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攻戰計之調虎離山

三十六計:攻戰計之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連返。

註釋:

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

往蹇來返:語出《易經.蹇卦》。

  等待天時對敵方不利時去困擾他,用人為的假象去誘惑他。敵人佔據艱險難攻的陣地,我們便返回,不在攻打(而是引誘敵人來攻打我們)。

出處:

 “調虎離山”一語源於《管子·形勢解》。該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虎豹,獸之猛者也,屬深林廣澤之中則人畏其威而載之。人主,天下之有勢者也,深居則人畏其勢。故虎豹去其幽而近於人,則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門而迫於民,則民轉之而傲其勢。故曰:虎豹託幽而威可載也。”意思是說,虎豹,是獸類中最威猛的。當它們居住在深山大澤之中時,人們就會因懼怕其威風而敬畏它們。君王是一下最有勢力的人。如果深居簡出,人們便會害怕他的勢力。虎豹若是離開它們所居的深山幽谷而走近人類居住的地方,人們就可以將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風。做君王的若是離開王宮的門而與普通的人混在一起,人們就會輕視他而以傲慢的態度看待他。所以說,虎豹只有不離開它們居住幽谷深山,其威風才會使感到畏怯。這裡雖然尚未使用“調虎離山”一語,使已經包括只有將老虎調離深山,才能將其制服的意思。後來在民間語言、文學作品中便逐漸出現了“調虎離山計”的說法。如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五十三回寫著孫大聖對如意真仙說:“才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清代錢彩著《說岳全傳》第三十四回也寫著:“吉青道:‘我前日在青龍山,中了這番奴調虎離山之計’。”

+ + +

調虎離山,此計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它的核心在有一“調”字。虎,指敵方。山,指敵方佔據的有利地勢。如果敵方佔據了有利地勢,並且兵力眾多,防範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正確的方法是設計引誘,把對手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