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匈奴,作为一个游荡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一直没有被中原的皇帝看在眼里。他们生活环境恶劣,每次到了水草稀少的时候,就无力为生,只能靠着骚扰边关的民众来获取一些食物。因此,虽然不说威胁很大,但就像牛皮癣一样,时不时就要骚扰一番。各个帝王对于他们的态度就是派上一支军队驻守,当他们扰民时,就前去打击护卫一下,并不深入打击。就是因为他们地域太广,人员流动性大,又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所以不值得系统地去剿灭。

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这一现象直到公元前3世纪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时匈奴出来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将分裂的漠北统一,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当时,他到处扩充势力,以战养兵,兵力十分强盛,直接对我们汉族形成了威胁。当然后面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我们汉朝出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帝王,那就是汉武帝。他将汉朝从弱势中拯救出来,不再以懦弱的和亲、送财为交好手段,而是大力兴建军队,培养将领,以一场场硬仗,重新拣起了王朝的威严。花了40多年,歼灭匈奴高达数十万人,将其从水草丰盛之地逐出。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失去了人口和适宜生存基地的匈奴人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

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这一场持久战争的意义何在?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掘墓事件探索一二。在上个世纪,蒙古发掘了很多匈奴贵族的坟墓,其中有十个显得很特别,建造十分的讲究,全部由坚固的石头搭建。要知道,游牧民族一般居无定所,平时住的都不太讲究,所以即使是一般的有钱人,也不会特别修建这么讲究的身后居所。再加上这样的技术手段,非顶尖手艺人无法做到。因此当时的考古学者就认为,这些墓地的主人不一般,估计是单于的墓地。但是大家都知道,匈奴没有文字留下,因此无法判断具体是哪一任单于。

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当然,学者并没有放弃,他们研究起了随葬品。通过发掘,他们找出了很多的金银财物,还有珠玉、毛毡子等,其中有一部分有很明显的汉人痕迹,不像是本地的东西。学者推测,这些东西可能是汉人进贡或是商人交易得来,再不然就是抢夺过来的。随着更深的挖探,人们还发现了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东西,那就是“人”。在这些墓里,人们找到了接近70根很长很大的编织的发辫。众所周知,古人是不讲究理发的,他们都会将头发留长,编织起来。那么这些用绳子系起来的发辫肯定不是单纯的落发,很有可能是随着主人一起被埋下的遗留物。因为头发比较难被降解,所以数千年过去,它们主人的身体不在,但是头发却留了下来。

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学者觉得这是活人的头发,并不是随口说的。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史记》记载,匈奴一直有活人陪葬的习俗,尤其是以女人陪葬,越是地位高的人,陪葬人数越多。在他们强盛的时候,从我们中原地区掠夺了很多的人口当奴隶。要知道,这些人在匈奴都是最低下的人,做着谁都不愿意做的脏污事,还要被主人随意打骂、杀害,甚至沦为玩物,而他们生下的子女,也只能重复自己的悲剧命运。

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其实除了汉朝外,周边的民族也深受其害,可是他们能力不强,人口不多,对匈奴也是没有办法抵抗。经常被他们随便欺负,被迫进贡。而学者研究认为,这些陪葬的人,都是单于从各处掠夺的奴隶,从头发来看,还是花一样的年龄,现代可能还在无忧的上学,那时就被无情地生生剥夺了生命,求生不能。终于,在汉武帝时,对他们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如果不是汉武帝,不仅汉朝危殆,周边的其他民族也将继续受到迫害,他们的妇女和儿童会继续沦落到这样惨的境地。

匈奴王陵被挖掘,人们却纷纷感慨汉武帝威武,这是为何?

所以,世人都评价汉武帝对匈奴之战,是史上难得的受欢迎的战争。他不仅解放了汉朝人民,为大汉扬了国威,对于整个亚洲人民来说,也是一种福利。这样的功劳,纵观历史实在是罕见。并且他成功后,并没有延续以往匈奴的作风,而是给了当地人们充足的自由与生存空间,没有想过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这不是侵略,而是一种大爱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