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威提名格力獨董 暴露獨董制度弊端

■皮海洲

劉姝威提名格力電器獨董,暴露出了現行獨立董事制度的重要弊端,即: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人選由大股東決定或由上市公司團隊決定。如此一來,上市公司獨董就會看大股東臉色或公司團隊臉色行事,而不是為中小投資者代言,為中小投資者謀利益。

提起格力電器,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個女強人的名字:董明珠。這二者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董明珠不僅是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同時還是格力電器的代言人。不過,進入2019年,又一個不同平常的女人,也要把自己的名字與格力電器聯繫在一起了。這個女人叫劉姝威,中國資本市場的名人, 2002年因“藍田事件”名聲鵲起,並由此榮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和“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17年,因在“萬寶之爭”中旗幟鮮明地站在萬科團隊一邊,劉姝威被聘請為萬科的獨立董事。不過,對於劉姝威出任萬科獨立董事一事,從其提名萬科獨立董事之初開始,市場就對劉姝威的“獨立性”提出了強烈的質疑。而在2018年的表現中,劉姝威也確實再次表現出其“不獨立”的特性,繼續搞站隊的做法,炮轟萬科的另一位重要股東“寶能系”,一度在股市上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引發萬科股價大跌。那麼,劉姝威又是如何跟格力電器聯繫在一起了呢?這要起源於1月1日晚,格力電器的一紙公告。

2019年新年伊始,格力電器發佈《關於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公告,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劉姝威入選了格力電器第十一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劉姝威也已發表了《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候選人聲明》,聲稱自己作為獨立董事候選人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和深交所業務規則對獨立董事候選人任職資格及獨立性的要求。

那麼,劉姝威是否適合出任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呢?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令人關注的問題。從劉姝威出任萬科獨立董事的表現來看,劉姝威作為萬科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是倍受市場質疑的。而這裡的“獨立性”,不單純是指相關制度上所規定的各種獨立性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能在股東之間保持獨立性,而不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說話。但從劉姝威出任萬科獨立董事後的表現來看,明顯是站在萬科團隊一方而打壓“寶能系”。在“萬寶之爭”時,劉姝威作為社會人士支持萬科團隊而打擊寶能系是無可厚非的,但成為萬科獨立董事後,仍然堅持原來的做法,就完全把獨立董事的獨立性踩在了腳下。而且,劉姝威這種喪失獨立性的做法,已嚴重危及到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實際上,作為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應更多代表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但劉姝威一味炮轟“寶能系”的做法,不僅讓其喪失了獨立性,而且還直接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如去年1月30日,劉姝威公開致信證監會及劉士餘主席,請求證監會命令鉅盛華已經到期的七個資產管理計劃立即清盤,不得續期,引發當天萬科股價大跌5%。事實表明,劉姝威的公開信不僅不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相反是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嚴重損害。而且對到期資管計劃採取“立即清盤”的做法,也是非常粗暴的,並無可行性,是危及股市平穩發展的,因此也是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

正是基於劉姝威出任萬科獨立董事後的種種表現,劉姝威作為萬科的獨立董事其實是不合格的。這也決定了劉姝威出任格力電器獨立董事同樣也很難合格。首先是同樣面臨著“獨立性”的問題。根據劉姝威自己的說法,劉姝威與董明珠的私交不錯,劉姝威曾自稱是董明珠的“閨蜜”。作為董明珠的“閨蜜”,劉姝威作為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能否保持獨立性就是一個現實問題。其次,在“獨立性”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劉姝威恐怕在保護投資者利益方面同樣難有作為。因為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董明珠來說,其身上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輕視投資者的作用。最明顯的就是2016年10月28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上對投資者發飆:“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格力人從1個億、從1%利潤都沒有甚至虧損的企業做到今天,達到13%的利潤,是靠你們來嗎?”正是基於董明珠身上的這個缺點,所以作為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應更多地承擔起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使命。但作為董明珠的“閨蜜”,劉姝威能承擔起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使命嗎?也正因如此,劉姝威並不適合出任格力電器獨立董事。

但從劉姝威提名為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候選人來看,暴露出了現行獨立董事制度的重要弊端,即: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人選由大股東決定或由上市公司團隊決定。如此一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自然就會看大股東臉色或公司團隊臉色行事,而不是為中小投資者代言,為中小投資者謀利益。獨立董事制度也因此背離了其初衷所在,成為名符其實的“掛羊頭賣狗肉”。這樣的獨立董事制度要麼乾脆叫停,別讓獨立董事制度成了某些人的福利制度;要麼推倒重來,讓獨立董事制度真正成為一項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