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敗戰計之苦肉計

三十六計:敗戰計之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註釋:

童蒙之吉,順以巽也:語出《易經.蒙卦》。

  人不會自己傷害自己,若受到傷害,必然是真。假作真時真亦假,離間計就可以實行了。這樣,就如同矇騙幼童一樣矇騙敵方,使他們為我方操縱,這是吉祥之兆。

出處:

“苦肉計”最早見於《吳越春秋》卷二《合廬內傳第四》:吳王闔閭派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奪取了王位。但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在衛國,這人有萬夫不擋之勇,闔閭擔心他會聯合其他國家來報仇,因此想除掉慶忌。伍子胥向闔閭推薦了要離。要離建議道:“您可以誣陷我有罪,砍斷的右臂,在街市上燒死我的妻子兒女,再放我逃跑,我就可以取得慶忌的信任了。”闔閭依言行事。要離跑到衛國,果然得到了慶忌的信任,並找機會殺死了慶忌,為闔閭 除去一大心病,這是典型的以自殘自定的方式,取“信”於敵,以達到自己目的的“苦肉計”。三國時期同瑜打黃蓋,南芝時王佐斷臂勸降陸文龍用得都是苦肉計。

+ + +

 反間計,是在疑陣中再佈疑陣,使敵內部的人歸附於我,我方就可萬無一失。也就是巧妙地利用對手的間諜反過來為我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