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提起中國的古鎮你能想到什麼?烏鎮、周莊、鳳凰古城,古建築、慢節奏、原生態甚或酒吧一條街?

然而,近年來,過度商業化開發導致許多古鎮早期開發的“文化招牌”日漸衰落,我們又聽到了一個名詞——藝術小鎮。

藝術與小鎮在文化上有何關聯,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

在探討中國藝術小鎮之前,我們先去看意大利一個藝術小鎮:Dozza。

多扎 (Dozza)這個位列世界100個美麗小鎮之一的小鎮,滿鎮牆壁上各種的繪畫讓她變得與眾不同,與另外的小鎮相比獨有一番風情韻味和古典藝術氣息。

從1960年起,每兩年在多扎舉行一次壁畫慶典,意大利和世界各地的畫家來到這裡,通過他們的想象,鎮上牆壁的畫就出現了。多扎,從此,中世紀的小鎮蛻變成為戶外藝術大畫廊。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靜謐無比,到處可見文藝氣息。小鎮住的多是退休老人。城內的建築也都是橙紅橙黃的。

牆上的壁畫其實並不都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查看下面的年份,才知道原來都是有幾十年歷史的,不會總看到全是聖人畫像的宗教題材作品,而且作品一點也不比如今的當代藝術遜色。

這裡能使人沉澱,拋離社會交際帶給你的浮躁。享受小鎮飯後的慵懶,享受小鎮帶來的安詳氛圍,這是一個養心的小鎮。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藝術小鎮的概念

藝術小鎮,顧名思義是以“藝術”為產業,與相關行業的融合發展來建構特色小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藝術小鎮是特色小鎮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因為藝術與文化的高度融合性以及藝術本身的創造力,藝術小鎮在所有特色小鎮裡面,表現出極強的創新性以及文化生命力,可以說是特色小鎮發展的突破口之一。

其一,藝術小鎮的建設往往是通過藝術和設計服務業的介入,依託現有的小鎮格局和千百年來留下的建築風格和樣式進行梳理的,能夠創新的改善小鎮的居住環境和有效的節約資源;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其二,藝術和設計服務業的發展都需要強大的地域文化做支撐,而我們千百年來農耕文化留下的遺產,正是藝術家和設計師所需要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好或者開發、再利用原有文化資源;

其三,藝術小鎮一般都會舉辦一些藝術節慶活動,例如藝術節、雙年展、設計周、戲劇節等,容易形成特色產業並拉動周邊旅遊業的發展,從而為小鎮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其四,藝術小鎮建設屬於“輕資產”文創產業發展形式,不僅在時間上能夠有效保證,還能夠有效的節約資源,避免過去城市化發展產生的大量資源浪費;

其五,由於藝術和設計服務業是“親民”的,與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比較接地氣,老百姓願意接受且很容易成為參與者,所以能夠快速帶動鄉民就業和進城農民工的回鄉創業等等。

這些都是藝術小鎮的基本功能。以藝術帶動旅遊,以旅遊帶動當地產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單一的藝術,或者單一的旅遊,都將成為過去。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藝術小鎮一條龍體系

藝術家

音樂人

設計師

開發者

藝術項目

旅遊項目

其他產業

消費者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藝術小鎮的方向

藝術小鎮的導向就是藝術旅遊,藝術可以提高村民的審美,藝術可以改造鄉村的面貌,但要提高GDP就必須打開大門,讓遊客進來消費。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藝術小鎮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烏鎮通過舉辦戲劇節、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激活了旅遊產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國外也有類似的案例,日本的北川富朗在越後妻有策劃了大地藝術節,邀請全球各地的藝術家結合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進行創作,先後已經有300多組藝術家和建築師參與,大多數藝術作品都留在了越後妻有。

希望用藝術使越後妻有成為“展示人類與自然如何建立關聯的示範區”,現在越後妻有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旅遊景點。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中國特別有烏鎮這樣深度發掘文化資源,通過建立木心美術館、舉辦烏鎮戲劇節等文化活動嘗試轉型。

2016年6月26日,為期3個月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烏托邦 異託邦”落下帷幕。

據統計,自3月28日面向公眾開放以來,展區參觀人數達10.4萬人次,雖然展覽在學術上的定位還值得討論,但其模式和後續影響卻值得關注,例如北柵絲廠改造成常設美術館、專家學者的專題學術講座,還有以手工、素人繪畫為主要形式並針對特定人群的工作坊,及在展後成為烏鎮藝術藏品的諸多作品,這也讓烏鎮在文化藝術方面進一步擴展。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成功的藝術小鎮具有如下六大特徵:

一是完整保護歷史文化、城市肌理與面貌

二是善於實施專人專制

三是創新式延續生活方式

四是有效控制城市和人口規模

五是科學合理規劃設計並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

六是全面引入藝術和設計服務業

這些特徵,也正是特色小鎮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可以有效的解決城市建設中或未來中國特色小鎮可能出現的千城(鎮)一面、文脈中斷、道路擁堵等城市詬病。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為旅遊而生的藝術小鎮,應該有這六大形象工程,它們是:

一、藝術門樓牌樓

二、藝術商業街區

三、藝術中心廣場

四、藝術創作基地

五、藝術養生酒店

六、旅遊藝術綜合體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藝術小鎮的特色

中國從來都不缺有特點的文化小鎮,但如何將這些厚重的特色文化資源轉變為現代的文化產業,如何形成從資源到產業的閉環系統,很多地方都一籌莫展。在這一環裡,小鎮特色極其重要。

我們來看一些世界上的特色小鎮,然後破解這一“達芬奇密碼”。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摩洛哥藍色小鎮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摩洛哥境內各地的景色也是各不相同,既有撒哈拉沙漠的神秘狂傲,也有小聖托里尼的藍色小鎮,更有各色五彩花紋的神秘圖案。

位於摩洛哥西北部的舍夫沙萬(Chefchaouen)小鎮,所有的建築都是藍色的,淺藍、深藍、粉藍,你能在這裡找到世間一切的藍。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雖然是小鎮,但是居民都頗有藝術修養,對自己房間的裝飾一點都不含糊。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日本香川縣政府2010年起,每3年在內海上的12個島嶼舉辦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邀請各國藝術家上島,把空置的老房舍改建成展場,或配合當地景觀和風貌,進行創作。所以,島上的藝術,頭上通通沒有光環,它們與人和自然,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

15年來,參加藝術節的村子數量由28個增長到102個,參觀人數從16萬大幅增長到約49萬人次,帶動了當地酒店、餐飲、旅遊紀念品業的發展,令當地人藉由藝術之手,重新尋回了“留下”的理由和價值。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西班牙隆達小鎮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在地圖上,隆達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沒有太多的人口,沒有太發達的經濟,但就是這樣一個城鎮,適合去放鬆。險峻與美麗,這兩者巧妙地融合在隆達的身上。它誕生於3000年前的古羅馬帝國時代,其老城佇立在萬丈懸崖之上,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壯美之感,堪稱“天空之城”。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整個隆達被太加斯溪分為兩半,舊城立足在山崖邊十分壯觀,跨過新橋即抵舊城。

大部分的景點都在舊城,住宿與購物則以新城為主,因此入夜後的舊城宛如一座空城,當你站在隆達城下,會有置身夢中的錯覺:一幢幢白色屋舍盤踞在直上直下的崖壁上,陽光燦爛到幾乎變成銀色,直射在白色建築上,發出強烈的反光,那樣一種暈眩與震撼,似乎原本只該存在於想像中。

當夜幕降臨,雪白的燈光會將修建於18世紀,用來連接隆達新城與舊城的新橋映照得猶如黑暗海洋中浮動著的雪雕。 寂靜的石板街道搭配著昏暗的街燈,彷彿進入中古時期的西班牙。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英國的Bushmills小鎮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曾經赫赫有名的北愛爾蘭小鎮Bushmills,近年來因為經濟危機變得十分蕭條。政府為了吸引遊客,讓小鎮繁榮起來,就乾脆找了兩個畫家把小鎮畫得繁榮點。

他們在廢棄的房子上畫上面包店、理髮店、修鞋店和小動物等熱鬧景象。結果假繁榮成了真繁榮,小鎮遊客多了,還有新店開張,並且這個項目只花了3萬英鎊。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請來了藝術家,為那些已經被廢棄和破敗的商店和房屋進行了一次美容。

小鎮主要街道上的十幾個空房子被藝術家的顏料翻新,比如,一箇舊式鞋店的門口畫了一個戴著平頂帽的修鞋匠,麵包店的外牆上則畫了各種開胃麵包和美味的糕點,而糕點店的旁邊則是描繪過的理髮店,現在空房子的窗戶和門都被畫上了有趣的圖案,行人們走在街道上,看到這些窗子上的圖案,似乎就可以想象出屋裡的生動景象。裝飾一新之後,這條曾經空蕩蕩的街道街給人的印象是——這裡是一個生意興隆的地界。

事實上,小鎮也得到了 重生,成了遊客喜愛的勝地。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中國的藝術烏鎮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當年的烏鎮印象,美,但雖然有景,小橋流水範,卻少點“境”,和別的旅遊景區並無二致。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現在的烏鎮,比風景更美的,就是藝術與普通人的相遇。當代戲劇,當代藝術,進入到烏鎮,讓古老的烏鎮進化成了當下文化藝術產業的一員。

“烏鎮速度”反射了整個“文化烏鎮”在十餘年間所積累的經驗與專業度:從1999年開發以來,烏鎮開始打造江南古鎮文化,而2013開始每年所主辦的“烏鎮戲劇節”,已被行內公認為中國最好的戲劇節,而其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木心美術館”的建立更讓烏鎮在文化方面進一步擴展。到2015年,其年度遊客量早已過600萬人次。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小鎮怎麼搞藝術,小鎮文化在中國又有怎樣的潛力可挖?

藝術小鎮怎麼搞藝術

藝術小鎮的終極目標在於以特色形成自己的產業生態,構成自循環系統。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劉結成說:“在這個生態系統,平臺、中小微企業、創意者和諧共存,用戶、粉絲與創意者相互轉化,圍繞IP的一源多用開發,形成動漫、遊戲、電影、電視劇、文學、主題公園、衍生品、酒店、藝術品、教育、培訓等相關產業共同發展。這樣的生態系統裡,有大樹、有幼苗,隨著時間的更替,大樹會老去,而有些幼苗會成長為大樹。”

未來的藝術小鎮,消費的不僅僅是旅遊,也不僅僅是藝術,更多的是消費文化產業。藝術小鎮人人都向往,生活層次如果能提高到人人都能在文化產業裡參與並樂於其中的話,那消費水平必定有大大的提升,我也很期待這樣的小鎮,遠瞰未來,會來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