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提起古代權臣,人們常常說到霍光、張居正、鰲拜等人,這些權臣具有哪些共同點?

T雀兒章1


題主只提到了一類,這幾位以及長孫無忌、多爾袞等得都算一類,結局很慘的。不是生前就被收拾了,就是死後被“鞭屍”。

其實,還有兩類:曹操、司馬懿、趙匡胤等,這部分是把皇帝扒拉到一邊,自己或家族取而代之的;還有一類就是君臣相得益彰,善始善終的,比如周公、諸葛亮等。所以對於權臣的特徵不是特別好總結。

新君年紀太小,或者性格比較柔弱,執政權通常會落到外戚之手,比如漢代就有外戚專權的傳統;或者老皇帝不放心,臨終指定託孤大臣。

皇權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不管他是不是弱,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就是他成年之後的首要任務。而輔政大臣,多年來也嚐到了權力的甜頭,沒有幾個是會輕易還政皇帝的。所以,兩方的矛盾無可避免。

作為輔政大臣,都是能力強的,不然老皇帝怎麼肯託付?而能力強的人,看著誰都不如自己,更執著於權力。就是抱著權力不鬆手。也許他們是想把小皇帝“扶上馬,再送一程”,然後是“再送一程”“再送一程”“再送一程”……,直到小皇帝急了,等不及了或等出火來。如果是大臣本身沒有非分之想,通常就是身死或者族滅,就是題主提到的這類。能力強但沒野心。

能力強但有野心的,就自己或家人把小皇帝架空,直至取而代之。就是曹操、司馬懿、趙匡胤一類。

而有能力、無野心、知退的,就如周公輔成王。但這類君臣相得益彰的太少了。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華夏曆史上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權臣。權臣的可以定義為,掌控朝局乾綱獨斷,通俗點說,那就是架空皇帝。完全有能力篡位。而皇帝基本上就是傀儡。

西漢霍光,東漢曹操,三國司馬懿父子,兩晉南北朝屬於世家門閥,幾乎都是權臣篡位。隋唐以後幾乎就沒有權臣了。明代張居正和滿清鰲拜算不上權臣,他們既不想,也沒有能力篡位。而皇帝雖然年幼,但朝局基本上還是以皇帝為首的宗室所掌控。應該把張居正鰲拜和其他權臣區分開。

權臣的結局就兩種,一種是篡位,如司馬氏,曹操。一種是自身被誅三族如霍光。這是封建制度不可避免的,一旦掌握最高權力,除了一直向前之外別無他法。一旦後退放棄必死無疑。唯一的例外就是諸葛亮與劉禪,正因為少所以才流傳千古。

提題主所說的這三位權臣都沒有好下場,都是為國彪炳千古,但最終的個人結局卻是很悽慘。一句話,自古權臣沒有好下場。




清水空流


說到霍光,張居正,鰲拜,我們想到的是是什麼呢?是霍光廢帝,張居正的東林黨,康熙智殺鰲拜。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期都是為了他們所在的朝代立下汗馬功勞,是當時的中流砥柱,使的朝廷轉危為安。後期飛揚跋扈,不聽皇命,功高蓋主,為皇帝所忌。死後都沒有什麼好果子,但是能在青史上留名。

霍光


他擊敗上官桀發動的宮廷政變,廢劉賀,立漢宣帝使漢室轉危為安,其政治膽略頗可與蕭何相比。 他改變武帝末年急徵暴斂、賦稅無度的政策,不斷調整階級關係,使空痺的大漢國轉危為安,產生了自大漢文景之治後的第二個盛世。

霍光去世,漢宣帝親自前往霍光靈堂祭悼,賜霍光諡號為“宣成侯”,以帝王的規格風光大葬霍光。但是漢宣帝卻把霍光滅門。

張居正

張居正政治上整頓吏治、厲行節約,鞏固國防,抵抗倭寇,經濟上推行一條鞭法。他不僅自己廉潔奉公,對家屬要求也極其嚴格。 元氣大傷的明王朝重新生機勃勃。

但是到了執政後期風格轉變,變得奢華淫慾,在朝堂之上一言堂,國家大事都由他說了算,不聽取任何人意見,嬌奢專權。死後被萬曆皇帝抄家,幾個兒子被逼死。

鰲拜

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戰功封公爵。在皇太極期間立下赫赫戰功,被皇太極所喜。在皇太極去世後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他為此與睿親王多爾袞結下怨仇,在後者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因此在順治死後被立為顧命大臣。

但後半生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驕橫跋扈、貪婪不法。後康熙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兒子也陪他一起下獄。


歷史鹹談


漫長的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多有名的權臣,他們的權勢大到可以挑戰皇權。後人常用“行伊霍之事”,來代指權臣擁有廢立皇帝的權力。以致於一提起權臣的名單,人們常常會說到霍光、張居正、鰲拜等人。這些生活在不同朝代的權臣具有哪些共同特點呢?歸納起來有以下三點:

一是身居高位,手握兵權。最高的政治地位和掌握兵權,是權臣之成為權臣的兩項最根本條件。以霍光為例,他在受命為顧命大臣時,就是顧命大臣的首輔。此後,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他成功剪滅其餘四位輔政大臣,獨攬大權。在此期間,實際上代漢家天子行使全部皇權,他持有的最高位權和兵權,在眾多權臣人物中是極為罕見的,也是最典型的。

二是擁有廢立皇帝的實力。具備廢立皇帝的實力,是權臣的共有特徵之一,他們也因此為歷代帝王所忌憚。漢昭帝駕崩後,霍光能夠隨心所欲的廢立昌邑王劉賀就是一個例子。事實上,諸如張居正、鰲拜等人,也具備了廢立小皇帝的實力。

三是肩負非凡的政治使命。在非常之時,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也是權臣行為的基本特徵。事實上,一般的臣子能夠成為權臣,大多也是在非常的政治局面下。霍光、張居正、鰲拜等人,都是在皇帝幼衝的情況下,受命出任輔政大臣,幫助小皇帝處理朝政。在輔政時期,原本屬於皇權的範圍之事,暫由這些輔政大臣行使。在代行皇權的過程中,權臣的權勢得到進一步成長。如果該臣子能恪守在臣位上,那他能本分地完成一個權臣所能完成的超俗的使命。反之,他可能對皇帝構成極大的威脅,併為皇帝和朝臣所不容。


與書居


古代帝王也難,新君幼弱必然需要強臣作為顧命大臣輔佐。但顧命大臣能知進退的不多,戀棧不去的不少,也就造成新君與顧命大臣之間的衝突,甚至顧命大臣大攬大權欺壓幼主。如果輔政大臣太弱,就會被更強者所奪,例如周世宗託孤大臣範質等人被趙匡胤擊敗,咸豐皇帝託孤大臣肅順等被慈禧太后擊敗。選擇繼承人需要長君,避免不得不設置顧命大臣。

先說說霍光,他是西漢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西漢名將霍去病異母弟。漢武帝晚年將幼子託孤給霍光,這就是漢昭帝。霍光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了漢昭帝、昌邑王、漢宣帝,開創了“昭宣中興”。霍光死後,家族被漢宣帝誅滅。霍光是悲劇忠臣的象徵,也是漢朝待功臣涼薄的犧牲品。韓信、霍光之死,成為許多謀臣勸說權臣自立為帝的反面教材。

再說一下張居正,這是隆慶皇帝託孤大臣。張居中本是帝師,與高拱、高儀共同受命託孤輔佐幼主。張居正在輔政期間積極變革,改革吏治、鞏固國防、增加財稅,明朝出現“萬曆中興”局面。但張居正死後,立即被萬曆皇帝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霍光後來被滅族,還是因為子孫飛揚跋扈。張居正一代忠良竟然落得如此下場,可見明朝帝王刻薄寡恩。

最後說一下鰲拜,他是順治皇帝託孤大臣。順治皇帝臨終時把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託孤給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鰲拜雖然排名最靠後卻能力最強,最終獨攬大權。鰲拜一方面為清王朝政權鞏固對南方繼續用兵,另一方面則大力剷除異己甚至圈佔農田,引起廣泛不滿。後被康熙皇帝擒獲,監禁而死。鰲拜沒有霍光、張居正這些的內斂,雖然沒有威逼皇上,最終也被一戰而擒,這也說明鰲拜只是跋扈,而沒有謀逆之心。


小學生雨茶




權臣分兩種,一種是篡權自立的;一種只是利用權利做事的。

霍光、張居正和鰲拜,無疑屬於後者。細看他們幾個,有不少共同點。

都是精明強幹的主


在成為權臣之前,霍光們會有一系列的歷練,歷練導致這些人,要麼在政務處理上有一套,要麼在人際關係上有獨到之處,要麼在外打仗時有不俗表現。

總之,由於這些人出色的能力,導致影響力逐漸變大,最終位居人臣之巔,進而影響朝政。

沒有過人的工作能力,是玩不轉自己的工作,也玩不轉其他官員的。

膽子很大,殺伐果斷



沒有一個權臣是斯文和柔弱的,基本上都是很強勢的主,說一不二。不僅對朝廷其他官員敢於殺伐果斷,而且對於皇帝也是敢於“管理”的。

霍光,西漢名臣,受漢武帝委託輔佐漢昭帝。漢昭帝死後,霍光等立劉賀為新的皇帝,可是劉賀喜好聲色,不事政務,怎麼辦?

在霍光看來,辦法只有一個,把皇帝換了。想到就去做到,霍光就此聯合了上官太后,廢黜了劉賀。膽量不是一般的大。



張居正,在萬曆年間,彷彿就是“實際執政者”,朝廷各種大事,都是張居正做主。連皇帝的行為,張居正都能“管理”。正是因為這殺伐果斷的性格,巨大的權利,導致張居正改革較為成功。



鰲拜,功勳卓著,給康熙輔政之時,敢於殺了看不順眼的康熙侍衛,敢於找理由殺了蘇克薩哈,敢於殺了不和他“換地”的三個大臣,真是膽大包天,大到超過了自己的控制能力。

鰲拜的軍事能力很突出,政治能力稍微弱一些,不過並不影響他當了權臣。由於過於專權,過於飛揚跋扈,使得最後被康熙整了個“終身監禁”。

總之,權臣的膽子都是大的出奇,膽子不大,也當不了權臣。

手段硬朗,做事狠、準



職位離皇帝越近,權利就越大,風險也越高。除非做事狠準,否則難以在高位久待。

一個善良的大臣,一定走不遠;一個糊塗的大臣,也很難爬高。

身居高位,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作為權臣,一定會給支持自己的人更多機會,而將反對自己的人儘量清除或調崗。



霍光如此,張居正也如此,鰲拜更是如此。官場競爭,任何過於“善良”的行為,都會導致自己和支持自己的人利益受損。

權臣大多深諳官場競爭之道,要麼不做,要麼做狠,做到位。



做事靈活圓滑

高明的政治家,大多做事靈活;蹩腳的政治家,多是不懂變通之輩。

權臣,大多做事很靈活,否則面對職業生涯中的各個困難,會很難克服的。一種方法不成,就會換一個,一個人不行,那就會換另一個。



權臣歷史中很多見,其群體共同點也很多。但,權臣的水平也是有高有低,霍光、張居正相對水平高一些,鰲拜則相對低一些。

權臣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未來,也決定了權臣們的餘生。

(親愛的讀者,你是怎麼看待權臣呢?歡迎留言評論。)


藍風破曉



霍光、張居正和鰲拜都歷經三朝,到最後權傾朝野,甚至是他們所處的那個朝代的代名詞。一段時期,人們只記得他們的名字,而忘記了皇帝的存在,被認為是“不是皇上的皇上”。

【】首先他們應該是能臣【】

之所以歷經三朝而不倒,說明他們自身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一、霍光11歲時就進了漢武帝的警衛營。混了幾年就當了奉車都衛,負責保衛漢武帝的安全。在漢武帝身邊一呆就二十年,想想看,漢武帝是什麼人,伴君如伴虎地伴了二十年,不出差錯,霍光表現的多麼地小心又謹慎。漢武帝臨死時感嘆,身後的事,唯有交給霍光他才放心。



二、張居正十六歲中舉人,二十三中進士,剛嶄露頭角時就被人稱之為“國器”。明嘉慶時期,嚴嵩父子掌權,雖排出異已,但對張居正卻十分優待,可見張居正為人處事之老練。隆慶時期,嚴嵩父子一倒,張居正就上了位。

三、鰲拜年輕就跟隨皇太極東征西戰,是大清奪得天下的重要功臣,被譽為“滿洲第一勇士”。攝政王多爾袞也要給幾分薄面。


【】他們都有傑出的貢獻【】

一、霍光執政二十年,對內推行休養生息、養兵積蓄的政策,鼓勵農業生產,多次大赦天下,增強了漢朝的國力。對後來擊敗匈奴,迫使匈奴臣服,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張居正在萬曆年間,任內閣首輔十年,實行改革,財政上,國庫充盈,軍事上任用名將戚繼光等抗擊倭冠,吏治上採取實名考核制度。開創了“萬曆新政”時代。

三、鰲拜跟隨皇太極時就是鑲黃旗護軍統領,手握重兵。是太宗皇太極的心腹重臣,又軍功赫赫,被封為公爵,是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他們心狠手辣排除異己【】

霍光、張居正和鰲拜,都在權利達到頂峰時,誅殺怠盡與自己不和的政敵,且不思歸政於皇上,任意行使皇帝的權威。


【】他們死後遭到清算,連累家人【】

霍光死後,家人遭謀反之罪,盡皆被誅;張居正屍骨未寒,家人就被朝庭整的沒有一張吃飯的嘴,慘不忍睹;鰲拜遭囚禁死於牢中,家產抄沒,家人趕出京城。這權臣之禍,乃是他們在位高權重之時埋下的禍根。


長弓視野


霍光、張居正、鰲拜能成為權臣,有他們共同的特點。

1主少國疑,都是得到皇家最高權力者的認可,作為幼主的顧命大臣。霍光受漢武帝、漢昭帝的信任,張居正夥同大太監馮保,受到李太后的信任,而鰲拜則受到順治帝的信任。

2集中權利,三個人都是當時的顧命大臣之一,為了獨攪大權,用盡各種方法,打擊和消滅對手,如霍光對上官桀、張居正對高拱、鰲拜對蘇克薩哈,最後大權獨掌。

3皇帝和權臣

霍光輔佐了兩代幼帝,儘管他控制慾和權力慾極強,獨攬大權,權力超過皇帝,漢昭帝死後,霍光廢掉了當了20幾天皇帝的放蕩子弟劉賀,又立漢宣帝,在他執政期間皇帝形同虛設,大小事物全由他處理。但他小心謹慎,表面上還懂的分寸和避讓,漢昭帝和漢宣帝對他都很信任尊重,但由於霍光的子女飛揚拔扈,他的女兒嫁給漢宣帝,霍家人競刺死宣帝的原配許皇后,他的女兒當了皇后,他的兒子、女婿全大權在握,漢宣帝想親政霍光不讓,君臣不和諧的關係在他死後爆發,導致滅族,但霍光墓仍在。

萬曆即位時剛10歲,張居正象管兒子一樣管他。萬曆皇帝不讀書,李太后就拿張居正嚇唬他,太監教唆皇上玩女人,張居正就把他們都殺了。萬曆隨著長大對張居正的態度漸變,幼時尊敬依賴信任,但由於李太后給他講霍光廢立之事,心中有了陰影,當長大後,體會到權力的重要,開始對他不滿,畏大於敬,張居正的家人"雞犬升天",相權壓到皇權,後來則變為仇恨,毀掉張居正墓。滅張居正全族。

鰲拜一介武夫,不知收斂,拿皇帝當小兒戲耍,碰到的又是康熙大帝,早早被擒拿。

4歷史功過,在這裡鰲拜就要被去掉了,鰲拜始終以滿人貴族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為第一,堅持跑馬圈地,使百姓民不聊生,所以他被擒後,清政權由衰轉盛,出現了康雍乾盛世。

霍光和張居正還有相同點。即兩人均才幹過人,對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把當時的政治、經濟都帶到一個頂端,他們死後,兩個王朝都迅速沒落,並走向滅亡。

原因是他們大權獨攬,皇權削弱,皇帝不再是絕對的權威,這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忌諱。而且他們都沒有培養接班人,他們死後皇帝只顧洩私憤,德不配位,智不配位,導致漢宣帝后王莽篡權,張居正死後明朝開始沒落。

多說一句,鰲拜還不足以與霍光、張居正比肩,清朝真能拿出來比較的,是多爾袞。


旁觀者嵐


中國歷史上存在過一個特殊的群體——權臣,他們是國家柱石,權力一度凌駕於皇權之上,但是他們往往成於“權”也敗於“權”。


臨危受命。權臣多受命於特殊時期,一種是先皇死前留給繼承者的顧命大臣,保護傘。比如說霍光,就是漢武帝“病篤”時“受遺詔輔少主”。當時孝昭帝只有八歲,生母鉤弋趙倢伃已被處死。還有一種是新皇帝年幼,太后掌權,或者是太后的親戚或者是太后非常相信仰仗的人。比如說,年僅十多歲的神宗繼位後,生母李太后孃家沒人,就和張居正結成了政治聯盟,而且因為關係太親密還傳出“黑心宰相臥龍床的緋聞。”



權勢滔天。一般老皇帝為了權力制衡都會同時委任三四位顧命大臣,很多權臣就會在新皇帝繼位初期搞些小動作把這些分散的權力想辦法收過來。他們一家獨大,弄權擅政,政由己出,就會做出逾越“人臣之禮”的事來。比如,霍光 和上官桀爭權。權臣的權力可以大到威脅皇權,霍光行使過皇帝的廢立權,讓漢宣帝感到“芒刺在背”。

必死的宿命。正像《紅樓夢》中寫的“忽喇喇似大廈傾”,權臣的宿命是身死族滅。霍光葬禮的隆重是家族榮耀的頂峰,但是隻過了三年,霍光的兒子霍禹就以謀逆罪處以極刑,整個家族也得到徹底清算,“唯獨霍後廢處昭臺宮,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千家。”

說到底,一是權力的膨脹讓權臣有了“不臣”之心,二是過渡期結束,他們對皇帝就沒用了,甚至形成掣肘。所以,要麼被皇帝幹掉,要麼幹掉皇帝。比如,楊堅。


俳語雜說


提起權臣,霍光,張居正,鰲拜等,這些權臣。他們均是文能安邦或武能定國,少年時寒窗苦讀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總而言之均有蓋世功績。

他們均為三朝元老,後至輔政大臣,可謂高官厚祿,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後期不思忠君報國,卻結黨營私,排除異已心狠手辣,就連少主也不放在眼裡。

不可否認,他們都是權臣,都是能臣,事發後都成了大奸大惡之臣。

這種權臣他們權傾朝野,欺負少主,聲色犬馬,為所欲為,但沒有反心,只是自持功高,被眼前所得成就矇蔽雙眼,狂傲自大。如激烈勇退,都會有很好的下場,會青史留名。

但利慾薰心的他們,如騎虎背愈演愈烈。

人算不如天算,少主羽翼豐滿,邪不壓正。他們最終都受到嚴厲的懲罰,均被抄家滅族,只有鰲拜抄家沒有滅族,罪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

君畢競是君,臣就是臣。

……

再次謝謝您的信任,再見!

4月25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