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的由來

天津的小吃有三絕:狗不理的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最富有名氣的莫過於狗不理包子,可以說一個小小的包子都成了天津的標誌。家喻戶曉的狗不理包子,你常吃的狗不理,你知道他的由來嗎?

狗不理,經歷了一百四十多年,經過大師的不斷改良,現在的包子品種有幾多,都各有其味。

相傳,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叫高貴友。其父四十才生他,為了能平安養大,取賤名為“狗子”。狗子很早就來天津學藝,在南運河的劉家蒸吃鋪做夥計。狗子勤學好問,心靈手巧,在師傅們的指點下,練就了一手好手藝,三年學師滿了後,狗子獨立出來,開了一家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高貴友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色香味都具特色,引得很多人都來吃包子,很快就名聲遠揚。由於顧客越來越多,高貴友都忙的顧不上和顧客說話。這樣一來,顧客都戲說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都喊順了嘴,稱“狗不理”。

後來袁世凱還把狗不理,做為貢品送進宮,慈禧嘗後“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此後,狗不理,譽滿天下。

天津“狗不理”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