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势难止——日产在华销量为何持续阴跌!

虽然从去年开始车市就已经陷入低迷状态,整个大环境已经变了,但是日产的连续下跌还是让人感觉很诧异——作为日系“三巨头”之后,日产曾经被认为是本地化程度最高、销量增速也最快的日系品牌。自从去年9月份以来,日产在中国市场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从那时起已经连续5个月销量下跌了,今年1月份的销量是13.4万辆,同比跌幅0.8%。

除了大市不好之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日产陷入了销量长期萎靡不振的境地?


颓势难止——日产在华销量为何持续阴跌!


车型技术导入缓慢

可能这对日产来说真的有点勉为其难,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产都是产品谱系最为丰富的日系车企,很早就实现了包括SUV车型在内的细分市场覆盖,但是问题也真的存在——比如主力车型天籁的换代,真的是太慢了。

在争夺最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凯美瑞率先换代,在2017年的广州车展实现了全新一代凯美瑞的全线上市,这个先发优势直到现在还很明显——1月份,广汽丰田的销量接近8万辆,同比飙升了75%,其中全新凯美瑞的销量接近2万辆,同比同样大涨超七成!看看吧,这就叫赚翻了!

再看看去年北京车展上市的全新一代雅阁,作为第九代车型,雅阁并没有搭载此前大肆宣扬的2.0T+10AT,甚至还遭遇了1.5T“机油门”的负面影响,但是最新加入的混动车型帮了大忙,在今年1月份的销量居然超过了2万辆!

那两尊大神都在市场上抢肉吃,姗姗来迟的全新一代天籁,虽然也带着2.0T可变循环发动机杀过来了,但时间早已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羸弱启辰增长乏力

2017年启辰刚独立时,曾经给了日产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当年卖出了超过14万辆新车,着实长了志气,但是2018年的启辰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全年销量13.4万辆,同比下挫了6%。

这意味着在相对弱势的市场环境中,启辰的品牌劣势无法抵挡整体市场的下滑。

而且在定位上,日产当初也有过不小的失误——启辰成为日产老旧车型和平台的垃圾场,濒临退市的车型才会扔给启辰进行生产,这种打法在消费升级越来越明显的车市中,完全就是自掘坟墓,所以启辰自己赶紧上新车,但遗憾的是,T90\T70\D60等主力车型全线溃退,导致了启辰销量乏力。

日产并不像丰田那样,布局了两个体量相当的合资伙伴——南北丰田,相比之下,启辰早年定位上的先天不足,以及在日产体系中的地位,很难给日产在中国的业务带来明显的改变——市场顺的时候,启辰也能锦上添花火一把,市场萎靡了,就别指望启辰能来单骑救主了。这就是启辰的现实。


颓势难止——日产在华销量为何持续阴跌!


车型遭遇品质困境

日产的另一个麻烦在于,旗下车型多多少少都遭遇了各种品质困境,这个很要命。

在日产的老家日本,过去两年中日产多次被发现存在“质检门”问题——未经资格认证的质检人员,却负责对汽车质量进行了认证,这个丑闻让日产非常难堪,为此已经在日本本土已经召回了超过100万辆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日产首次陷入质检门丑闻,去年底再次以同样原因召回了15万辆车。

在中国市场,日产同样也有一些品质方面的问题,比如奇骏的CVT顿挫等问题,已经成为某些第三方投诉网站的热门话题,这意味着在近些年日产在销量总体上升的同时,并未能够同步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宫斗”让日产疲于应付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因素就是日产的“宫斗”。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宫斗”大戏,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几乎分崩离析,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也被撸掉了,这出闹剧差不多折腾了好几个月。

很难说这些高层之间的内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家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但在内部气氛诡异的情况下,很难说其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投放战略能够反映最新的市场变化。

而且现在随着戈恩的下台,日产能否在其中国战略上保持连续性都成了问题。毫无疑问,这些充满变数的细节,都为其2019年的销量前景埋下了不大不小的隐患。

跌幅收窄聊以自慰?


颓势难止——日产在华销量为何持续阴跌!


也许唯一让日产能够聊以自慰的,就是今年1月份的销量数据尽管依然下跌,但毕竟跌幅有所收窄,相当于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喘息之机,这相当重要。

毕竟对于日产来说,无论是车型还是技术,手里还是有一些干货。车型方面,代表着最新技术的聆风,虽然卖的不温不火,但这款车毕竟在国外卖的还不错,营销方面加把力,也许销量就上去了。

但重要的是,该把品控抓起来了——现在是消费升级的时代,买车人看重的都是产品体验,如果质量丑闻一再爆发,那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1月份虽然跌幅收窄,但真的不能掉以轻心——2月才是春节,能卖几天车呢?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