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BAT衝擊 榮之聯裁撤車聯網等業務

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榮之聯(002642.SZ)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曾預測:該公司2018年度預計盈利4000萬~8000萬元。但據榮之聯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該公司2018年預計將虧損12.8億~13.8億元。前後變化之大,引起深交所關注,並於近日發出《關於對北京榮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

受BAT冲击 荣之联裁撤车联网等业务

2月12日,榮之聯在《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中稱,由於“子公司車網互聯、泰合佳通所處行業的變化較大、競爭加劇,業務轉型不理想”,該公司“本著開源節流的原則決定撤銷現有的車網互聯業務團隊”,同時縮減了泰合佳通的部分項目,另外“由於部分子公司原有業務大幅縮減,部分業務已經轉型甚至放棄”。

公開資料顯示,榮之聯自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分兩次共花費約7.5億元全資收購車網互聯,2014年5月花費6.25億元全資收購泰合佳通,曾經對車網互聯、泰合佳通所對應的車聯網業務、電信業務寄予厚望,現在都不得不戰略性收縮甚至撤退了。

收縮戰線甚至退出陣地的原因是什麼?榮之聯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現在車聯網領域主要是無人駕駛等各種互聯網應用場景,尤其是互聯網巨頭的介入,對行業的衝擊很大。”該人士表示:“BAT這些企業擁有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尤其是對人才的挖腳很多,(我們)的確是競爭不過這些互聯網巨頭。”對於電信業務,該人士則回應稱,“原來主要是服務電信運營商,現在業務方向會有一些調整。”

收縮戰線

公開資料顯示,榮之聯創始人王東輝最早於1998年創立北京榮聯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最初的角色是IT分銷商,主要是將外資ERP軟件等產品賣給中國企業。此後,王東輝在2001年又創立北京榮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之聯”),在業內的角色已經變成了IT系統集成商。榮之聯於2011年12月成功登陸深圳中小板。

在21年的發展歷程中,榮之聯共計進行了三筆收購、四次佈局,在企業IT服務市場的業務範圍涵蓋電信、政府、生物醫療、製造、金融、能源以及其他行業。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榮之聯實現營業收入12.19億元、淨利潤276萬元;其中,金融、政府、電信、製造、生物醫療、能源、其他行業的營收比重分別為44.90%、14.38%、14.16%、5.71%、4.62%、3.96%、5.30%。

但據《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榮之聯“預計公司2018年度虧損12.8億~13.8億元”。

什麼原因導致一家原本預盈的公司兩三個月之後逆轉成了鉅額預虧?在公告中,榮之聯總結了2018年度經營業績下滑的幾個原因:一是車網互聯在商業模式、經營管理、團隊能力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導致業務團隊的裁撤,影響1.96億元利潤,還帶來0.936億元的壞賬計提和0.63億元的一次性攤銷費用;二是泰合佳通已經實施的服務項目,因未達到收入確認條件,實施成本計入存貨,帶來0.187億元的當期費用;三是部分子公司原有業務的大幅度縮減,導致部分業務或轉型或放棄帶來的損失等。

另外,榮之聯對車網互聯、泰合佳通、北京一維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總體規模為6.88億~7.19億元。

榮之聯在公告中聲稱,車網互聯幾次業務轉型失敗,自2017年起不斷進行業務轉型和組織調整,但經營狀況依然不佳,未能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和收益水平,於2018年底最大程度地縮小了團隊規模、降低成本費用。

同時,泰合佳通的原有業務是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全流程管控平臺和無線網絡質量管理系統,但近幾年來由於主要客戶在相關領域投入停滯或大幅壓縮,導致泰合佳通營業收入及項目利潤率逐年下降。

榮之聯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車聯網領域需要的投資比較多,BAT等大型互聯網巨頭在車聯網人才的挖掘和投入、技術和產品的迭代等方面擁有巨大優勢,導致榮之聯的客戶在選擇技術及產品解決方案時逐漸流失。

關於電信業務,該人士解釋稱,此前主要在電信運營商領域投入比較多,但由於最近幾年市場環境、政策環境變化很大,所以業務方向也會隨之調整,現在屬於調整過程中的投入期,收益期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數據顯示,在榮之聯2015年2.08億元、2016年2.40億元、2017年-2.02億元的淨利潤中,車網互聯貢獻了1.1億元、1.4億元、0.81億元,泰合佳通貢獻了0.56億元、0.80億元、24萬元。由此可以看到,也就是2017年以來,車聯網和電信業務逐漸變成了榮之聯的累贅。

轉型緩慢

中信建投一位行業分析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IT市場早已向雲計算時代過渡,不僅湧現了以阿里雲、騰訊雲、百度云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toB勢力,而且傳統IT服務市場上的主要玩家比如神州數碼、用友網絡、浪潮等也早已全面轉型,所以榮之聯的困境主要還是轉型不力造成的。

該分析師舉例稱,以榮之聯旗下的車網互聯為例,該公司主要從事車聯網業務,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採集精準的位置、油耗、里程等數據,採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在政企、物流、4S店、校車運營企業等細分領域提供車輛管理系統。最近幾年,以BAT為代表的一大批互聯網企業也進入車聯網領域,導致該領域的商業模式發生巨大改變;傳統車聯網業務主要為車主、車企提供硬件接口模塊,實現監測數據的採集;BAT等公司進來以後,硬件接口開始免費,走上依靠軟件和服務賺錢的道路,這種變革對車網互聯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該分析師認為,以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打造全新的IT服務市場,對傳統IT的變革和顛覆會逐漸向每一個行業、每一個環節滲透,傳統IT服務商必須在這場變革中重新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然很容易在競爭中掉隊。

不過,該分析師也指出,在自己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領域收縮戰線,包括進行鉅額的商譽減值,對於榮之聯來說也並非完全是壞事,因為消除業務架構中的不確定因素之後有利於該公司輕裝上陣。

榮之聯證券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該公司的傳統業務主要是系統集成、企業服務,目前增加了一個生物醫療領域,金融、能源等領域也有佈局,這些新的業務將成為該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該人士還表示,該公司“馬上就要出年報了,在新的年報中對公司的未來方向、戰略規劃等都會提及。”

公開資料顯示,榮之聯2017年成立全資子公司榮聯康瑞(北京)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且與全球基因數據產能第一的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在生物雲、NGS共同體和內部生產系統等方面達成全面合作,為全球基因測序市場提供更便捷、更有競爭力的服務產品。

另外,2017年榮之聯還以8.7億元的代價進行該公司歷史上的第三筆併購——收購了深圳市贊融電子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贊融電子是銀行存儲系統集成方案提供商,該項併購讓榮之聯將觸角延伸至金融領域。

前述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榮之聯的核心優勢是多年以來沉澱下來的數據存儲、數據運算、數據分析等經驗和能力,尤其是在垂直行業、細分領域擁有這項能力,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這讓榮之聯有機會與一些新興的行業企業合作,在一些新的領域將自己的能力變現。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榮之聯在生物醫療板塊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77.22%、64.79%,已經成為最近兩年該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