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諸國如何接待鄭和?

西洋諸國如何接待鄭和?

鄭和船隊模型

鄭和到各國宣揚明朝國威,表達友好誠意,普遍得到當地人士歡迎。如鄭和使團到達占城(今屬越南的古國)時,占城國王率領臣民擊鼓奏樂相迎。在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國王派幾千人到港口迎接,讓明朝使臣乘大象入城,以示隆重。鄭和的出使活動,使西洋和南洋的國王、使臣、商隊,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如浡泥、滿剌加、蘇祿等國的國王、王后先後來中國朝貢。鄭和第六次出使回國時,隨同到中國的使臣、商人達一千二百多人,他們分別來自古裡等十幾個國家,部分更是來自遙遠的波斯灣國家

西洋諸國如何接待鄭和?

山東蘇祿國東王墓

鄭和使團在所訪問的亞、非國家和地區中,進行了廣泛的貿易活動。這些貿易活動可分為“朝貢貿易”和“民間貿易”兩個層次。朝貢貿易實質上是一種不計利潤、厚往薄來的官方貿易活動,也是中國睦鄰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環。當各國使節隨鄭和船隊來中國進獻各種珍奇特產,中國政府接受後,按例給予加倍的賞賜。這種貿易按當地習俗和市場規範進行,公平交易。由於中國貨物質美價廉,鄭和寶船一到,傾國轟動,紛紛前往貿易。這種民間貿易使明政府獲得了不少經濟利益。中國自從鄭和下西洋以後,類似的大規模航海活動就銷聲匿跡了。為何此等“盛事”到明宣宗以後就無以為繼呢?

原來明朝每次動員下西洋,都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結果導致國庫空虛。2005年在浙江瑞安發現一本翻修於清道光年間的《楊氏宗譜》,記錄有楊氏祖先楊景衡曾是鄭和的後勤部長,為鄭和下西洋籌集資金的事蹟。時至今日,南亞諸國還保存著有關鄭和下西洋的各種廟宇及遺蹟,而且香火鼎盛,這表達了世世代代的華僑對鄭和這位航海先驅者的崇敬和懷念。

西洋諸國如何接待鄭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