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之豔俗美: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與親子親密關係養成

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美學家蔣勳。

收藏界響噹噹的名家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講過,說中國人的審美分四個層次,呈金字塔狀——最下面一層叫“豔俗”,往上叫“含蓄”,再往上叫“矯情”,再往上就進入了一個非常態,簡單的說叫“病態”。馬先生的美學修養自是沒的說,有泱泱史河中數以萬計的各朝各代各形各色文物背書,誰敢質疑?但從大西北民眾們世代延襲的審美實用學角度,這一講說說“豔俗”美與含蓄美倒不錯,至於“矯情”與“病態”,那是純文人士大夫階層完全解決生存需求之後對人類乾渴精神的另類澆灌,是雖源於生活但卻早已遠離生活八萬裡的另一個疆域,以後有機會再說罷。


傳統文化之豔俗美: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與親子親密關係養成

1、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

今天的“傳統文化與審美心理“之旅,無可避免地要從“豔俗”開篇。中國傳統文化簡直是大海般的汪洋浩瀚,為何單單要從“豔俗”開始呢?豔俗啊,又豔又俗,一聽就不是什麼好詞嘛!

“豔俗”果真不是好詞麼?大錯特錯!百度百科關於“豔俗”的詞條解釋是“鮮豔又俗氣”——這解釋,嘿嘿,呵呵。我自己很願意這樣解釋:豔俗,鮮豔與風俗。

比如我們的年文化,大紅的燈籠、大紅的對聯、大紅的炮仗、大紅的窗花還要加上小孩子們大紅的衣裳,多好的熱鬧和吉祥。比如我們的婚俗文化,大紅色的蓋頭和嫁衣、大紅色的婚房和床帳、大紅色的喜燭與洞房,多好的意頭和祝福。

凡此等等不勝枚舉鮮豔又熱鬧的風俗與記憶中,最勾惹回憶的,莫過於奶奶包袱裡層層深藏的那一塊驚炸眼的大花布。


傳統文化之豔俗美: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與親子親密關係養成

看見沒,就它!打眼兒一晃,亮瞎!

最具傳統文化意韻美的兩個元素:鳳凰和牡丹。

最具傳統色彩美的四種元色:紅、黃、綠、青。還有最具穩定性的三角形構圖以及紅火吉祥又熱鬧富貴的、無法言傳又驚豔會心的和諧之美……總之吧,這塊大花布是我關於色彩的最原初的、最深刻的記憶。在座的各位看見它,有沒有覺得親切和驚心呢?那個年代,西北大地上人們的服裝、面目與神情除了舊了又舊、灰突突的灰色,其他還能有什麼呢?放眼看,每一座山每一道塬甚至山溝旮旯裡的野花們也都是灰突突的。就是這樣一個失去色彩的年代與視域下,突然有那麼一天的某一個瞬間,無意窺見老奶奶正摳摳索索躲躲藏藏翻騰那個不欲人見的小包袱,小包袱裡偶露一角的那一抹豔極了的大花布簡直是一道驚天雷啊,把三歲的我的灰突突的世界剎那炸開,炸得煙花繽紛百花繚亂。

那麼,問題來了,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與親子親密關係又有什嘛干係?原因真心不復雜,

一是審美得有包容的心量與承納的智慧,二是在包容與承納前提下的自然而然的形塑——形塑行為與思想。

傳統文化之豔俗美: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與親子親密關係養成

2、何為親子親密關係的包容心量及承納智慧?

何為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這些通過不同器物、制度和文化形態來表示和承載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括啊,是我們先祖創造後為世世代代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又博大精深的各種文化的大集合。

何為審美?審美是人們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這種特殊形式,是專指無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為基本前提下,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一種關係狀態。

何為親子關係?當然是指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單從法律意義上而言,就只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但如果把傳統文化與傳統倫理等關係的高附加值給納入其中的話,中國式親子關係就成了達摩克利斯之劍,成了中國式父母與子女長長一生中的“末日式臨在”。

正如同奶奶包袱裡那塊大花布照亮和驚豔了一個三歲孩子的整個世界,但卻不能夠照亮長大之後的這個孩子的整個一生一樣——除非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漸漸養大了心量,即便不能夠成為汪洋大海,起碼也得是一個有活水為源的海子,上能映青藍天與青山,下能容泥沙與魚蝦,即所謂包容的心量與承納智慧。

可是,孩子的心量與智慧要如何養成、養大?

答案在於孩子的父母或者直接養育者的行為方式與素養水準。父母或者直接養育者行為方式與素養水準的高低,大概率的說,跟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沒太大幹系。

比如同樣一塊大花布,有些人本心裡不喜歡但他們不會批評別人的喜歡甚至眼光、素養,他們明白百樣米養百樣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即包容“人”之“不一樣”的心量,承納“事”之不一樣的智慧。

而另外一些人,他本人如果不喜歡這種鮮豔到扎眼的大花布。那麼,他就理所當然認為全世界的人都不應當喜歡這麼低俗、庸俗、豔俗的“垃圾”——是的,一切他不喜歡的都是垃圾,在張口閉口的言語中、一點一滴的行為中、時時處處的滲透中,自然而然成為了自家孩子學習和模仿的模板。於是,孩子被複製成了另一個小號的他。孩子被複製成了另一個小號的他還是輕的,更嚴重的是,當這種狹窄心量的針對對象指向彼此的時候,原本該親親密密、彼此承納信任的親子關係會被撕開一個口子,而這個口子註定會在彼此的攻擊與怒懟中越裂越大,天天月月、樁樁件件最終坍塌成親子之間永無法修復的千溝萬壑。

傳統文化之豔俗美:奶奶包袱裡的大花布與親子親密關係養成

3、為何審美教育能夠是改善親子親密關係的不二利器?

審美教育於親子關係改善的功用,至少有兩個方面無可替代。

一是“形塑”孩子與家長髮現生活美的敏感之心。

二是“形塑”孩子與家長承納“不一樣”的同理之心。

有心的讀者一眼即見,這兩條之中的關鍵詞是“形塑”。何為“形塑”?常規來說,“形塑”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形象塑造,第二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來實施定向塑造或培養,即形成與塑造。而審美教育之於親子親密關係的改善,是一種偏向性引導——這種偏向性引導要如何完成?

難道孩子就是一盆泥坯,家長想捏成啥形狀就會是啥形狀麼?當然不可能。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子呢,何況乎孩子這樣一個有血有肉、從分娩那一刻起就獨立於母親身體之外的生命個體?他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的意志、思想與靈魂。被家長強扭著、強壓著捏巴的太狠了當然會反彈甚至反噬。

而審美教育不同,它是從點滴細碎處著手的,是春雨般潤物無聲地,是一種獨立於世俗功利之外的、與身邊人和身邊事建立正向關係的新視角。其無功利性與情感性決定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會自然而然迴歸原本的、最初的單純——有哪個家長會強行硬掰一個三五個月孩子的性子?當然是豎起耳朵隨時聽他、斂了戾氣溫柔看他、收了得失心滿腔子愛的抱他。

是的,當家長像喜愛一朵花開、觀賞一幅名畫、讚歎大好河山那樣真心真意地、滿心歡喜地讚賞、觀賞和欣賞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與改善時候,家長包容的心量與承納智慧便具備了,而孩子的行為與心靈的“形塑”便於不著痕跡處、潤物無聲時進行著、進行著。

喵兒曰:家長之大德在於對孩子成長偏向性的無痕引導

孩子是一棵小樹的話,家長就既得是可供深紮根的肥沃的土壤,更得是引導枝條方向的那一片陽光。土壤之大德在於包容的心量,陽光之大德在於引導成長偏向性時候的承納智慧。正如同研究人類要先了解人類史、研究教育要先了解教育史一樣,要了解審美當然得從審美的源頭開篇,比如深深根植於這一方水土並“形塑”於這一方人文的、手工織造豔麗印染的大花布,以及大花布裡蘊涵著的兼容幷蓄的民間智慧——賽狗屁的紅配綠偏能配出嫩汪汪,閃瞎眼的黃配藍偏能配出鮮亮亮……發現生活美的敏感之心,承納“不一樣”的同理之心,從放下自己的“居高臨下”與“盲目批判”開始。

補充說明:本文為祁雲在“2019年‘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暨平涼文化大講堂”第九講中的某一小節文字整理稿,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後續部分文字及視頻連載。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華夏大語文教學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