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重任的青年秦舞阳

秦舞阳,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人。《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在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而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描述为“年十三,白昼杀仇人于都市。”可见,秦舞阳杀人的时候年龄确实只有十三岁,可想而知,十三岁的秦舞阳家庭出身肯定不好,甚至于曾经遭到黑恶势力的迫害,由此才引起秦舞阳内心充满了杀人的冲动。秦舞阳敢杀人,并且杀人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被杀者或者旁观者,居然不敢忤视,这就从某个方面说明秦舞阳杀人的技能、魄力还是能够震慑住一部分人的。

不堪重任的青年秦舞阳

影视剧中秦舞阳的形象

秦舞阳因此被燕国太子丹视为勇士,收罗到了自己的门下。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在幼年的时候都曾经作为质子在赵国待过,并且两人自小就是玩伴儿,儿时的友谊应该说还是很纯洁,令人难以忘怀的。可是到了嬴政当上秦王,太子丹到秦国当质子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秦王嬴政格外的照顾或者说垂青,这令太子丹难以接受,于是就从秦国逃亡回了燕国。

不堪重任的青年秦舞阳

秦王嬴政

太子丹归国之后,就开始处心积虑的谋划劫持秦王嬴政,妄图阻止秦国消灭六国的计划。在这里我不认同太子丹派出荆轲和秦舞阳去秦国的目的就是刺秦,而是认为太子丹的本意应该是劫持嬴政,逼迫嬴政让步或者停止攻击燕国,来达到保全自己国家的目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临死前说的“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可以一窥究竟。

不堪重任的青年秦舞阳

汉画

荆轲出发前往劫持秦王嬴政作为主使,秦舞阳为副使。秦舞阳的上位,并非荆轲的本意。荆轲已经接受了燕太子丹的计划,准备出发但是并没有出发,这让太子丹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多次催促,甚至于提出了让秦舞阳作为先遣部队提前进入秦国。无奈之下,荆轲只好接受了秦舞阳这个助手的存在。《东周列国志》提到荆轲是在等待剑客盖聂,而在《史记》中只是说荆轲要等一个人却没有等到,并没有说是盖聂,而且从论述上看盖聂和荆轲之间还曾经有过过节。由此可见,荆轲内心并不认同才十几岁的秦舞阳。

不堪重任的青年秦舞阳

图穷匕见

荆轲和秦舞阳来到秦国,花重金买通了秦王身边的人,利用秦王仇恨樊於期的复仇心态和贪婪夺取土地的野心,获得了接近秦王的机会。等到秦王正式接见的时候,荆轲手捧装着樊於期脑袋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燕国地图觐见。秦舞阳一登场,“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要知道,少不经事的秦舞阳一是没有经历过这么正规的觐见历练,二是自杀人之后就被太子丹雪藏,几乎再无英勇之事发生,三是身处燕国,耳边充斥的多是秦国强势灭国夺地的事情,对秦王的恐惧自然就表现在了脸上。荆轲辩称“北藩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这虽是荆轲的辩称之词,恐怕更是荆轲对秦舞阳的真实评价。

秦舞阳在史记中并没有被描述是怎么死的,但在《东周列国志》里却有清晰地表述,秦舞阳在殿下被众人击杀,被击杀的秦舞阳、荆轲和樊於期的脑袋被秦王一把火给焚烧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