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一)

提起魏晋人物,总有道不尽的名士风流。姿容神韵,不媚流俗,虽然那个时代战火纷飞、狂荡凶狡,可此精神上的浪漫却总能让无数文人折腰心向。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一)

风度清妙的司马昱

帝王的威仪当是高不可攀,可因缘际会,帝王和名士,本应天各一方,却也能融而为一。

在《世说新语》中,司马昱风姿“轩轩如朝霞举”、“朗朗如百间屋”,是个风度清妙,湛若神君般的名士,因其官职的缘故先后被称为琅琊王、会稽王,抚军、抚军大将军、相王,中枢秉政二十余年,最终更是被迎立为帝,便是有晋一代有名的清妙帝王简文皇帝。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一)

永嘉南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南北大族拥戴下,于江东重建晋室,是为晋元帝。大兴三年(公元320年)作为元帝幼子的司马昱降生了,两年后元帝就册封他为琅琊王。

东晋一朝有“晋元世系,琅琊传国”的说法,在无太子继位的情况,琅琊王一直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元帝立幼子司马昱为琅琊王,不仅是对其的喜爱,更是元帝为翼辅帝室,加强晋室皇权的重要补充。

年少的司马昱就非常聪慧,擅长卜筮的郭璞见到他后就对人说:“兴晋祚者,必此人也。

但晋室的衰败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八王之乱开始,内乱不休,致外族入侵,天下板荡,时人都盼望着乱世结束。虽然晋元帝重建基业,延续了晋祚,可作为东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睿这个皇帝当得窝囊,晋国内外军政大权都有王导、王敦兄弟俩把持。

元帝大权旁落自然不甘心,多方举措要压制掌军的王敦,不过王敦借机起兵攻入建康,控制了朝局,令元帝威严扫地,其虽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不久忧愤而死。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一)

继位的明帝司马绍很有文才武略,居然凭借微弱的中央力量,在太宁二年(324年)平定了王敦叛乱,恢复了皇家权威。眼见有晋室振兴有望,明帝却在太宁三年(325年)病逝。嗣位的成帝司马衍年幼,外戚庾氏当国,这时的司马昱也不过比成帝大一岁而已,都是总角少年。

咸和元年(326年),司马昱的母亲郑阿春去世,朝廷借此徙封司马昱为会稽王,改封晋成帝之弟司马岳为这有着特殊政治含义的琅琊王。

会稽,三吴之要会也,衣冠南渡以来,人文荟萃。正是徙封会稽期间,司马昱才有机会周游名士,出入玄儒,开启了他沉浸玄风,提塵清谈的因缘际遇。

《世说新语》里有载,“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孙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屈。一坐同时抚掌而笑,称美良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昱常在王府召集名流雅会清谈,高朋满座,宾主相得,其乐融融,一派名士风范。终晋之世,尤其以玄谈为尚的东晋,皇室司马家族里少有此等名士风流,司马昱可谓是鹤立鸡群。并且司马昱的名士风范是得到士林广泛认可的,名士领袖刘惔谈及司马昱,认为司马昱清言虽次于像他一样的一流之辈,但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可位二流之属。

在《世说新语》开篇的德行卷里,司马昱便早早登场。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司马昱看到老鼠在床上行走的脚印,觉得很好看,可老鼠却被谒见的参军打死,门客们弹劾参军,司马昱却不予追究,称老鼠被害,尚且不能释怀,怎么能忍心因老鼠再惩处参军呢?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昱的人格趣味,既清淡雅致又仁厚悲悯。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一)

“五马渡江”重建晋室以来,宗室孤孑,皇权黯弱,司马诸王少有作为。在士族强势的门阀政治下,司马昱跻身名士之流,获得了高门士族的认可,这为其后从政,执掌中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帝咸康六年(340年),二十岁的司马昱进位抚军将军,领秘书监,开府视事,真正开始打开局面,参赞朝政。

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病重,病榻前急召大臣顾命,会稽王司马昱就是顾命大臣之一。等成帝驾崩,琅琊王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康帝司马岳在位日短,在两年后的建元二年(344年)去世,年仅两岁的太子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

康、穆之际,朝局动荡,变幻莫测。司马昱以“令德雅望,国之周公”,得到朝臣推举,于永和元年四月进位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骠骑将军何充共同辅政。

也正是从司马昱任抚军开始,他与未来威胁晋室皇权的雄武权臣桓温有了交集,并一手成就了桓温的权势。


下篇笔者将为诸位带来雄武权臣桓温篇,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