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後,曹操發明一個成語給徐晃,導致關羽丟盡臉面

公元219年,當時關羽駐守荊州,當時曹操的部下正率軍駐守樊城,而關羽卻率兵來圍攻樊城,史稱“襄樊之戰”,這場戰役一共打了半年。

當年7月的時候,曹操見樊城形勢危急。於是就命令于禁率軍去解救樊城,恰好在這個時候,連降大雨水勢非常兇猛,於是關羽放水淹沒了于禁的大軍,結果於禁投降,此戰中龐德被關羽斬殺。

襄樊之戰後,曹操發明一個成語給徐晃,導致關羽丟盡臉面

襄樊之戰關羽勝利後,曹操又派了第二批援軍過來,這批援軍是徐晃帶領的,他來到樊城附近後,暫時按兵不動,只是駐紮下來,而那些西面的曹軍知道徐晃來救,頓時信心大增,關羽在雙方夾擊之下,倍感壓力。

這時荊州方面傳來消息,說呂蒙偷襲荊州,關羽一下子懵了,結果被曹操的軍隊殺得四散而逃,這時呂蒙也派人追殺關羽,最終關羽被東吳所殺,熟悉三國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這一段故事。

襄樊之戰後,曹操發明一個成語給徐晃,導致關羽丟盡臉面

這場戰爭結束後,曹操作為勝利一方,他親自寫了一封表揚信給徐晃,這封信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叫做《勞徐晃令》,其中有一句:“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入敵圍者也。”

曹操這話翻譯起來就是:“我用兵三十多年,聽說過的所有善於用兵的將領中,從沒人能像你一樣,直接殺入敵人包圍圈的。”這裡就是指徐晃衝入關羽的包圍,最終擊退關羽的事蹟。

襄樊之戰後,曹操發明一個成語給徐晃,導致關羽丟盡臉面

從曹操的這封表揚信中,後世衍生出一個成語,就是“長驅直入”,表示軍隊進軍非常迅猛,不可阻擋,後來也表示極速行軍的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竟然是曹操。

從曹操發明這個成語來看,可見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敗得很慘,可謂是丟盡了面子,同時也說明曹操是個很有文學才華之人,隨便寫一封表揚信,都能整出一個成語,就問你服不服?

襄樊之戰後,曹操發明一個成語給徐晃,導致關羽丟盡臉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