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最早在中国的商周时期,已经有猪舍的存在。周朝后期更是发明了阉猪技术,虽然成功率不高,但也是一大进步。到了汉代后期,开始对猪进行圈养。唐朝时,养猪已经成为农民重要的副业。明朝因为国姓是“朱”,养猪这个行业遭到了极大的摧残,猪也被改名为“豚”。直到近代,养猪业又逐渐兴起,成为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

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既然猪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按照进化论来说,肯定跟现在的猪也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来看看过去的猪都长什么样。

1.唐朝。唐朝的猪嘴比较长,头大身子小,特别是鼻子更宽更大,颈部与背部高高隆起,有进攻的迹象。 看到这个图片,很难与现代家猪联系在一起,一眼望去就像一只河马(个人看法)。从图片也能看出,古代的猪大部分是黑色和黄褐色,现在则多是黑色、白色。

展厅地址:洛阳博物馆一楼第三展厅

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2.东汉。到汉朝时,中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养猪技术了,不管是猪圈还是石臼都与现代类似,描绘了一幅东汉时期的农业盛景。与现状的猪的主要区别就是体型较小,其他的差别倒是不大。

展厅地址:洛阳博物馆一楼第二展厅

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扩展:(请注意:以下资料非来自博物馆..)

巨猪:生活在距今约6500万年,长成后身体有野牛这么大,嘴长牙尖,用于撕咬动物皮肉,极其凶猛。

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完齿猪:生活于大约3000-2300万年前,咬合力极强,远超鳄鱼,被称为“沙土恶魔”,这个时候的猪可以看牙齿已经没有那么尖了,主食由肉改为植物。

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恐颌猪:又名恐猪,生活在约2000万年前,高2米,长3米,听名字就知道十分恐怖。

洛阳博物馆告诉你:古代的猪跟现在的猪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