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设宴为分食制,为何近代却变为合食?

霾军


历史时刻录带您观历史,大家好,我是小历!

关于分食制大家都有很多的好奇,为什么我国古代是分食制,而后来又消失了,改用合餐了呢?又为什么西方到现在还用分食制,我们不用了呢?

一、我国的分食制

其实在我国分食制也并不是十分的普及,大家往往是通过电视剧,影视剧看到我国古代,一吃饭一人一个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美酒佳酿,山珍海味。但是这些人全都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很少有平民百姓。


二、分食制为什么消失了

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人又喜欢吃,而且是变着花样的吃,菜品可以说是无数,诗礼银杏,一卵孵双凤,八仙过海闹罗汉,孔府一品锅,神仙鸭子,麻婆豆腐 ,辣子鸡丁 ,东坡肘子 ,豆瓣鲫鱼, 口袋豆腐 ,酸菜鱼 ,夫妻肺片 ,蚂蚁上树 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菜品,若是分食制得多大一张桌子还能当下啊,碗筷碟子又要多少?所以分食制渐渐的不符合我国国情了,于是便慢慢的消失了!


三、分食制消失的过程

在五代十国之后,分食制便慢慢的消失了,而到了明朝,草根皇帝朱元璋那可是个勤俭的主,最烦浪费。你若铺张浪费,便是贪污腐败,第一个就办你。那老朱当政时期前前后后杀了十多万人,谁能不害怕啊,又有锦衣卫没事就趴你家窗口,人人自危,谁还敢铺张浪费。所以自朱元璋之后分食制算是彻底消失了,只有特别大的宴请才用分食制了。

四、西方国家为什么到现在还用分食制呢

可能是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啊,西方国家菜品比较少,也就是奶酪,牛奶,面包什么的,比较适合分食制,而不适合合餐。你想想一共就那么几种吃的,在合餐,人多了怎么吃啊,所以西方一直使用分食制。

总结:分食制也好,合食也罢,只有附和社会发展无数,才能长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现在的中国和食,西方分食的情景。


历史时刻录


所谓分餐制与合餐制,其实古代礼仪和民族文化有很大关系。

最早的分餐来源于原始社会,由于物质匮乏,只能将收集来的食物集中分配给部族的人。这是最原始的分餐制,也是无奈之举。

之后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分餐制是礼的表现,是等级制度的划分,如周天子是九鼎八簋,鼎和簋都是类似于锅的器皿,是权利的象征。下一级的诸侯王则是七鼎六簋,士大夫五鼎四簋,依次减少。每个级别都有严苛的要求,不能迂制,否则有叛逆造反之嫌。另‘染指’一词也与周朝的分餐制有关。之后的汉朝也是分餐制,最为知名的当属‘鸿门宴’。

分餐制发生改变,是在西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大批涌入中原,也将合餐制的生活传统带入,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隋唐时期出现了分餐合餐一起的模式,具体可以参考《韩熙载夜宴图》。

宋朝时期,仅上流社会还保留分餐制,中低层已经普遍实行分餐制。即饮食还是处于官场礼仪的一种重要形式,带有政治因素在内。

明清时期,分餐制只限于宫廷之中,大家可以看下《宰相刘罗锅》,乾隆单刘总家里便是合餐制,而千叟宴也是分餐制(虽是戏说,也可观一二)。

民国到现在,合餐制已经深入人心,这样的饮食习惯会使氛围更融洽,轻松。而就个人卫生而言,现在大家也开始使用公筷,公勺取用食物。好的食物也要有好的心情,氛围,和对的人才是真正的享受。






道可之道


高端的宴会也是分食的,盅盏分过后把剩下的留在中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