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的代谢特点

这几年流行称自己为宝宝,30多岁的阿姨叔叔常常觉得自己是儿童,不想长大。那么在用药方面多少岁才算是儿童呢?其实是有相关法律来界定的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到18岁,我国所使用的14岁标准。那么医学上是按我国的0-14周岁来界定的。那么通常儿童生病用药是怎么样的,是由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过程决定的。

儿童用药的代谢特点

(1)儿童的吸收主要从新生儿、婴幼儿来看。新生儿心率偏快,心搏出量比成人多,血流量币成人快,但骨骼肌肌肉少、 血流量少、收缩力低下,所以药物经肌肉吸收缓慢;胃生理容量小,胃肠道发育尚不完善,胃排空和肠蠕动也和承认不痛,药物吸收缓慢;胃酸分泌水平低,导致对于酸性药物吸收下降, 碱性药物或酸不稳定药物生物吸收升高。

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化层薄,药物经皮肤吸收较好,尽管胃排空时间比新生儿缩短,在十二指肠吸收的药物吸收时间快于新生儿,但吞咽能力较差,胃内酸度依旧低于成人,胃容量仍小于成人,所以注意用药后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到达体内各处, 药物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新生儿各种生理屏障发育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屏障,例如进入中枢系统,因此药物在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分布会比成人多;体内液体总液量较多,导致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脂肪含量低,脂肪比例小,脂溶性药物游离度高;蛋白合成少、亲和力低,多种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

婴幼儿体表面积和体重的比例较年长儿高, 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新生儿期大。体液调节功能较差,细胞外液比重大,其水和电解质代谢易受疾病及外界影响,要注意脱水时药物分布及血药浓度。

(3)药物的转化

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其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转化位置主要在肝和其他组织,被有关的酶催化而进行化学变化。新生儿药物代谢酶系统尚不成熟与完善,某些酶在早期分泌不稳定或完全缺如,所以由药酶代谢的药物治疗窗变得狭窄、代谢不够完全,半衰期也随之明显延长,也就是说,同样的药和同等的药量对成人和新生儿所产生的作用与副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新生儿胆汁不易排出,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容易蓄积。

婴幼儿肝脏重量相对成人仍较重,且药酶基本趋于成熟,因此肝脏代谢速率快于新生儿,亦高于成人,使得许多经肝代谢的药物半衰期短于成人。

(4)

药物的排泄是药物排到体外的过程主要的排泄途径为尿液、胆汁和粪便,有些药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唾液、乳汁、汗液排泄。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 ¢药物经肾脏排泄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即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

而荣肾血流量低于成人,故此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用于儿童需注意减量,而有肾毒性的药物需慎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