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魏国自魏惠王执政至灭亡期间很强大吗?有多强大?

liyanpengjia


当大家都在肯定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的建树时,大家可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人……统治魏国整整半个世纪之久的魏惠王,是一个继位时国家强大,能像嬴政一样称霸江山到最后却落得魏国衰败灭亡下场的诸侯王。这该从何说起呢?请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

在魏惠王执政时期的魏国,也叫做梁国。正因为如此,他后来也称为梁惠王。他也是古代少有的特别长寿的一国之主,他去世时已82岁,这也是他能够统治魏国长达五十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魏惠王一生出台了很多政策。他不仅任用李悝作为魏国的宰相,而且还听取了他在改革中的很多意见和建议。例如比较出名的一项措施是,“尽地力之教”。是什么样的举措?地力,就是尽土地所能,魏惠王特别奖励那些努力开垦荒地进行耕种的农民,同时,对于那些能够提高单位农作物产量的农民,也一一进行奖赏。这项措施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持。除此之外,他在水利和政治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多项对国家有利的举措。

在魏惠王在位前期,国家百姓安居乐业,国力也很鼎盛,有用的人才更是常去拜访,络绎不绝。值得一提的是魏武卒这个军队的统领——白起。据说,白起得到了魏惠王的信任,魏惠王也是非常珍惜这个人才,在很多方面都支持和帮助他。而白起,也确实没有让魏惠王失望过,他一次次出征,几乎每次都是打了胜仗回来。比如当时国力也是挺强的秦国,差点因为白起带领的这支魏武卒而被历史淘汰,更没有后来一统天下秦国!其他的那些小国,也都战败于这支强大的队伍。

魏惠王统治前期国家能如此安定,也有功于孟子。魏惠王诚心向孟子请教,也在他那里受益颇多,对当时的魏国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后来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并最终被秦国灭掉的?

魏惠王统治魏国中后期,出台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随着魏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强大,野心也就随之增强,相传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而提出迁都,由原来定都安邑迁到大梁,这一迁都,魏国从此失去了对秦国发展的控制,为未来魏国的灭亡和秦国的崛起埋下的伏笔。再到后来,魏惠王还任命公叔座作为一国的宰相。这个公叔座颇有远见,他赏识商鞅,同时他又苦口婆心劝说魏惠王,如果不能任用他,那么最好尽快处理他,不能留活口,不然只会给魏国带来不利!而即使公叔座已经奄奄一息,不能久留于人世,他的建议还是没能得到采纳。果不其然,公叔座担心的那个人还是投靠他国了,商鞅做出了对魏国不利的事情。而魏惠王却毫不知情。商鞅既在秦国帮助秦孝公改革政策,又误导他说:“当前魏国形势这么好,国力鼎盛,您何不称王!”这话这中了魏惠王的意,在商鞅的劝说下,魏惠王真的称王 !甚至还有着显摆的架势。

这下其他诸侯国就容不下他这么嚣张了!纷纷联合在一起,讨伐魏国,魏国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而秦国呢,却在一旁蓄势待发呢!后来,又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这两次大战,魏国终于倒下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慢慢地开始走向衰落的道路。

而魏惠王却不是魏国最后一个诸侯王。即使他因病去世,他还有个儿子魏襄王继承他的位置。但是魏襄王统治魏国的命运却没有魏惠王那么好了,魏惠王的父亲留给他的魏国是一个国力鼎盛的魏国,而魏惠王留给魏襄王的,却是一个即将灭亡的魏国。至此,魏国也就无能力存留下去了,更不用说一统六国了。





流言止于非语


魏惠王,也就是梁惠王,对,就是那个被孟子老人家训斥“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

战国纷乱自三家分晋而始,魏国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先强盛意欲称霸的国家。要说魏惠王时期魏国的强盛,也确实,本身魏国基础不弱,享有不少分晋之利,再加上魏惠王的爷爷、老爸的励精图治,魏国争霸之势已显,至魏惠王二十七年率群雄诸国朝周天子达到声势顶峰,当然这也只是自以为是的顶峰,注定“昙花一现”而不可持久。

魏国不能成为霸主的原因,第一个便是魏惠王本人——“好面子”和“不识人”(这在孟子篇中也有体现),进而导致整个魏国在争霸战中的战略性失策。魏惠王的“好面子”,其中便有“迁都大梁”、坐镇中央变成梁惠王,导致他四处树敌,于是乎轻易地中了商鞅之计变成“众矢之的”;而他的“不识人”更是夸张,商鞅、孙膑最后都投奔他国成了劲敌,也是日后压垮魏国的心腹大患。

要说决定魏国命运的还在魏惠王的战略性失策——只图往东争齐楚,不顾西边秦虎狼,这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早早出局了。当然也有客观因素。魏国从地理位置上看,有点吃亏,因为地处七雄当中,与秦、赵、韩、楚、齐五国都有接壤,可想而知想称霸必多磨难,也确实自魏文侯开始到梁惠王迁都,一直想称霸,一直在挑事,却离霸主之位渐行渐远,终在伊阙之战败后,一蹶不振,后虽有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也是徒然,大势难回,于公元前225年被秦水淹大梁而灭。

最后以《孟子·梁惠王》中魏惠王自己一问作结——“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是啊,能败的都败了,还赔上了儿子,这魏国原本是强盛,可这又有什么用?说到底,战国争雄争的就是“天、地、人”三势,不是么?





凝雨说物


战国初期魏国确实强大,强大到他枉自尊大,他的父亲、爷爷称侯,他称王,结果树大招风,招致群起而攻之;强大到妄自菲薄,忘记了他爷爷,父亲制定的三晋联盟,一致对外的战略方针。


切磋琢磨5


很强大,三国分晋,魏国差不多得到晋衣钵,又是最早变法改革的国家,而且人才济济,商鞅,孙膑等等,魏惠王是个长寿的君主,活到82岁,执政几十年,直到马陵之战被齐国消灭几十万主力军,开始由剩转衰。


冬子孤寒


就象现在的美国一样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