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出世违背了哪些伦理道德?

基因编辑婴儿出世违背了哪些伦理道德?

基因编辑婴儿一经出世引来骂声一片,除了指责技术尚不成熟有脱靶风险外,更多的指向违背伦理道德,还有人说它反人类。

基因编辑婴儿到底违背了哪些伦理道德呢?我们来具体做个分析。

基因编辑婴儿是用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是人,是我们的同类,外表毫无区别,不是异类,更不是怪物。胚胎移植的克隆人和本体长得一模一样,父子难分,无论兄弟,想起来都可怕。基因人有父有母,有兄弟姐妹,不违背人伦。

现代社会高度宽容,就连同性恋都予以认可,有些国家还立法允许其结婚过夫妻生活。基因编辑婴儿生理心理一切正常,如果不予说明根本没人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些人出生在世不会影响当今社会的公序良俗,也不会破坏公共道德。

基因编辑婴儿与我们自然人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为了防止感染父母所携带的艾滋病毒,他在还处于精子和卵子时就被改变了组成,删掉了一两个基因。现实生活中,为了治病或者其它某种需要改变人体结构的事比比皆是。为了美貌隆鼻隆胸,为了救命换血管肾,为了长寿打不老针,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为了某种变态的需要做变性手术。如此大的改变不但被我们的社会接受了,而且这些人还备受青睐,风光无限。可见单纯的改变身体结构本身也不违背伦理道德。

问题在于基因编辑婴儿不同于对患者的治疗:治疗患者时改变的是只是患者的部分细胞,不存在遗传问题,可能的受益与可能的风险都发生在单个患者身上。而基因编辑婴儿改变的是受精卵的基因,这一改变会作为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随着这个孩子生儿育女、不断繁衍,这种被改变的基因将成为人类基因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只要这个人群存在,这次基因改变带来的影响就将持续下去!

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论,还有脱靶风险,如果这种风险真实存在,那不但会伤害本人,还会代代相传。那么,是否此项技术完全成熟了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呢?恰恰相反,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普遍担心的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这才是关键所在。

许多人担心此项技术除了用于治疗疾病,还会有人用于“设计婴儿”,使之拥有特定相貌或智力。那样的话,就会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人类原有的公平竞争的生存秩序会被打破,“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人类会展开“自我设计”的竞争,毫无平等而言,阶层将两极分化,有钱人会在颜值、智商上彻底秒杀你,穷人就真的永无翻身之日了!继续设想下去,后果更可怕:没有病而有其他想法的人,也可能希望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谋求改变。于是,人可以有四条腿、三只眼睛,可以有翅膀,可以长成巨人,也可以三头六臂、青面獠牙!……

以上这些,都是医学技术的介入而带来的有关道德的问题,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基因编辑婴儿违背的是医学伦理,而不是社会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