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變化巨大的它,還是那個中流砥柱嗎?

A6L 對於奧迪品牌,對於中國市場來說都是標杆車型,而在上一代車型推出 6 年之後,以新形象示人 C8 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通過上市前的簡短體驗(上市文章​),我們用開和坐來解答這臺車“新”在哪?

奧迪想要的還是高效

A6L 45TFSI quattro 2.0T 並沒有給出 A4L 45TFSI quattro 車型那樣耀眼的 252hp ,僅有 224hp,這數據相信是為了應對今年即將推出的國六標準而標定,足額扭矩也稍降至 350Nm ,輸出範圍則縮窄至 1600rpm-4500 rpm。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A6L 45TFSI quattro 2.0T

由於試駕的時間有限,就城市路況來衡量, A6L 在走走停停,尤其是 1500rpm 以下的表現可以用不溫不火來形容,輕油門往下探也會有偶發輕微的頓挫,要是心急一點切換至運動模式,這樣一來,發動機的聲浪就會湧進駕駛室裡,輸出的力度同樣比方才有了明顯的改善,那種綿密的韌勁又讓駕駛者忘卻了剛才的與世無爭。後來我乾脆全程切換至運動模式,轉速基本上保持在 2000rpm 以上,動力的響應,我也曾短暫把轉速拉至 4000rpm,就是少了一點 A4L 45TFSI quattro 252hp 的後勁和勇猛。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奧迪明擺著要把高效的特性發揮出來,不然這款 A6L 也不會使用適時四驅的 quattro Ultra 技術。純機械式的託森中央差速器改為電控多片離合,便是要在日常使用以及絕大部分時間發揮前驅省油的特性,百公里油耗最低可降低 0.3L ,而在溼滑路面或面臨抓地力不足的情況,系統則接通四驅。至於介入速度,奧迪表示提前 0.5 秒預測是否需要介入,僅需 0.2 秒即可完成四驅的切換。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quattro Ultra 四驅技術

在場地試駕,簡單的實驗室路況無疑沒法考驗這套智能化適時四驅系統,場地設置了兩塊區域,鋪上鋼板並灑上肥皂水。一對前輪壓過時鋼板區域時,系統通過輪速傳感器識別並接通多片式離合,後輪自然獲得動力;另一區域由單側車輪前後壓過,系統也能通過單側前後輪的轉速差及時接通多片式離合,那如果在更復雜的路面呢?這套 quattro ultra 是否也能滿足駕駛者對安全的需求,我們非常想了解這話題。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高效還不僅如此,只要在舒適或節能狀態,搭載 48V 輕混系統的 55TFSI 車型在時速 22km/h 下,發動機便會熄火,進入滑行狀態,以節約燃油,上一代的車型實現同樣的功能,則需要把車壓低至 7km/h 以下。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試駕會上奧迪表示全新的 A6L 標配 12V/48V 輕混系統,在我本次試駕的 45 TFSI quattro 車型上,啟停系統的動作我認為效果輕微。當然相比普通 12V 電氣系統,12V輕混系統提高啟停系統舒適性,減少渦輪遲滯,改進加速性能。品牌方把 2.0T 車型的 12V 電氣系統也歸類為輕混系統,其實我並不太認同這種概念,畢竟這套動力系統並沒有獨立的電機為發動機提供動力輔助。

奧迪懂中國消費者嗎?

這話題幾乎不需思索即可回答,率先國產的豪華品牌,最早配備直噴發動機的豪華品牌,最早配備 LED 大燈的豪華品牌,當然還有在 A6 這樣的行政轎車進行加長的動作。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我一直認為奧迪的懂,是在國產的車型進行了大量的本土化調教,與歐版奧迪大相徑庭。有著相當的同樣是 MLB EVO 平臺上發展的全新的 Q5 L 車型,我也曾領略過同一套調教方式。

這種懂,簡單可以理解為避震的前段被調得軟軟的,來適應中國參差不齊的公路狀況。

相比上一代的 A6L ,全新的 A6L 進步巨大,你並不會以為跟前作有怎麼樣的聯繫,畢竟上一代車出來的調教取向,奧迪還沒開始用 MLB EVO 來真正的革新自我。標配的漸進式轉向帶來上一代所缺乏的幼細轉向感,只是從路面的回饋依然精幹,不及對手的豐腴,乃至我常常說奧迪的轉向有更多的參與感就更好了。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從車身動態上,以往尾大不掉的特點也大為改觀,我敢肯定今天的試駕車沒有一秒鐘進入四驅狀態,但由於前輪的抓地力明顯比以往有了明顯的提高,進彎的時候儘管車身有明顯的傾側,不過你還是會有一定的信心,而不需要好像上代那樣需要提前收油剎車。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這是漸漸取向平衡的狀態,不僅在 A6L 上,之前在 A4L 、Q5L 以及 A8L, 我都明顯的感覺奧迪刻意地把過去那種明顯的轉向不足給修正,取而代之的是更中性的表現。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以往試奧迪的車總是開頂配的,有些讀者認為鯨躍需要調整一下試車的款式。這回可好, A6L 則讓我看到真實一面,45 TFSI 及 40TFSI 不提供空氣懸掛(也不提供選裝),後懸掛在遇上坑窪的路面,會有明顯的動作,對後排乘客有一定的衝擊感,這似乎不是一輛行政轎車該有的表現,反覆多次,也是如此,後來我打算看一下車的銘牌,卻沒法找到,那假如本次的試駕車是試裝車,未完全調整至商品車出廠狀態,那這樣的表現,可以理解。我們也更希望能通過後續的試駕,來了解 A6L 在底盤濾震方面的表現。

對它的印象,你們不要用老眼光看了

實話講,而提到奧迪 A6L ,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官車;沉穩、中庸;偏重商務。而全新奧迪 A6L,把以往這種印象全部打破,相比上一代車型:

革新是全新奧迪 A6L 的亮點。

設計第一眼給人的觀感是年輕化。相比上一代車型,少了圓潤,而多了更多稜角,用激進來形容不為過。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45 TFSI quattro 動感型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提供兩種外觀版本,官方稱為致雅型和運動型

而且打破以往奧迪 A6L 只有單車型設計,這次全新車型分了兩個版本(前臉設計不同),致雅型和動感型,就是類似豪華版和運動版。雖說區別很小,但對於 A6L 來說這是一個新改變。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長、寬、高分別為 5050mm、1886 mm、1475mm,軸距為 3024mm

尺寸做了小幅度增加,但你從側面角度看,整臺車的比例保持,基本和標軸版沒太大區別。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側面最大變化在於線條的設計上,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採用斷開式的雙腰線設計,為全新 A6 的側面稜角分明再加一層。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車輪上的輪廓線與老款車型不同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斷開式雙腰線從這個角度看會更加明顯

聊奧迪必須得聊燈,這是“優勢項目”。全新奧迪 A6L 在車燈樣式上有新變化。也加入了很多稜角設計。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45 TFSI 配備的是矩陣式 LED 大燈,燈源與高清矩陣式 LED 有所不同

全新 A6L 提供了 2 種大燈配置可選,包括高清矩陣式 LED 大燈(55TFSI 車型配置,其餘車型可以選裝)、標配矩陣式LED大燈。對了,如果你購買全新 A6L 我是建議你選裝的。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奧迪通過不同變化車燈樣式來保持魅力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高清矩陣式 LED 大燈的演示,採用了多條 LED 導光纖維作為裝飾,十分醒目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動態 LED 尾燈的演示效果

尾燈由 1 條 LED 燈帶和 9 顆 LED 燈組成的,尾燈中央則通過鍍鉻飾條連接,遠看像貫穿式設計。但沒有采用和 A8L 和 A7 的貫穿式設計。在家族化盛行的今天,這樣避免了不會過度同質化帶來的審美疲勞。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尾燈非貫穿式設計,但同樣迷人

這幾點變化是奧迪 A6L 外形設計給我最深的印象,年輕化的改變全新奧迪 A6L 丟掉自己的特點,拿捏的恰到好處。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假排氣”裝飾

當然設計也並非沒有不足,奧迪家族新車型都會採用隱藏式排氣(包括 Q5L、A8L),全新奧迪 A6L 也不例外,但又在保險槓下方採用了假排氣的鍍鉻裝飾點綴,但編者個人還是不喜歡這種設計風格,顯得多此一舉了。

如果拿全新 A6L 和自家的 A7、A8L,我想不需要太多贅述,因為這樣比似乎無甚新意。但相比上一代車型的變化是巨大的,新設計會吸引不少新用戶的青睞,也將拓寬奧迪 A6L 的消費群體。

最親民的科技感

看慣了奧迪 A8L、Q8 和 A7 內飾設計的人再來到全新 A6L 上,根本不會感覺似曾相識,而是會產生直達心靈深處的疑問:“我到底坐在哪款奧迪上!?”的確,如果坐在低配型號的全新 A6L 上,還可以通過中控雙屏的下屏幕底部,那排實體按鍵認出這是臺全新 A6L;如果是臺高配版,這排按鍵和上述車型一樣是觸控的,那麼想認對車系唯有下車看外觀了。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虛擬座艙成了奧迪突出科技的賣點之一

讓我們說回內飾吧,全新 A6L 的內飾如果要拎出來和奧迪已發佈的新一代車型對比,一定會有蕭規曹隨的意思。不過拿它和上一代奧迪 A6L(C7)對比呢?上一代 A6L 可供使用的觸控區域只有檔杆旁的一塊多功能觸摸板,如今它的可觸摸操作範圍已經遍及整個中控面板區,繁雜的實體按鍵縮到最少。忘掉上一代的伸縮屏幕吧,兩塊帶振動/聲音反饋的觸摸屏等著您。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雙觸控屏操作帶來全新互聯體驗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我們體驗的 45TFSI 動感型配的運動型座椅配備了瓦格納真皮與 Alcantara 材質

在全新 A6L 的前排,與充滿了直線的中控臺相對的,是部分採用紅色 Alcantara 面料的前排座椅——對,紅色,Alcantara,是不是與 A6L 一貫給人的印象不太相符?這是動感型 S-line 內飾套件的一部分。所有全新 A6L 型號都提供動感型套件可選,顯然奧迪希望更徹底地洗掉 A6L 在人們印象裡的老氣,代之以一個年輕化的長軸距中大型轎車形象。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紅色材質的座椅出現 A6L 上也是其“革新”之一

形象歸形象,全新 A6L 不會因此變得完全運動化,相反它在舒適性方面有所精進。它的前排座椅坐姿比上一代更高,同時座椅的舒適性更好——座椅兩翼加寬,腰腿不會被兩側的護翼硌著。同時全新 A6L 的中央通道變得更窄,中控臺更接近垂直,轉向柱調節範圍也更大,相比上一代車型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唯獨中低配車型沒有加長腿託、座椅加熱通風需要選裝這點有些遺憾。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寬大的後排、更符合乘坐的座椅

後排是 A6L 這種定位商務/家庭用途的轎車的重點照顧對象(所以它把軸距加長到 3024mm)。後排乘客可以操作的部分包括全景天窗後半部分的遮陽簾、後窗遮陽簾和四區空調。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全新 A6L 的後排空調面板也使用了觸控操作的方式,延續了前排的操作手段。溫區有四個,風量則是和前排同側乘客一致。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那麼後排乘客能不能坐得舒服呢?奧迪的內飾工程師一定聽過上一代用戶對後排座椅舒適度的意見,它的坐墊經過加長,並且前部隆起的角度更大,對乘客大腿的支撐效果更好。另外後排座椅的填充物也更柔軟,包裹性也有提升,乘客的不適感會少很多。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45 TFSI 後排扶手位置設置更符合乘客手肘倚靠,同時還有不錯的儲物空間。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門板扶手位置也加入了 Alcantara 材質

在高配車型,特別是搭載 3.0T V6 發動機的 55 TFSI 車型上,後排乘客還可以享受到後排雙屏娛樂系統、位居後排扶手上的“平板電腦”控制器,座椅也會帶有通風、加熱和按摩功能。

車評|盛名之下 體驗全新一代奧迪 A6L

55TFSI 車型後排扶手上的“平板電腦”控制器

一臺大型車能給後排乘客的東西,全新 A6L 也能給出一大半。這非常符合一部分全新 A6L 的用戶對它的需要。

如果把 C7 以及 C8 兩代 A6L 放在一起,奧迪遵循的依舊是自我革新式的進化,短暫的試駕即便無法在方方面面上了解 C8 A6L 的所有細節,也足夠看到了大致的方向,全新 A6L(C8) 只比它的上一代更好,更詳細的體驗留待後面我們試駕再為大家解答更多。跟大家透露一個數據,上個月在老款 C7 生命週期的尾聲,這臺 2012 年上市的新車, 依舊賣出了 1.8 萬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