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古文明發展的核心地區在湖南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一萬年以前的中國

從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規律上看,從虞朝時期我們中華文明發展的高度上來看,毫無疑問早在距今一萬年前的中國已經是一個文明發展相當成熟的中國!其文明發展的程度很可能已經擁有了金屬工具的製造能力,文字能力,發達的陶器,大面積的農耕生產能力,大型木結構建築能力,邦國的形式,政治管理制度等等。

根據虞朝時期中國的版圖和文明發展的軌跡來看,一萬年前的中國版圖面積不會太大,很可能比較集中,所處的地域很可能就在今天中國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的某個區域之內。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八千年前的中國

距今將近九千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不僅已經擁有了發達的農耕生產和釀酒技術,更有了能夠充分顯示文明高度的音樂和文字,以及木結構建築的大型房屋!距今八千年前的湖南高廟遺址,不僅僅擁有大型的木結構建築,而且還是高聳入雲和亭臺樓閣一應俱全!尤其是在高廟陶器上發現的大型雙帆船圖案,更是有力的證明了早在八千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擁有了非常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運技術!

通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寶雞、四川、河南、山西、以及江浙等地區青銅器的出土來看,距今六千年至八千多年前的中國,其文明發展的軌跡毫無疑問是沿著長江流域而發展的,文明發展的核心很可能就是今天的湖南地區。

距今六七千年以上的散氏盤銘文和同簋銘文,不僅證實了虞朝的真實存在,同時還證明了虞朝高度發達的文明程度!距今六千多年前的虞朝很可能是我們中華歷史上文明發展程度最高的朝代!不僅有著高度文明的一切代表元素,還有著極其發達的思想成就!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虞朝時期的文明發展軌跡

由於虞朝時期的文明發展是沿著長江流域而發展的文明,雖然文明發展的程度非常高,但並沒有形成區域化或地域化的帶動性文明,其文明發展的模式從地圖上看就是一種線性發展的文明,主線就是整個長江流域!因此,虞朝時期的中國版圖看著似乎面積很廣,但實際上就是一條主線上的若干個點,既不能構成實際上的中國版圖,又不具有國家地理上的說明意義。這種線性文明的最大缺點就是其主線不能出現任何問題,一旦主線出了問題,則主線上的各個點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而無法控制。

距今五千七百年至六千年左右,一場幾十萬年不遇的超級大洪水在長江流域爆發了,滔天的洪水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將幾萬年、幾千年以來的文明發展成果摧毀殆盡!很多受大洪水侵害較輕的中國人都乘船出走了海外,由此創造併產生了世界人類文明!

線性文明的脆弱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洪水面前被充分的暴露出來,所有的核心文明全部蕩然無存!出走海外和向中國北方遷徙的中國人所攜帶的文明含量不足核心文明的幾十分之一!但就是這幾十分之一的文明含量不僅創造了世界人類文明,還締造了我們中華的炎黃文明!

炎黃文明

大洪水過後,大量沒有出走海外的中國人從長江流域周邊向中國的北方遷徙,大約只經過了短短五六十年至一百年的時間裡,就在中國的北方形成了新的文明雛形!這個文明雛形的領頭羊毫無疑問就是前期虞朝時期最強大的虞吳二者!因為他們所掌握的文明元素和文明內涵要遠遠的高於其他群體。重新發展起來的虞吳二者,沒有了以往水乳交融的關係,也沒有了虞的領導地位,而是反目成仇展開了多年的相互廝殺!廝殺的結果是吳的慘敗和虞的殘勝!

從青銅器銘文的記載和解讀結果來看,我們只看到了黃帝通過韜光養晦推翻後虞統一中國的記錄,而沒有發現黃帝究竟是如何韜光養晦的記載!但通過對韜光養晦這個漢語成語的理解,我們認為黃帝就是暗地裡偷偷發展自己、充實自己,不斷的擴展自己的力量,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顯山露水的情況下完成的!黃帝統一中國的想法和天下為公的理念並不是稱帝之後才有的,而是在韜光養晦的期間就已經成型和成熟!黃帝推翻後虞的戰爭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戰爭,而是一次性實現中國統一的戰爭!這一點有銘文作證,黃帝稱帝之日就是中國統一之時!其稱帝后頒佈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全國統一度量衡!

從秦公一號大墓石磬銘文來看,從三星堆石柱銘文來看,從山東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來看,黃帝統一的中國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中國,很可能只是河南、陝西等周邊區域那麼大。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青銅器仲師父鼎銘文不但真實的記錄了黃帝稱帝的歷史,還記錄了黃帝稱帝時所提出的各項重大舉措,既要天下為公,又要繼續開疆拓土!由此使得“開疆拓土,永無止境”的宗旨與秦公一號大墓石磬銘文中的說法產生了相互印證!統一不是最終的目的,繼續開疆拓土才是黃帝制定的國策和大政方針!

開疆拓土,永無止境!

根據青銅器銘文的解讀,我們認為黃帝建立的中國很可能是黃朝,黃帝仙去之後,黃帝統一的地盤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夏朝,夏朝的寓意就是“首領打下的江山!”以首領江山為依託繼續開疆拓土的就是後來強大無比的秦朝!秦的使命和宗旨就是不斷的開疆拓土!秦朝之名就是在不斷的開疆拓土中產生的!

開疆拓土,永無止境!那麼,是不是真的永無止境呢?當然不是,如果真的是永無止境的話,今天的地球最少有三分之一都是我們中國的版圖!因為當時的世界,沒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夠與強大的秦朝相抗衡!

黃帝統一中國的年代大約發生在距今4700年至5000年之間,秦的開疆拓土也發生在這一年代稍後。大約經過了五六百年的努力和奮鬥,真正意義上的全中國統一在距今4100年至4400年左右得到實現!從此之後,中國在秦朝的領導之下開展了全中國的經濟建設,由此產生了都江堰、靈渠、馳道等等數都數不清的大型造福於民的世代工程!

開疆拓土,永無止境!但在距今4100年至4400年左右時,這項一直持續了五六百年以上的黃帝宗旨被暫停執行了!因為秦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開疆拓土的任務,因為此時秦朝的版圖已經與我們今天的中國基本相同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秦朝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開疆拓土的任務和使命了呢?這個原因就是——大海!

開疆拓土,永無止境!止境,就是大海!秦,開疆拓土的目標就是一直要打到四面見海為止!只要前方不是海,就一直繼續下去,直到見到海為止!向東到達東北,包括今日的俄羅斯部分地區,向南到達廣東、廣西和江浙沿海,向西則到達今日甘肅的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包括今日的外蒙古!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為什麼中國有海內之說?為什麼說“四海之內皆兄弟?”意思就是中國的邊境是以大海為界的,大海以內的陸地就是中國!大海以內的中國人都是兄弟!或許有人會問“向西為什麼只到了甘肅境內,而沒有到達新疆呢?”凡是對甘肅和新疆接壤地理環境瞭解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個飛沙走石的大戈壁,那是一個上千里長的無人區,那是一個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在沒有公路的年代,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年代,在後勤保障無法保證供給的條件下,要想穿過上千裡之長的茫茫戈壁,談何容易?銳利的戈壁石,堅硬如鐵板一樣的地面,就像是一把大銼刀,幾下就能將馬掌給磨穿!

今日之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中國版圖面積,是黃帝“開疆拓土,永無止境”的旨意,是秦朝歷代帝王堅決執行的結果!黃帝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首個國家統一的模式!而秦朝卻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中國統一!可以說,沒有黃帝的雄才大略和英明,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中國,沒有秦朝的堅決執行和奮勇拼搏也沒有今天的中國!中國,是黃帝創造的!中國,是秦朝完成的!作為炎黃的子孫,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他們,知道他們,瞭解他們,因為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廣西的靈渠是秦朝士兵所建,廣西的米粉為秦朝士兵發明,統一完成,放下刀槍拿起了鋤頭,開始了全方位的經濟建設!這讓我想起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他們與幾千年前的秦朝士兵一樣,也是在剿滅最後的頑匪之後放下了刀槍拿起了鋤頭,硬生生的在茫茫戈壁上創造出了人間奇蹟!如果說要評選這個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蹟,我這一票毫無疑問的會投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因為他們所創造的奇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驚天奇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開創的人間奇蹟,是用無數解放軍戰士的雙手一鋤頭、一鋤頭的刨出來的!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訂購杜鋼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諸玄識《虛構的西方文明史》、董並生《虛構的古希臘文明》及《稻生一》、《稻可道》,請點擊大同書城“閱讀原文”。

支持大同思想網!請長按後打賞

關於大同思想網:大同思想網是由大陸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青年學者枕戈、天地人律師事務所鄒紅豔律師、嶽麓書院唐宏站博士發起,並有學界代表人物鄭佳明、盧德之、陳明、秋風、林安梧、黃玉順、伍繼延、杜文忠、韓星、何真臨、曾亦、韓秉欣、黃守愚等一大批學者支持的文化學術網,於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長沙成立。網站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實踐法治中國為當下目標,弘揚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並希冀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大潮中,大同思想網已成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國學網站之一。

關注大同思想網

18670082891

[email protected]

大同思想網

http://www.dtsx.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