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嶺,誰來劃分?

一樓上圖:

分水嶺,誰來劃分?

1683年的水師

1662年(康熙元年),鄭成功死,兒子鄭經繼立。三藩的叛亂由吳三桂起兵雲南,尚之信起兵廣東,耿精忠起兵福建,鄭經也乘勢攻佔了泉、漳、溫州等地。吳三桂等三人最早降清併為清軍的前導,殘酷鎮壓人民的抗清鬥爭。他們都是漢民族的敗類,起兵的目的是為了與清朝分割土地,因而得不到廣大人民的支持。不久即為清兵所平息(1680軍),鄭經也退回臺灣。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亂”後,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利用臺灣鄭氏統治集團分裂的時機攻打臺灣,在施琅的指揮下,逐步壯大起來的清軍水師,在澎湖一戰中消滅了鄭氏的主要抵抗力量。後者的戰船從明末就沒有獲得過提升,臺灣的鄭氏集團,因為失去了在大陸的立足點和市場而愈發虛弱不堪,也沒有很好完成對島嶼控制區的開發,更沒有想辦法很好的融入南洋各地的新貿易體系,面對清帝國的資源積壓,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為了鞏固統一,防止外敵入侵,清政府在臺灣設立了常設行政機構臺灣府(清末把臺灣劃為省),下轄臺灣、諸羅、風山三縣,同時派總兵和水師副將率領步軍和水師一萬名分駐臺灣和澎湖。

東方世界的另一端,1683年則爆發了西方著名的維也納之戰,為日後300年裡的世界總體格局,埋下了伏筆。

分水嶺,誰來劃分?

優勢

分水嶺,誰來劃分?

反攻

當時的西方,經過中世紀晚期開始的軍事技術革命與文藝復興時代的新一輪升級,已經在很多地方成為東方的老師。尤其是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後,日益成熟的職業化軍事力量,基本上壓制了東方的同行和封建部隊。

維也納之戰戰役不僅是1683年最重要的一戰,也是17世紀後期最重要的大規模戰役,預示了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的勝利與奧斯曼帝國的失敗,西方世界在軍事科技與戰爭技藝上的優勢,一覽無遺,也是西方文明徹底崛起而東方文明無力阻擋的標誌。

分水嶺,誰來劃分?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

兩場戰爭雖然發生在同一年的世界東方和西方,但他們的規模和技術水平,預示了不同的未來,更揭開了世界新格局的到來。

三百多年過去了......

未來的世界,或許是重新由東方來定義的時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