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的代謝特點

這幾年流行稱自己為寶寶,30多歲的阿姨叔叔常常覺得自己是兒童,不想長大。那麼在用藥方面多少歲才算是兒童呢?其實是有相關法律來界定的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界定到18歲,我國所使用的14歲標準。那麼醫學上是按我國的0-14週歲來界定的。那麼通常兒童生病用藥是怎麼樣的,是由藥物在兒童體內的代謝過程決定的。

兒童用藥的代謝特點

(1)兒童的吸收主要從新生兒、嬰幼兒來看。新生兒心率偏快,心搏出量比成人多,血流量幣成人快,但骨骼肌肌肉少、 血流量少、收縮力低下,所以藥物經肌肉吸收緩慢;胃生理容量小,胃腸道發育尚不完善,胃排空和腸蠕動也和承認不痛,藥物吸收緩慢;胃酸分泌水平低,導致對於酸性藥物吸收下降, 鹼性藥物或酸不穩定藥物生物吸收升高。

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角化層薄,藥物經皮膚吸收較好,儘管胃排空時間比新生兒縮短,在十二指腸吸收的藥物吸收時間快於新生兒,但吞嚥能力較差,胃內酸度依舊低於成人,胃容量仍小於成人,所以注意用藥後容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2)藥物的分佈是指藥物吸收後,通過各種生理屏障到達體內各處, 藥物經血液轉運到組織器官的過程。新生兒各種生理屏障發育不完善,藥物容易通過屏障,例如進入中樞系統,因此藥物在在腦組織和腦脊液中分佈會比成人多;體內液體總液量較多,導致水溶性藥物的分佈容積增大;脂肪含量低,脂肪比例小,脂溶性藥物遊離度高;蛋白合成少、親和力低,多種藥物蛋白結合率下降。

嬰幼兒體表面積和體重的比例較年長兒高, 水溶性藥物分佈容積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脂溶性藥物分佈容積較新生兒期大。體液調節功能較差,細胞外液比重大,其水和電解質代謝易受疾病及外界影響,要注意脫水時藥物分佈及血藥濃度。

(3)藥物的轉化

藥物的生物轉化是指其在體內發生的結構變化。轉化位置主要在肝和其他組織,被有關的酶催化而進行化學變化。新生兒藥物代謝酶系統尚不成熟與完善,某些酶在早期分泌不穩定或完全缺如,所以由藥酶代謝的藥物治療窗變得狹窄、代謝不夠完全,半衰期也隨之明顯延長,也就是說,同樣的藥和同等的藥量對成人和新生兒所產生的作用與副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新生兒膽汁不易排出,經膽汁排洩的藥物容易蓄積。

嬰幼兒肝臟重量相對成人仍較重,且藥酶基本趨於成熟,因此肝臟代謝速率快於新生兒,亦高於成人,使得許多經肝代謝的藥物半衰期短於成人。

(4)

藥物的排洩是藥物排到體外的過程主要的排洩途徑為尿液、膽汁和糞便,有些藥物還可以通過呼吸道、唾液、乳汁、汗液排洩。腎臟是藥物的主要排洩器官。 ¢藥物經腎臟排洩主要取決於3個方面,即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和腎小管重吸收。

而榮腎血流量低於成人,故此主要經腎排洩的藥物用於兒童需注意減量,而有腎毒性的藥物需慎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