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嬰兒的一種特殊語言

彬彬快2個月了,媽媽給彬彬換完尿布後,開始給彬彬餵奶。可是,彬彬還沒有喝幾口,就哭鬧起來。媽媽以為彬彬不餓,就把他抱起來,可是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彬彬又開始大哭。緊接著,媽媽抱起彬彬一邊走一邊輕輕搖,可是他的哭聲也沒有停下來,反而聲音越來越大,臉色通紅,小拳頭攥得緊緊的,哭得都快喘不過氣來了。媽媽擔心孩子出什麼狀況,趕緊帶彬彬去了醫院。結果,醫生診斷孩子腸胃不太舒服,開了點益生茵,這才讓媽媽放心。

哭是嬰兒的一種特殊語言

孩子在哭的時候,呼吸系統會因為拖長的呼氣而無法充分吸氣,孩子哭得越久,肺及身體內的氧氣存量愈少。當然,不可否認孩子在哭的時候難免會摻雜間斷的吸氣動作,但是相較於呼氣還是稍微佔弱勢。正常肺部在呼氣結束時,尚存留著80%~90%的空氣在肺泡內,即使短暫的停止吸氣,肺內循環的血液仍可源源不斷地將存留在肺內的氧氣帶入血液,所以不會出現喘不上氣來的狀況。

但是當孩子在劇烈哭泣時,肺內的空氣被用力地排出體外,餘留在肺內的氧氣存留量相對較少,因此血液能獲取的氧氣量會自然地減少。此外,大聲的哭鬧本身就是劇烈運動的一種,身體內氧的消耗量會較平靜時增加許多,因此血液中含氧量亦處於較低的狀態。

孩子在哭泣時,胸壁及腹部的肌肉會用力擠壓肺臟,肺內壓力升高,肺血管壓力升高,所以在血液循環上肺內血流減少,血液獲氧能力減少,所以供給大腦和軀幹的血液含氧量銳減。因此,孩子長時間的哭泣就會促使其喘不上氣,臉色通紅髮紫。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哭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

哭是嬰兒的一種特殊語言

父母一定要學會辨別寶寶的各種啼哭。哭是嬰兒的一種特殊語言,由於孩子不會講話,只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感受,如冷、熱、餓、溼、痛等。因此,父母一定要細心觀察嬰兒的表情,學會辨別不同的哭聲,這樣照顧起寶寶來才能得心應手。

一般來說,當嬰兒因飢餓而哭泣時,哭聲短促、高昂,帶有乞求感,表情不安,頭左右搖動,小嘴大張著,哭一會兒就將小手指塞到嘴裡吮一陣,然後再哭。這時,大人應及時餵奶。

嬰兒尿布尿溼了或解了大便、眼睛被矇住、感到太冷或太熱時,哭聲高亢冗長,手腳舞動,拳打腳踢。當引起他不舒服的原因被解除,也就是嬰兒的“要求”被滿足後,他就會安靜下來。

嬰兒要人抱時,乾哭而無淚,哭聲斷斷續續,頭左顧右盼。當大人走近跟他講話時哭聲就會停止,並會“呃、呃”作答。

孩子患病時,一般比平時愛哭鬧,哭聲也明顯與平時不同。若患的是支氣管肺炎,則哭聲軟弱無力,音調幹燥;腹瀉、腹痛時,哭聲斷斷續續,忽緩忽急;消化不良時,多在夜間啼哭,並躁動不安;喉嚨水腫時,哭聲嘶啞。如有上述情況,應及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哭是嬰兒的一種特殊語言

對於不是因為疾病引起的,而是由於需求原因引起的,特別是由於要求抱而啼哭時,可以適當讓嬰兒多哭一會兒,運動運動,利於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