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馴化簡史

草莓馴化簡史

草莓馴化簡史

草莓是一種倍受世人喜愛的水果,然而這種紅色的漿果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野生的草莓香氣濃郁,但個體極小,而人工種植的草莓又紅又大,香氣和味道卻極淡。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其實是人工選擇的產物,這種在石器時代就充斥在大地上的紅色漿果,就是在最近幾百年中因為人類的選擇,變成了如今的樣貌。


草莓馴化簡史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各族維生素以及胡蘿蔔素、葉酸、花青素等營養物質,其維生素C更是蘋果的10倍,其它營養物質也遠高過蘋果,因此被譽為「水果皇后」。


草莓馴化簡史

野草莓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地,早在石器時代就已經成為人類採摘的食物。首先栽植野草莓的是歐洲人,歐洲人在14世紀時就開始栽植野草莓,不過當時的野草莓大多用於觀賞和藥用,因為產量極低,而無法滿足人們日常食用。


草莓馴化簡史

如今世界上主流的食用草莓品種大多是在法國起源的。為了滿足農業需求,法國植物育種家不知疲倦地對草莓進行雜交,將優良性狀儘可能多的表達在同一個品種上。雖然過度的雜交讓如今的食用草莓味道寡淡,但法國依然保留著一些並未大規模生產的極優品種,它們大多香馥十足,但難以保存、運輸,很難在法國以外的地方享用到。


草莓馴化簡史

歐洲殖民者登陸北美洲後,在當地找到了很多歐洲本土不具備的動植物,弗州草莓就是其中之一。弗州草莓是現今所有食用草莓的母本之一,它結的果又小又多,但十分香甜,因此探險家們將弗州草莓帶回了法國進行培育。


草莓馴化簡史

弗州草莓到達法國的百年之後,法國軍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齊耶在智利海灘上發現了一種果實特別大的草莓,並起名為智利草莓。他將智利草莓帶回法國,並種植在弗州草莓田附近,智利草莓與弗州草莓完成了雜交,它們的後代成為了現代食用草莓的祖先。


草莓馴化簡史

法國雖然培育出了現代草莓的鼻祖,但是將它發揚光大的卻是英國人。英國人將現代草莓逐漸培育成了適合保存、運輸的品種,並傳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因為商業化的緣故,英國人培育的草莓嚴重缺乏風味,比起法國草莓要寡淡得多。


草莓馴化簡史

美國是草莓的世界主要產地之一,然而美國農戶對於草莓的香氣和味道卻毫不關心,他們只關注草莓的產量。因此,美國草莓成為了最難吃的主流草莓,儘管它個頭碩大,但很多人說美國草莓就像是空心的,什麼味道都沒有。


草莓馴化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