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和李太后對大明有什麼作用?

錢塘安東陽


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其母李氏(李太后)原為明穆宗朱載垕(時為裕王)的宮女,被穆宗看中,生下兒子時尚無什麼名分。只到穆宗繼位(即隆慶元年1567年),始封為貴妃。因地位低下,明神宗五歲時還沒有正式起名,直到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被封為皇太子,才正式取名翊鈞。

李氏對對兒子教育頗嚴,一旦皇太子讀書不用心,就罰他長跪。正因為李貴妃嚴管,翊鈞刻苦努力,登基稱帝后,還常自詡:“朕五歲即能讀書”。可見,李太后作用主要是對明神宗的教育和培養,希望他能成為有為之君。

張居正(1525-1582)明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大臣,湖北江陵人。萬曆元年(1567年)6月,以他為首推行實行“考成法”,對官員進行考察,嚴肅法紀,整頓吏治,實現了精簡機構,裁汰冗員。使明王朝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張居正注重邊防,調任抗倭名將戚繼光、戍邊名將李成梁等鎮守邊防,此後二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只有部分騷擾)。萬曆八年(1581年),張居正主持重新丈量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減少徵收項目,簡化徵收手續,實行按地徵稅,極大的緩解了農民負擔,增加了國家賦稅收入。

張居正的做法遭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忌恨、反對和彈劾。卻被西方經濟理論家大加讚譽!


聊以自娛2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嘉靖帝駕崩,裕王朱載垕即位,次年改元隆慶。隆慶即位後立即糾正其父的弊政,之前以言獲罪的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撫卹並錄用其後,方士全部付有司論罪,以前的道教儀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賦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賦;又停止嘉靖為博孝名強行施行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興獻王朱祐杬)明堂配享之禮(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為此導致明太宗廟號被改為明成祖)。隆慶帝重用徐階、李春芳、高拱等內閣輔臣,致力於解決困擾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虜"問題,採納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的建議,與蒙古俺答議和,是為隆慶議和,並有俺答封貢。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宣佈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隆慶新政是隆慶帝統治時期所出現的承平時期。

為什麼寫那麼多明神宗(萬曆)他爹呢,他爹隆慶帝正值壯年時,都在大家以為大明再次中興時,嗑多藥丸,玩脫了,一時把持不住,登天了,留下孤兒寡母的。還好在死之前,隆慶帝急召高拱、張居正及高儀三人接受顧命,吩咐由太子繼位。

不嗑藥少擼管,早睡覺,明天的太陽真的很妖媚


明神宗朱翊鈞,10歲即位。他母親李太后那年28歲,而張居正年輕有為,玉樹臨風……(停停停,這是悟空,別寫錯稿了)。很多野史說,張居正跟李太后有很一腿。事實上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在明一朝,沒有任何記載張居正和李太后發生過任何少兒不宜的事情。真正出現說張居正和李太后有姦情的,是在滿清時期的康熙—乾隆這個時期的野話文(小子認為當時有人映射多爾袞,嘲笑清統治者,又或者就是純粹黑明而已)。

事實上,張居正跟李太后根本無法發生任何少兒不宜的事情,有很多種原因,唯一有說服力的是,若是真有,以當時黨爭情況,估計張居正也不會壽終就寢。參照多爾袞怎麼死的。

迴歸正題,張居正和李太后對大明有什麼作用?

慈母(敗兒)嚴師(厭學)又或者是嚴母厲師共同教育出來的一個性格分裂症皇帝

慈母(嚴母),李太后憑子而貴,但是李太后在後宮並沒有跋扈,反而對隆慶的皇后陳皇后尊敬有加,在萬曆沒成年之前,每日都會帶萬曆去給陳皇后請安。可是李太后對萬曆的嚴厲態度,可以說是點滿“虎媽”這一屬性了。記載說萬曆十多歲時,不聽伴當馮保提示,沒去上張居正的課,結果被責罵“被揍”(太監馮保替罪)

嚴師,在慈母嚴師這塊,記載不是很多,又或者是沒能看到“皇室起居錄”,根據《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來看,萬曆在10歲登基,再到張居正死後完全“親政”,這段時間,萬曆被管得比較苦悶,基本是童年是在學習中度過。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後,由於張居正(張居正有潔癖,又或者是強迫症)對小皇帝的嚴歷事事都要求做好。加上太后,馮保也時時壓抑導致萬曆性格大變,當張居正一死猶如沒了緊箍咒的孫猴子,之前在張居正改革丟掉利益的官僚們紛紛起來攻擊、誣陷張居正。萬曆朱翊鈞下詔追奪張居正的封號和諡號,還查抄張家。

張居正時期的改革,其實是隆慶帝政策的伸展,“一條鞭”的操作,直到清朝乾隆後才完全實現,而明清這兩朝,在張居正後,依舊在實施“一條鞭”法,所謂的改革失敗,其實並沒有,只不過是那些失去利益的明朝官僚們,鑽這個利國利民的改革的漏洞,肥自毀國(又或者說張居正的改革並沒有徹底,沒有用商稅替代農稅,最終導致反噬)。


斐駺


大多數人對張居正改革是持正面評價的,確實,張居正改革在短期內,有限地起到了澄清吏治和充實國庫的效果,但這一切僅僅只是表面,且代價巨大。

張居正改革主要是兩法:考成法和一條鞭法,考成法就是官員的績效考核法,一條鞭法就是把所有稅收及徭役以銀兩折算,關鍵是把之前的實物交稅換成統一的銀子交稅,農民得先把農作物換成銀子交給政府,政府再多收一定損耗,銀子到達國庫後,再採購其他物資(比如糧食),這裡面就有很多貓膩了,考成法最後成了京官收取地方官好處的公開手段,根本沒有起到澄清吏治的預期,吏治腐敗了,收取稅銀的時候就可以上下其手,再和商家勾結,農民賣糧時壓價,戶部購糧時提價,財富迅速集中到官僚和商家手中,而官僚和商家還要免稅,自此流民增多(當然也有天災的原因,流民主要也是華北西北多,因為華北西北沒有工商礦業特別是海外走私業支持),流民與潰兵結合發動軍事叛亂進一步加深帝國財政壓力,到最後能撲滅軍事叛亂都沒有安撫流民的財政能力,致使軍事叛亂死灰復燃。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這兩法的危害,舉個例子:某村有10戶人家,種植100畝地,該交100兩銀子,考成法規定10月底地方官員必須收齊,否則免官。地方官發佈命令9月中旬必須交齊。農民將糧食收割後需要將糧食賣給商家換取銀兩(官家只收銀兩),這個時候商家與地方官極力壓價,假如此時有一家農民交不起,怎麼辦?逃亡變成流民,剩下9家,還得交那100兩銀子,而且時間更緊了,假如又逃了2家,剩7家,這7家一樣得承擔100兩銀子的賦稅,這個時候,極有可能連最後的7家都逃亡了,如此惡法還不廢除?這還是一個簡單的場景,沒考慮官員的貪腐問題。

誠然,張居正改革的初衷絕對是看到了當時大明存在的問題,但一方面改革在吏治腐敗的情況下,再好的政策都會被曲解。再者一再盤剝農民,放任工商礦業特別是海外貿易商快速積累財富而不承擔國家義務(基本不收它們的稅,記得有一年整個浙江省茶稅只收了6兩銀子,養基層稅官都不夠),只能說張居正改革改錯了人。就這樣維護文官系統(文官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文官那些老夫子還是不會放過他,他死後,被說成吃春藥而死(事實上應該是痔瘡流血而死),家產被抄,長子被逼自盡。

至於太后,算是有明一代比較睿智的後宮之主(明朝後宮都還不錯,大都比較開明,少信那些偽史說的)。至於某些人心理陰暗,總喜歡往下三路想,就沒必要搭理。


灰太狼大王9527


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建立以來,使用了和元朝截然不同的治理方法,死的皇帝特別勞累。到了第2位皇帝朱允炆明惠帝,發現身邊沒有可商議之人,聽信讒言,進行削藩,到後來朱棣朱高熾時期,由於駐地常年在外征戰,國家政權穩定,朱高熾的英明治國,使國家欣欣向榮,一片繁榮景象,朱高熾也是明朝唯一的一位“仁宗”。

到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明宣宗,是個文藝青年,做皇帝這個辛苦事情,他全部移交於太監和內閣手裡。從此之後明朝的皇帝多是奇葩,有幾十年不上朝的,有被蒙古人俘虜的等等好多皇帝,但大明江山依然安安穩穩經歷了幾百年,我們只知道明朝最後的大太監奸臣魏忠賢把朝廷官員攪得雞犬不寧,最終導致明朝滅亡,那麼這幾百年來明朝皇帝雖然奇葩,但是風風雨雨幾百年屹立不倒,還是名臣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張居正和李太后的故事又被民間傳送很長時間:

朱翊鈞,明神宗,10歲即位,其母親李太后是宮女出身,聰明伶俐,自知無力維持大明朝,就請了張居正為首的名稱來治理國家。張居正不僅要教育明神宗,對冥神中要求特別嚴厲,平常負責國家的重大事務,把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所以10歲即位的朱翊鈞,全靠李太后和張居正管理國家,所以他們兩個人的作用對大明朝來說就是大明江山的延續。但是張居正身居要職,李太后用什麼辦法讓張-居正為他效勞,李太后說話是28歲,張居正又是大才子,又是大帥哥,如果說李太后僅僅是通過權力讓張居正為大明朝效力幾十年,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所以也有人說李太后是通過感情來獲取張居正的忠孝,但是正史中是沒有出現這樣的記載,眾說紛紜,留下了無限遐想。


蚜蟲掉牙


明穆宗朱載垕死後,高拱、張居正、高儀成了顧命大臣,後來張居正通過鬥爭,把高拱鬥了下去,當了首輔,自己獨攬朝政,這期間李太后也是出了不少力。

張居正掌權後,李太后更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張居正,讓萬曆對張居正行大禮,而張居正也沒有辜負李太后的重望,悉心照料著這一對孤兒寡母,更是全力培養教導萬曆,並扛著整個國家前進。

正是有了李太后和張居正親密無間的配合,造就了萬曆朝短暫的中興局面,但在張居正死後,這一切都煙消雲散。


紅黑聖西羅



賽麥大弘


張居正是一位優秀的改革家,但自己本人再優秀,也必須有上級支持才能實行,而李太后正是全心全意支持張居正的那個好上級,她信任張居正,把國家和自己的兒子萬曆小皇帝全託付給了張居正。張居正的改革大有中興大明之象。只可惜張居正去世後,改革成果全被萬曆皇帝破壞。


說一生就一生


張居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偉大的改革家,明王朝“隆萬中興”的締造者,只是隨著萬曆皇帝的長大,加上張居正因“奪情”一事心態轉變,逐漸腐化,在其死後即遭清算,改革也半途而廢,大部分改革成果也付諸東流。個人下場也悽慘的很!這也是大部分改革者的普遍下場!


烏蘭察布卓資趙志強


張居正是大明中興之臣,可惜他死後很多新政即被廢除,李太后沒有利用自己的地位與權勢力挽狂瀾,估計也是對張居正個人有幾分意見,造成對張居正的反攻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