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杀董卓的惊天内幕 曹操讨伐董卓的经过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孟德刺杀董

卓的描写,写到曹操借了司徒王允的七星

宝刀前去刺杀董卓,没想到被识破,情急

之下假装献刀,然后又假装试马,骑马出

城逃走。这一段写的惊心动魄,后人也为

曹操的机智勇敢而称奇。但是我认为曹操

刺杀董卓之事不可信。

因为谁都知道曹操号称奷雄,最擅长

装模做样骗取别人的信任,设计除掉他厌

恶的人,比如“梦中杀人”之事和借抗乱军

心杀掉杨修等,所以曹操決不是一个拍案

而起,拔剑而出的莽夫,而且他也清楚即

使杀死了董卓他也必死无疑,作为为一代奷

雄,自然不会愿意成为别人的争权夺利的

棋子,更不愿成为这场斗争的炮灰,相反

他应该是想借行刺董卓之机炒做自己,使使

自己成为天下闻名的红人,而且站在了正

义的一方,捞足政治资本,为自己的以后

回乡起兵树立一面正义的大旗。王司徒的

寿宴之上人多嘴杂,大家在一起也就敢发

发牢骚,最多“批斗”一下董卓,说董老板太不够意思了。曹操却站出来说我们不如

把董老板做了"吧。在座的人谁不震惊,

都认为这小子脑袋是不是坏掉了,要杀董

卓还敢这么高调。曹操在王司徒的寿宴上

扬言要去刺剌杀董卓,并借了王司徒的七星

宝刀。试想如果曹操真的要去刺杀董卓

那可是掉脑袋的事,他敢在寿宴上当着那

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吗?谁敢保证参加寿宴

的人中没有董卓的线人?既然然是行刺,只

要是锋利的匕首或短刀就可以了,为什么

还要王司徒的七星宝刀。所以我认为曹操

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行刺董卓,而实实际是

真真去献刀,然后逃离京城,回到家乡扬

言自己刺杀董卓不成,又要起兵讨伐董

卓,必然会有天下英雄慕名来投,同时发

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也会得到各路诸侯

的响应,又有他的“发小"袁绍背后支持

定能够成功。他这样做了,也取得了他

预想的结果。他起兵时,慕名来投的天下

英雄数不胜数,并且也得到了当地富商卫弘的支持(相当于现在的风险投资),尽

出家资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

其数。可见这块金字招牌何等重要。曹操

招募的英雄豪杰胜过任何起兵人,包括自

称皇叔的刘备和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袁

绍,以至于几十年后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

葛亮,感叹蜀中无人时,魏国仍仍然是人才

济济。只有一点是曹操没有想到的,曹操

刚刚献了宝刀,逃出京城,刺杀董卓

的计划'就被董卓的线人告了密,反而弄

假成真董卓认为曹操真有行刺之嫌,一怒

之下,发出通缉令,重金悬赏捉拿曹操

使得曹操险些丟掉性命。以董卓飞扬跋扈

的脾气当然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

个,况且他也知知道天下想杀他的人很多,

已有伍孚行刺在前,自然深信不疑。

曹操刺杀董卓的惊天内幕 曹操讨伐董卓的经过

曹操为何要反董卓而去?曹操原来跟

随何进,在何老板手下并不太受重视,反

而在消灭阉党之时,曹操提出“只擒贼首

放过其他”,还被何进嘲笑“太监的孙子

(曹操的父亲过继给大太监曹腾作了养

子)不忍对太监下手”。而何进死后,董

老板进京掌权后,觉得曹操是个人才,对

他器重有加,曹操可以自由出入董卓府

中,已经成了董卓的亲信。但是嗅觉敏锐

的曹操已经发现强大的董卓势力已经汲汲

可危。董老板自己胸无大志,只顾花天酒

地、吃喝玩乐,而且脾气暴虐、喜怒无

常,下面面高管如如吕布、李儒之流,个个贪

污腐败、挥霍无度,这个企业要不是靠着

国字头的背景和垄断行业的地位,早就破

产了。即使这样各地的反对声音不绝于

耳,这样下去关门倒闭是迟早的事。曹操

的内心中一直有一股创业的冲动,苦于ー

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品牌。与其董老

板手下等着失业,还不如自己乘现在管理

混乱,拿走企业业的金字招牌和核心技术

跑回老家,自己成立公司,然后抢董老板

的市场。他知道这个外强中干的国字头垄

断企业在竞争面前不堪一击,很快就会轰

然倒塌。曹操得手后,逃回老家,拿出自

己的带回的驰名商标和核心技术,得到了

他父亲的大力支持。老爷子也很伟大,他

说:既然我们有这么过硬的品牌和技术,

我们就要往大里做,把家里的全部资产投

进去还是不够,那你就去找卫弘卫老板那

里要点风险投资,另外可以发行点股票,

只要资助我们一些粮食的都可以算做我们

的小股东。有了父亲的支持和卫老板的投

资,公司司迅速发展起来。他又联络自己

的发小"袁绍,请他联络各地的私莒中小

企业组建集团公司,共同同对抗董卓的国字

头垄断大企业。在曹操的精心策划和一步

步实施下,董卓最终内部瓦解了,曹操也

步步得到了天下集团的控股权。

曹操七星宝刀刺董卓本身就是自己精

心策划的炒做噱头,曹氏集团的成功运

作,也给我们后人很多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