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鄙视链任何圈子都存在,烟民也不例外。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抽外国烟的嫌弃抽国产烟的土,抽国产烟的鄙视抽外烟的穷酸,但在两者眼中,都觉得抽爆珠烟的“娘炮”。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不过随着近几年爆珠烟通过各种因素牢牢站稳了年轻人的市场,无论是曾经自诩价格不菲的国产烟还是自以为洋气的外国烟,在爆珠烟面前一律都变成了“土味弟弟”。

爆珠的“娘炮时代”

爆珠香烟其实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诞生了最初的爆珠香烟。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在国外由于像万宝路之类的大品牌的推广,也有着广阔的市场。

但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爆珠香烟推广并不顺利,国内老一辈烟民们的口味抽不习惯爆珠,虽然由烟草公司试着推出过一些爆珠品类,但最终都因为销量问题草草收场。

老烟民认为抽烟是男子气概的象征,就是该抽黄滤嘴的烟,烟丝燃烧后所产生的纯粹的尼古丁与焦油味道,才是正儿八经的烟味。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无论是的橘子味“白娇”,还是薄荷味的“柔和七星”早年间就是烟草公司官方盖章的“女士香烟”,要是哪个大老爷们儿抽根烟还要翘个兰花指“吧嗒”一声捏掉爆珠,是会被其他烟民投来异样目光的。

逆袭的爆珠与烟民新格局

香港电影《志明与春娇》的火爆,点燃了爆珠走向大众的那根引线。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随着电影的热映,片中两位角色志明与春娇在小巷里吞云吐雾的镜头也成了很多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经典。而两位角色抽的薄荷味香烟也在文青群体中出了名,成为了夜店必备。

虽然爆珠香烟的兴起不全然归功于这部香港电影,但其在新生代烟民中产生的口碑作用确实不可忽视。

与“原教旨主义”的老烟民不同,年轻人喜欢喜欢刺激,酷的东西,正好爆珠香烟满足了他们在这些方面对香烟的诉求。

无论是薄荷味、果味还是奶味,丰富的爆珠口味和更淡的烟味都是年轻烟民选择爆珠的理由。

至于抽烟时捏也好,咬也好,没人再管你用什么姿势弄破爆珠,也没人再说抽爆珠烟的人是娘炮。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过去处于烟民鄙视链最下端的爆珠,如今翻身做了主人,几年时间,爆珠烟就从“娘炮专属”变成了“潮人必备”。

而那些过去对爆珠烟不屑一顾的老烟民,他们和年轻烟民之间的差距,不仅是从称呼上的“凉烟”到“爆珠”的差距,更是从土到潮的鸿沟。

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市场

在爆珠热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外国烟例如七星,万宝路,KENT(箭牌)等等有爆珠款或薄荷款的香烟都备受欢迎。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国内烟草公司因为近年来各地都在搞禁烟工作,传统香烟的生意不好做,再加上普通的香烟对年轻人来讲,味浓、劲大,不受欢迎,受众面难以拓宽。

因此,国内的烟草公司看准了这个爆珠烟潮流,也趁这个机会,大力创新,在自己香烟的品牌里面加入爆珠款或薄荷款。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而根据市场统计的数据看来,爆珠烟的核心消费群体是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较高,消费能力较强,除了经常出入夜店酒吧之外,也是互联网原住民,烟草公司便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加大了宣传力度,强化爆珠在口感、时尚等特性,而对吸烟对健康的坏处避而不谈。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随着烟草公司的改革与创新,爆珠香烟的销量也屡创新高,2014年增量1.03万箱,2015年增量1.87万箱,2016年增量6.54万箱。2017年,爆珠卷烟销量34.9万箱,同比增长429%。“贵烟”等8个品牌销量都超过1万箱。

是年轻烟民和烟草公司的“互相选择”,才造就了如今老烟民口中的“遍地爆珠”的情景。

但无论如何,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早已经过科学证实的,爆珠也是实打实的烟草制造的香烟,所谓的酷也好、时尚也好、文艺也好,不过都是引诱年轻人吸烟的商业说法罢了。

而关于爆珠的具体配料烟草公司虽没有公布,但解读君也在网上现有的科研资料里找出了一些端倪。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爆款的爆珠,一场新烟民对“原教旨”烟民的讨伐

虽然只要不影响他人,抽烟就只是个人私事,但看着图里这样那样的化学成分,你还有心思再点一根爆珠香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