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這個蜀國名臣提出一個奇謀,可惜未被採納,不是魏延

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多次大舉北伐,遺憾的是,他六出祁山,均未獲得成功。最終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為後人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唏噓。

三國時期,這個蜀國名臣提出一個奇謀,可惜未被採納,不是魏延

《三國演義》諸葛亮劇照

在這之後,蜀漢沒有停下北伐的腳步,接連多次興兵北上,但是收效甚微。在這期間,有位蜀漢名臣提出了通過水路順流而下佔領魏國的上庸、魏興,以此為跳板,再圖中原的的方案。他就是蜀國後期的名臣蔣琬。最終這一提議因群臣的反對而未能實施。那麼這個方案有沒有可取之處呢?

三國時期,這個蜀國名臣提出一個奇謀,可惜未被採納,不是魏延

水路伐魏示意圖

蔣琬是蜀漢後期的柱國重臣之一,與諸葛亮、費禕、董允合稱為蜀漢四相。在提出這個方案時,諸葛亮已經去世多年,蔣琬作為諸葛亮臨終指定的接班人已經官拜大司馬,總攬蜀國軍政大權。而他之所以提出從水路進軍的計劃,想必應該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三國時期,這個蜀國名臣提出一個奇謀,可惜未被採納,不是魏延

《三國演義》蔣琬劇照

第一,當時蔣琬奉蜀後主劉禪之命,駐守漢中,在此期間,蔣琬多次命姜維揮師西進,意圖攻取雍州、涼州地區,但是壅涼地區是魏國的重鎮,魏軍在此有大軍駐守,城防堅固,姜維多次進兵都沒有收到好的效果。使得蔣琬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的方案,制定新的作戰計劃。第二,蔣琬是蜀國的老臣,在諸葛亮北伐時,蔣琬留守國內,負責為北伐大軍做後勤保障工作,因此,他深知原北伐路線山高路遠,道路艱難。蜀漢大軍的糧草運輸,兵員補充極為困難,諸葛亮時期就有數次因糧草難以為繼而被迫退兵。但是如果從漢中沿漢江順流東下則十分方便,又有助於為大軍提供保障給養。第三,當時蔣琬所計劃攻取的目標是上庸,魏興兩地。這兩個地方,對於曹魏來說戰略意義並不是很大,因為曹魏想要走水路進攻蜀國的話就要沿江逆流而上,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對於蜀漢來說,有著很強的戰略意義。如果攻下這兩個地方,到時候就會與漢中南郡連成一片,糧草和大軍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對魏國南部重鎮襄陽、南陽形成壓頂之勢。到時就可以聯合東吳,攻取襄陽、南陽,直逼洛陽。

三國時期,這個蜀國名臣提出一個奇謀,可惜未被採納,不是魏延

蜀漢四相雕塑

但是,這個計劃表面上看很完美,但是實際上確實比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更加兇險。原因如下:

第一、就是當時費禕、姜維反對的意見,實施這個計劃需要大軍沿江順流而下。一旦進攻不利,退兵就變成了逆流而上,從而極大的影響退兵的速度,存在造成全軍覆沒的危險。這可以參考劉備夷陵之戰時,大將黃權就曾向劉備提出,沿長江進軍伐吳,去時順流而下,方便快捷,但是回程是逆流而上,戰事一旦失利,退兵將變得十分艱難,後來的結果也印證了黃權這一說法。

第二、上庸、魏興兩地對於蜀漢打通東北方向進軍通道來說非常重要,但是他們缺少類似潼關那樣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佔領之後,需要重兵把守。這兩個地方土地貧瘠,人口稀少,恰恰非常不適合屯養重兵。而且,那裡是漢夷雜居的地區,當地百姓對於某一個政權的忠誠度極低,誰給好處就聽誰的,這樣的地方是非常不利於養兵固守的。

第三、如果蜀漢從上庸出兵進攻襄陽,漢中兵力必然空虛,魏國如果大軍進攻漢中,蜀軍回援也會變得非常困難,而魏軍一旦得逞,蜀地門戶大開,蜀國就有滅國的風險。而如果兵分兩路,一路經上庸取宛洛,一路出漢中奪壅涼,這個計劃雖然有點《隆中對》的感覺,但是當時蜀國連年征戰,國力空虛,是很難抽出兩路大軍同時出擊的。

第四、東吳一直是一個搖擺不定的角色,之前跟蜀國結盟卻殺關羽奪荊州,後來害怕蜀國進攻就向魏國稱臣,站穩腳跟後,馬上又把曹魏踢開,這樣的盟友難免會因為再受魏國蠱惑,反手在背後捅蜀漢一刀,到時,蜀漢腹背受敵,難以自保。

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戰略規劃,因為蔣琬並不是常年帶兵的武將,雖然在治理蜀國內政方面建樹頗多,但是在他提出這個方案時顯然考慮的並不周全,在費禕、姜維等人提出意見後的不到一年時間裡,蔣琬便因病去世了,此後,再也沒有人提出過水路進軍的方案。

三國時期,這個蜀國名臣提出一個奇謀,可惜未被採納,不是魏延

位於四川綿陽的蔣琬墓

如果您覺著我的觀點還湊合的話,那麼就請關注我,一起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