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入2145億,王健林卻說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網友很不滿意

近日,在萬達集團2018年度工作總結大會上,王健林以一紙萬字報告道出了萬達2018年的成與敗。看似是將萬達最真實的模樣擺在內部員工及公眾面前,卻實力轉變了萬達的品牌形象,引發網友普遍吐槽。

去年收入2145億,王健林卻說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網友很不滿意

那麼,王健林的萬字工作報告,到底都透露了那些信息呢?且聽衛士藍高端獵頭一一道來。

萬達不再是房地產企業?王健林:我們主要靠服務業賺錢

眾所周知,房地產業在2018年頗為不景氣,再加上其“重資產、週期長”的特點,百強房企資金鍊斷裂、企業破產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北京中弘股份、廣州光耀集團、重慶喜地山集團……一大批知名房企正在陸續消失。

就連萬達,在國內百強房企中的排名也已經下滑到了20名以後。但王健林似乎對這個下滑並不擔憂,甚至可以說是滿意。在總結大會上,王健林公開了這樣一組數據:2018年,萬達服務業收入1609億元,佔總收入的75.1%,而房地產收入僅佔24.9%。

王健林表示,萬達已經不是房地產企業,而是以服務業為主、有房地產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這也直接坐實了萬達從房地產行業剝離的轉型之路,將堅持走輕資產戰略。

但網友似乎並不買賬,認為萬達說自己不是房地產企業,就是個笑話。

去年收入2145億,王健林卻說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網友很不滿意

將萬達商業徹底從房地產業務中剝離,王健林哪來的底氣?

很多人對萬達的看法都還停留在兩三年前,認為萬達就是依靠房地產才得以維持下去。尤其當萬達負債4000億,拋售海外資產的消息傳出時,更是有不少人覺得萬達的強者之路是走到頭了。

這恰恰也是王健林堅持轉型的原因。單純依靠房地產業務已經不足以支撐萬達繼續走下去了,王健林恐怕也已經意識到再不求變,恐怕萬達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王健林在談到萬達為什麼要轉型時,提到房地產行業有兩大缺陷。一是強週期性,好幾年差幾年,很多企業就在這個週期變化中死掉了;二是房子不是快消品,房地產現金流不長遠。而王健林想要的是發展擁有長期穩定現金流、有科技含量的產業。

去年收入2145億,王健林卻說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網友很不滿意

長期穩定的現金流,這恐怕是所有企業都想要的。而萬達將房地產業務剝離之後,還可以通過收租及文化產業來增加收入,尤其是收租這項收入,簡直不能再穩定。這便是王健林放棄房地產業務的底氣,說起負債他還說,企業負債大幅下降,“說萬達海外要違約的人,恐怕永遠要被打臉”。

如果說萬達商管是核心業務,那麼收租便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據萬達公開的數據顯示,其租金收入328.8億元,佔總收入的15.3%,而且還處於穩定增長中,遠比房地產收入來的更穩定,更長遠。王健林表示,萬達租金收入如達到千億,單憑這一條,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而其文化收入佔收入的32.3%,已經遠超房地產業務,主要包括其影視產業、體育產業、寶貝王三大板塊。其中影視產業除萬達影城之外,還製作了《唐人街探案2》、《正陽門下小女人》、《迷失太空》等口碑、收入俱佳的作品。

去年收入2145億,王健林卻說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網友很不滿意

這也就代表著萬達文化板塊的收入,已經超過房地產業務了。衛士藍高端獵頭認為,萬達商業如果不涉及一平米的房地產開發,也足以支撐其正常遠轉,其資金鍊風險也會相對降低。但是,這樣的輕資產戰略幾乎就是完全靠品牌和管理能力來賺錢,18年下半年剛剛事發高管群體貪腐事件的萬達,真的具備這樣的能力嗎?

高管群體貪腐,負面傳言漫天飛,萬達實力究竟如何?

萬達高管群體貪腐事件,此前在網絡上鬧的沸沸揚揚,更是引發了一陣子的年底反腐潮流。有內部人士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此事萬達自18年4月份便開始調查了,歷時數月牽涉出區域公司、集團公司數十人,個別高管個人非法所得金額甚至超過了千萬元。

去年收入2145億,王健林卻說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網友很不滿意

雖然被查的人員只是萬達管理團隊中的一小部分,但他們肯定不是唯一有問題的高管。萬達要想走輕資產戰略,其高管團隊的能力及素質至關重要,萬達的品牌很有可能會因為其中一人的糊塗而蒙上巨大損失,遭受重創。

而另一方面,萬達還想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一方面是科技管理,另一方面是其將要進軍的大健康產業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但是萬達的起步註定其要做就要做高門檻生意,不是隨便什麼人才都有能力支撐其發展的,這就需要專業的獵頭公司為其定製專業的人才方案。

你覺得萬達的轉型成功嗎?將房地產業務邊緣化的萬達,還能走的長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