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冒充皇帝生母被揭發,犯下欺君罪名,皇帝為何不殺她

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安史之亂,讓李適飽受戰火摧殘,親身經歷了家國之痛,而正是這場戰爭不僅讓百姓流離失所,也讓唐德宗李適與自己的生母分開。唐德宗李適的生母是唐代宗的皇后沈氏,是歷史上最神秘的一位皇后。

沈氏

沈氏是吳興世家沈氏一族的女子,後來被入選東宮,但是被當時太子李亨賜給了他的長子李豫,誕下李適。按道理說這樣的一位女子日後必定母儀天下,然而歷史上的她卻是一團謎,為何獨自一人在洛陽?為何會失蹤?失蹤後又發生了什麼?這些都無人知道。

宮女冒充皇帝生母被揭發,犯下欺君罪名,皇帝為何不殺她

沈氏劇照

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先行撤入四川,很多皇室族人都走了,而沈氏卻留在長安,為何不跟隨李豫李適,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故事也是沒人知道。只知道後來沈氏被抓到洛陽囚禁起來。

後來當時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豫重新奪回了洛陽,並且見到了沈氏,但是沈氏依然沒有跟隨李豫走。第二年史思明再次攻下洛陽,就這樣沈氏失蹤了!

李豫尋妻

公元762年,李豫繼位即唐代宗,上文所說沈氏為何兩次不跟隨李豫,有人認為他們關係不好,但是唐代宗以登基,就派人外出尋找皇后沈氏,花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用時十餘載也沒能找到沈氏。按照道理皇后之位應該是嫡妻的,而沈氏只是妾,所以說唐代宗還是與沈氏的感情最深。

宮女冒充皇帝生母被揭發,犯下欺君罪名,皇帝為何不殺她

唐代宗李豫與沈氏劇照

李適尋母​

公元780年,李適登基為唐德宗,李適先是尊沈氏為“睿貞皇太后”並且親自在含元殿立牌,李適親自伏拜痛哭。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宋,與恭

李適對沈氏的思念之情感動了百官,也成了當時的一段佳話。

李適心裡很清楚如果像先皇李豫那樣尋找沈氏,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所以他就廣集思議,讓所有人都出主意。這時候中書舍人高參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建議。李適也沒多想,有辦法總比沒有的好,立馬採納進行。首先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然後找到沈氏一族,進行封賞,著令沈氏一族的四個人為判官,各自派人按區域尋找,安排好這一切,李適內心就開始期待與母親相見的時刻。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第二年,就有人在洛陽找到沈氏,這個消息百里加急傳給唐德宗,當時整個長安城充滿喜悅。終於李適與“沈氏”相遇,因為許久未見,李適僅有幾分印象,發現這女子確實與自己印象中的母親有幾分相似,就不疑有他,完全沉浸在母子相逢的喜悅中!

但是這個時候有個人坐不住了,他就是當時宦官高力士的養子,向唐德宗告發此事。原來這位“沈氏”是高力士的養女,與真正的沈氏有點相像,並且這個假的士曾經服侍過真的沈氏的宮女,所以很多方面著實讓人分不清。高力士為何這麼做?重賞之下,膽子大的人自然什麼險都敢冒唄!

宮女冒充皇帝生母被揭發,犯下欺君罪名,皇帝為何不殺她

唐德宗李適

其他的大臣一聽,這還得了,這明擺著欺君啊,紛紛上奏要求誅殺高力士與他養女。可是唐德宗雖然心情不悅,但也沒做什麼,就說了一句只要能找到母親,就算被騙100次也是值得的,然後就將這宮女放了回去。

這個先例一開,就有無數的人送上了冒充的沈氏,唐德宗由期待到失望,漸漸地也是麻木了,一直到唐德宗去世也沒能找到母親沈氏。而唐德宗的兒子唐憲宗接手這個活,繼續尋找沈氏,不過都已經過去50多年,估計也差不多死了,唐憲宗才放棄了,並且在唐代宗墓旁建了衣冠冢。

就這樣轟轟烈烈的尋妻子,尋母親,尋奶奶一事結束了。唐德宗的孝心確實值得稱讚,只是這麼長久尋人,勞民傷財,實乃不可取,你們說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