上溯其源,下探其流,于二王小楷、初唐诸家及写经、明清习欧诸家均心慕手追,凡二十余载。书风追求雅致、精逸之气,崇尚古典之风。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